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精彩嬗变

2013-9-22 21:59|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918| 评论: 0

摘要:   10月24日,记者从全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区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初步建成九大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六大都市休闲农业基地,成功摘取“中国梨橙之乡”、“中国李之乡”等多块“国字号”招 ...

  10月24日,记者从全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区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初步建成九大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六大都市休闲农业基地,成功摘取“中国梨橙之乡”、“中国李之乡”等多块“国字号”招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两年位居主城第一,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精彩嬗变。

  产业强:挺起现代农业脊梁

  近年来,我区针对大城市、大农村的区情,扬长避短,以城带乡,突出“一镇一品”特色,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梨橙生产基地、全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区、西部最大的李子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市最大的杨梅生产基地。

  同时,品牌创建异军突起。成功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仙桃一号”、“歪嘴李”;梨橙、“歪嘴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注册涉农商标200余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117个。

  产业强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助推。过去五年,我区累计新增龙头企业25家、专业合作社144个,产业化主体不断壮大,组织化程度提高到36%。创新探索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生产+农业保险”以及“借兔还兔”、“借牛还牛”等经营模式。2011年,龙头企业销售额近50亿元。

  农民富:全面小康加速推进

  我区充分利用主城区位和两江新区建设机遇,强力实施五大增收工程,开展“三百帮扶”助推行动和“农民创业培训”等活动,并先后组织2000农民赴山东、广东学艺,进高校换脑,培养其成为增收致富的示范者和领头雁。

  为助农增收,我区常年举办印盒李花、兴隆杨梅等八大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唱响乡村旅游四季歌。2011年,全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00多人,年均带动农民增收5亿元。

  同时,创新培育农民合作组织,组建了以大湾门龙、兴隆发扬为示范的专业合作社144个,迈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组织的新步伐。

  为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我区还多渠道投入1.7亿元,全面完成八个贫困村“七有四通三解决”,在全市率先实现整村脱贫“销号”。

  201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9元,增速22.9%,增幅连续两年位居主城第一、连续五年超过城镇居民。

  农村美:宜居宜业环境更优

  近年来,我区围绕新农村建设和都市休闲农业,实施“生态家园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7.5亿元,建成草坪、印盒等19个农民新村、巴渝新居750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6900户。

  在改善农村交通方面,我区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新改建公路880公里,已建成“八纵八横”骨架公路网络,全面实现农村公路通畅通达。

  在农村饮水问题上,先后开展“饮水项目建设年”、“微型水利建设年”活动,建成场镇水厂12处,整治病险水库7座、山坪塘3018口,解决了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住房砖瓦盖、村庄靓起来”,已成为渝北新农村最真实的缩影。

  渝北农业不断演绎精彩。到2016年,全区将基本形成产业特色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生活宽裕的都市现代农业框架,都市休闲农业形成规模,农业效益显著提升,率先在重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建成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