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走村问苦乐务实惠民生

2013-9-18 13:08|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931| 评论: 0

摘要: 渝北网讯 重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300万各族人民。设直辖市后,经过15年的改革发展,如今,重庆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今年6月召开的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以“314”总体部署为 ...

    渝北网讯 重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300万各族人民。设直辖市后,经过15年的改革发展,如今,重庆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今年6月召开的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渝”为总任务,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即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力争2017年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炎炎夏日,记者先后随同地处重庆主城的渝北区委书记周旬、渝东南的黔江区委书记杨宏伟和渝东北的巫山县委书记何平,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各区县富民兴渝的思路和举措,感受各级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观念和作风。

    了解民情,一线工作成常态

    渝北区,因其重庆江北机场所在地和两江新区主战场的重要地位而成为重庆对外开放最重要门户;黔江区,重庆区域性中心城区,地处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境内96%的面积为山地,是距离重庆主城最远的区县之一。

    三区县情况和发展定位各不相同,但三位书记的调研选点却不约而同地关注基层一线。而且,跟随采访让记者也感受到,深入基层已成为了重庆各级干部的工作常态。

    黔江区委书记杨宏伟刚一走进水田乡大塘村六组村民颜道理家的庭院,主人就热情地迎上来打招呼,并端上了热腾腾的玉米:“杨书记你尝尝,看比去年的好吃不?”杨宏伟边吃边点头:“不错。重庆城里的客人来了,就是要多准备点山里的特色,这样你的农家乐就红火了。”在养蚕农户家中、在果蔬种植基地,当地土家族村民告诉记者,区委书记等常来,区扶贫办、区农委等部门的同志更是经常见面,有事还可以打电话“求助”。

    渝北区委书记周旬在大盛镇天险洞村调研行程中,临时增加了一项内容,去看望一位“老朋友”。“周书记好!”养殖户龚丽老远就迎了出来。“你从城里到农村养猪不容易,我们来就是看看你有什么困难。”周旬的一番话,让龚丽感动得抹起了眼泪。村干部说,周书记2010年起把自己的联系点从城区换到了这个渝北区最边远的村,每两个月下村一次,有时还要住上一晚,不少村民对这位区委书记都相当熟悉。

    巫山县委书记何平把此次调研点选在了大巴山脉深处的骡坪镇义和村。由于交通不便,临近该村的最后2公里,车子在山路上颠簸了近20分钟。开院坝座谈会时,现场活跃融洽的气氛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县里的领导经常下来走村入户,他们没有架子,我们也就放得开了。”村民们说。“扶贫到后期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要一个一个地啃。”何平说,全县还有93个贫困村,他计划尽快走访完。


    解决问题,因地制宜求长效

    调研中,三位区县书记都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在现场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解决方案,态度鲜明,“拍板”却很严谨。其科学决策的民主作风和务求长效的发展理念,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进入义和村之前的2公里坎坷路,让何平对这里的交通状况有了切身感受。果然,开院坝座谈会时,村民黄家林提出,能否将这2公里的石子路改成水泥路,引得村民们纷纷附和。待大家讲完,何平征询随行的县相关部门同志的意见。“这两年全县村社通路工程已经全面铺开。”县交通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肯定会加快进度,争取明年完工。一片掌声过后,何平又针对群众提出的其他问题,与相关部门现场研究,逐一落实:建3口水池,铺设引水主管道;添置一批健身器材和音响设备……“今天答应的事情,我一定会跟踪督办。等明年路好了,我再来看大家!”何平许下了承诺。

    “我们水田乡,名字很好听,但实际上既缺‘水’又少‘田’。”在黔江区水田乡大塘村的村民座谈会上,区人大代表、该村村民孙文美首先发言。他反映,当地的地下水含氟较高,水质不好影响村民生产生活。而该村从事蔬菜种植的业主张木禹则谈到了农民技术水平不高的苦衷。杨宏伟认真听完群众的意见,与随行的相关部门现场研究,最后给出了答复:因地制宜,从山上水库引水修建小型水厂,同时实施村民生活污水集中排放,防止污染,提高水质;区农委“田间学校”尽快覆盖到水田乡,适度实施农业产业集中发展,提高对农民的培训效率。

    渝北区是重庆开放开发的前沿阵地,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任务很重。拆迁群众的安置房建得怎么样,农民进城后生计问题如何解决,一直是区委书记周旬牵挂的大事。在渝北区环湖雅居A区安置房建设现场,周旬详细了解了工程的质量、进度等情况,与区相关部门的同志一起研究确定了小区绿化风格、残疾人专用通道、幼儿园安全保障等细节。在王家街道荣华村15社居民樊桂琼家中,周旬认真听取了当地农转城居民在就业方面的困难与期盼,要求街道干部摸清群众就业意愿、摸清企业用工需求,结合实际搞好“直通就业培训”,从长远保障群众“失地不失业”。

    决策发展,富民兴渝出实招

    跟随调研采访期间,无论是高楼林立的空港工业园,还是青山绿水间的田坎农舍,所到之处,记者都能感受到三个区县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未来发展的势头。谈及调研,三位书记有着共同的感受:坚定了以特色求发展的信心,鼓足了出实招惠民生的劲头。

    渝北区把今年8月变成了“调研月”。为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7月底,该区针对发展中的重大突出问题,拟定了15个课题,由区领导牵头负责,用一个月时间开展系列调研。“这次调研算开了个头,为我们下一步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周旬说,首先是要进一步做好征地拆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安置,不仅要考虑眼前,更要立足长远,不能让为全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老百姓吃亏。大盛镇天险洞村荒沟变果园的变化,让周旬感到欣慰:“要坚持以城乡互动来推进城乡统筹,既要在城镇化进程中让农民没有顾虑地变成市民,又要积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实现‘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

    杨宏伟的调研,安排在黔江区委三届二次全委会刚刚开完的第三天。“调研的目的,就是要检验我们制定的发展目标、做出的决策是否符合基层实际。”杨宏伟说。这次调研始终围绕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这个重点,除了访农户、看果蔬基地,了解“一乡一品”的产业发展状况,还安排考察了一个村的农民新村建设项目。“引导散居的农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能为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腾出空间,也能够切实改善山区群众的生活状况。从调研的情况看,这是一个推进统筹城乡和扶贫开发的有效途径。”杨宏伟介绍,到2016年,黔江区将建成100个农民新村,实现集中居住3万人。

    何平有个习惯:每周都要挤出时间到乡镇调研。党代会过后,他下乡调研的脚步更快了,最多一次曾连着三天都在村镇。“到基层乡镇调研,既有利于帮各乡镇谋划发展思路,也有利于完善全县整体决策。”这次调研,何平进一步了解到,骡坪镇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近80%,林地近16万亩,干部群众都对发展以休闲、避暑为主的乡村旅游业有很高期待。这也契合全县打造“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巴渝魅力美丽乡村”的思路。“在我看来,三峡最美是巫山。我们要将休闲乡村游纳入‘三峡旅游精品景区’整体规划,加快完善吃、住、行、购、娱等配套设施,通过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实现富民兴县。”

    ■人民日报记者 崔佳 刘志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