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办好民生实事系列评论之六

2013-9-24 22:14|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021| 评论: 0

摘要: 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的决定,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群众认可,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办的这批实事一件件、一项项,都事关普通百姓切身利益,其中的大部分实事很多都是群众盼了很久、等了很 ...

    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的决定,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群众认可,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办的这批实事一件件、一项项,都事关普通百姓切身利益,其中的大部分实事很多都是群众盼了很久、等了很久、最希望解决的难事问题。办这些实事,是标准的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是大家熟悉的两个成语,前者比喻在别人急需时施以援手、给以帮助;后者比喻在已经很好的事物上再添美好。雪中送炭是救急,在别人困难时给予宝贵的帮助,做起来难度大,需要全力以赴;锦上添花是添美,是在已经很好的基础上“美上加美”,有固然好,没有也无伤大雅,是非急需的作为。二者都是助人行为,本身并不对立,但对当前的民生工作而言,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却能体现出不同的政绩观。

    锦上添花,用《红楼梦》里的说法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容易收到增光添彩的效果;而雪中送炭则往往是扶危济困、救人急难,做起来费力,还不为人注目。“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甘做雪中送炭之事,反映出的是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好体现。反之,工作中只喜欢锦上添花的干部,想得最多的是工作能尽快“出政绩”,习惯做表面功夫,这是作风漂浮、群众意识淡薄的表现。

    进一步讲,我市目前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家底薄、财力有限,这就决定了我们办民生实事时,只能量力而行、集中财力,先急后缓,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

    要做到“雪中送炭”,需要我们深入调研,真正摸清民意,找准工作着力点。市委、市政府这次提出办一批民生实事之前,就组织力量深入到一线调研,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最后总结梳理出来的项目,件件都是群众期盼解决的大事、急事。其中搬迁50万高山贫困户、解决500万人的饮水问题、让2000多个“撤并村”通上公路建卫生室、兴建一批城市公厕和过街设施等等,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比较急,是属于拖不得、等不起、群众期盼度很高的事情,党委、政府尽快帮他们解决这些难题,就是“雪中送炭”,真正符合了群众心愿、帮到了节骨眼上。同样的,各级各部门在具体办这些实事的过程中,还要发扬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办实事的措施、办法、程序等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按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办,让群众放心、安心,把实事真正办好。

    做好“雪中送炭”的事,也要注重制度保障,千万不能“今冬暖了明冬冷”,一阵风吹过后群众状态依然、问题照旧。“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渠道怎么设,水就怎么流。要通过制度把“雪中送炭”的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在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下,让“雪中送炭”的决策过程、内容选择、落实执行和全程监督都更符合实际、更加科学。当前尤其需要着力加强教育、住房、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雪中送炭”的事,都是难事、急事,这就要求我们还得把握一个“快”字,不等不拖,立说立行,全力以赴。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尽快解决群众的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办好这批民生实事的决心和态度,感受到“炭”的温暖。时效的问题,既反映工作能力和水平,也能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程度。我们就是要以为民办实事雷厉风行的作风、扎扎实实的成效,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重庆日报》评论员

    (原载于9月2日《重庆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