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药价“瘦身”疗效好百姓用上了平价药

2013-9-24 22:12|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567| 评论: 0

摘要: 渝北网讯 “现在在药房买药,我们既省心又放心。”9月22日,家住两路的陈婆婆到区府广场对面的一家药房买药。由于患有慢性病,陈婆婆常年都需要购买降血压的药。细心的她发现,在物价上涨的今天,她常买的一种降压药 ...

    渝北网讯 “现在在药房买药,我们既省心又放心。”9月22日,家住两路的陈婆婆到区府广场对面的一家药房买药。由于患有慢性病,陈婆婆常年都需要购买降血压的药。细心的她发现,在物价上涨的今天,她常买的一种降压药的价格不仅没升,反而有所下降。

    近年来,渝北区加大了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整治力度,强化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有效铲除了医药购销商业贿赂滋生土壤。截至目前,共挽回3000余万元的采购资金,创造了“廉洁行政、廉洁行医”良好环境。

    第一步:寻找“病灶” 瞄准购销关键环节

    “为什么网上采购价比市场价格还要高?”自从渝北区实施医疗机构药品实行网上集中采购后,我区就常常接到患者和医院关于药品价格虚高的反映。也因此,部分医疗机构不愿上网采购,基层医院也借网上药品价格虚高问题,拒绝落实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

    针对这一现象,我区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药品研制和生产企业存在小、散、乱等问题,部分药厂通过换包装或调整剂型等无技术含量的手法,生产大量低质药品,造成药品市场严重过剩。在这个过程中,药企为收回成本并获利,就采取在前期价格申报中弄虚作假虚高药价,在后期药品营销中行贿促销,并通过给回扣、开单提成、推销费等方式进行行贿促销,刺激医生开据大处方、高价处方、乱处方,将药品销售给患者。

    第二步:对症下药 挤干药价虚高水分

    找出“病因”以后,区监察局、财政局和区卫生局等部门,邀请了渝北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医院等几家重点医院,与药品经销和配送企业进行廉政谈话和挤压药价水分谈判。这一次谈判可谓是初战告捷,大部分药品厂商承诺,在网上限价下挤出了5%到20%的价格虚高水分。

    在采购中,我区要求全区基本药物采购联合体的17个成员单位采取公开招标的竞争方式,召集市内10家大型药品配送企业,通过3轮公平、公开竞争,挤压虚高的药价。其中,有5家配送企业自愿挤压药价虚高水分,最高挤水比例达12.61%。

    为切实消除医药购销中的各种腐败问题,区纪检监察部门还组织指导各医疗单位与药品经销企业签订了《药品购销廉洁协议》,明确了医院和经销企业及各自工作人员的廉洁行为,并收取经销企业30万元廉洁保证金,如发生不廉洁行为,经查实后将没收保证金,从而确保廉洁协议落到实处。

    第三步:药到病除 确保医药领域廉洁稳定

    通过整治,我区共收回2012年药价虚高水分资金2200余万元、2013年第一季度药价虚高水分资金880余万元。“区卫生局将各医院挤出的药价虚高水分按季度全部上交廉政账户统一管理,经组织审批后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据区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前期节约的3000余万元资金已全部用于改善医疗环境和提升医疗水平中。

    “该工作从源头上消除医务人员廉政风险,让医生真正做到合理处方、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2年,区纪委接到的医疗卫生领域的信访举报及投诉同比下降35%,2013年截至目前呈持续下降态势,有效地预防了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和医务人员的职务犯罪。

    同时,随着该项工作的推进,有效遏制了群众就医费用上涨势头,促使药品流通企业营销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药品经销中间环节和医药代表被取消,实现了药品从厂家到医院单一环节经销和直达配送,打破了20多年来药品层层加价促销经营模式。

    本报记者 杨荟琳 实习记者 王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