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激活幸福细胞构建和谐渝北

2013-9-25 20:13|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878| 评论: 0

摘要: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任天驹 马力 胡瑾 摄 渝北网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歌德曾说过:“不论皇帝还是庶民,能在自己家中得到和睦就是最幸福的人。”可见,和睦是幸福家庭最真切的情境展现,也是幸福生活的内在基本要 ...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任天驹 马力 胡瑾 摄

        渝北网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歌德曾说过:“不论皇帝还是庶民,能在自己家中得到和睦就是最幸福的人。”可见,和睦是幸福家庭最真切的情境展现,也是幸福生活的内在基本要求。

  自2011年以来,渝北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幸福渝北”这个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扎实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我区不但以抓好子女教育、开展慈孝文化为载体进行幸福家庭“润家”计划,还面向不同年龄人群开设以“准妈妈课堂”等系列特色课堂,实施幸福家庭“康家”计划,同时,又以创业帮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推进幸福家庭“富家”计划。

  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一户一户幸福家庭的不断涌现,一个幸福、和谐的渝北,正昂首阔步地向我们走来……

  慈孝“润家”,铸就幸福之魂

  “慈孝”一直都是构成幸福家庭的重要因素,而渝北更是全国闻名的慈孝之乡,因此,慈孝因素在我区各个镇街随处可见,慈孝氛围油然而生:古路镇的慈孝文化广场主要是以二十四慈孝故事为主要内容;回兴街道的文化民乐园,则将国学经典、美文名句图文并茂地展现在文化墙、文化长廊、曲形花台之中;双龙湖、双凤桥、龙塔、龙溪等街道则精心设计了人口文化长廊,充分体现着“文明、奉献”在家庭中的意义。

  除了积极在全区范围内营造慈孝氛围之外,为了让慈孝文化更深入到居民灵魂深处,我区还广泛开展了慈孝文化教育进课堂活动,慈孝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幸福的概念在慈孝中发扬光大。

  今年4月,空港新城小学,一场由该校三年级学生带来的主题班会活动“我是爸妈的开心果”正在进行中。“妈妈下班回家已经很累了,还要做饭烧菜,所以,我帮着妈妈摘菜、淘米,妈妈很开心,夸我很懂事。”“爸爸妈妈生日时,我给他们画了一幅画,他们很开心。”……孩子们用自己的童言童语,诠释着自己对父母的爱与关心。

  “父慈子孝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家庭对于幸福的衡量标准之一,我们践行慈孝文化教育,也是想帮助孩子们主动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引领他们感悟幸福,珍惜幸福,为家庭的和谐、幸福尽一份力量。”区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慈孝“润家”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自从学校开展慈孝教育以来,孩子们会主动帮我们做一些小事,事情虽小,但也让我们很感动。”一位家长说道。

  除了大力践行慈孝教育,渝北还积极延伸“幸福家庭”的内涵,将“家”的范围扩展到小组、村居、镇街乃至全区。我区通过举办“家庭才艺大赛”、家庭趣味运动会等幸福家庭评选活动,推动区域群众相互交流,提高居民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同时,通过广泛开展节约能源、认养绿地、植树造林、遵纪守德等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活动,来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巩牢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根基。

  课堂“康家”,塑造幸福之形

  9月17日,区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又正式开课,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陈敏向前来听课的准妈妈们讲述产褥期保健,也就是民间通称的“坐月子”事项。她从什么是产褥期、产褥期母体主要生理变化、产褥期的注意事项、产褥期常见误区等方面着手,搭配鲜活的事例,细致生动的讲解让准妈妈们收获颇丰。

  众多准妈妈中,已经怀孕35周的小梅听得格外认真,“我已经在这里差不多上了一整轮的课了,这里每节课只讲一个主题,不但实用而且很有针对性。”小梅这样评价道,“虽然现在网上也能查到很多育儿知识,但在这里通过跟医生们面对面交流得来的信息,心里会感觉特别踏实。”说话间,小梅把她的课程表递了过来,记者看见上面列出的授课内容包括怎样预防出生缺陷、孕期不适及处理、妊娠期安全用药等等,基本涵括了从怀孕到照顾新生儿的整个过程。

  “孕妇学校通过提前授课,帮助妈妈们做好生理上、心理上的准备,毕竟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所有妈妈由衷的期望,同时这也是帮助准爸爸、准妈妈们提前做好身心准备,实现优生优育的一种方式。”区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负责人、妇产科医生程玲告诉记者。

  而身心健康当然不仅仅只存在于准爸爸、准妈妈中,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群众有的放矢地掌握健康知识,我区还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设了不同的特色课堂,打造属于全民的健康与幸福,例如“青春期健康教育课堂”是帮助花季少男少女度过青春期;“生殖健康课堂”则重在关怀育龄群众身心健康;“老年人保健课堂”则旨在温暖老年夫妻,令他们安享晚年。

  “身体健康是幸福的基础,是家庭和谐的基石,没有健康,何来幸福的家庭?因此,我们也把身体健康作为创建幸福家庭的重要衡量标准。”区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帮扶“富家”,绽放幸福之花

  9月的兴隆镇发扬村,天气依旧炎热,今年46岁的村民谢宪如往常一样在自己的食用菌大棚里向菌包喷水,伴随着录音机里正在播放的歌曲《好日子》,看着不断冲破菌包生长正盛的平菇,谢宪的心里乐开了花:“我在外面打工好多年了,但我深知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想要真正富裕起来,还是要找对致富的路子,食用菌种植就是我未来的期望!”

  老谢的食用菌事业源于2010年底,那时,他回乡过年,恰逢当时的重庆海川农业有限公司正在兴隆镇发扬村大力开展食用菌种植。在城里奔波了多年的老谢深知食用菌的价值,几经思索之后,他决定返乡创业,在家乡发展自己的食用菌种植事业。

  老谢说干就干,村干部也为他联系了农业公司的技术人员,指导他整地、建种植大棚、杀菌消毒、购买菌棒菌种,他白天在大棚里努力实践,晚上又钻研实用菌栽培技术,一心扑在了种植上,随后,他还参加了西南农业大学的培训班学习,先后到多个食用菌的种植基地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功夫不负有心人,掌握了技术后,老谢的种植大棚现在能日产平菇200多斤,年利润达10万元,如今他已在工商部门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形势一片大好。

  无独有偶,茨竹镇同仁村村民唐继军也依托深入推进的“十里荷花走廊”项目践行着发家致富的幸福梦想。唐继军家原有十几亩荷塘,但由于资金短缺,曾经他只能守着荷塘空做着发家致富的梦,而今天,在茨竹镇计生协干部的帮助下,他争取到了银行贷款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不但办起了农家乐,接待前来观赏荷花的游客,还开办了一家微型企业,对藕进行初加工并远销镇外,收入一下就翻了好几倍。“以前总觉得幸福很虚无缥缈,但现在幸福随着收入的提高在我家里落地生了根。”唐继军告诉记者。

  “幸福源于很多方面,但收入的提高绝对是普通居民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富家’计划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区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区针对城乡特点,在街道加强就业培训、工作推介;在农村则借助新农村建设系列政策或依托计生协会帮扶基地,不断提高家庭致富发展能力。

  目前,经区计生协会验收合格的协会帮扶基地就有石船镇重桥村葡萄帮扶基地等7个,今年,大盛、茨竹、统景等9个镇已经申请建立协会帮扶基地,涉及的项目有柚子、荷花长廊、李子、葡萄、西瓜、酸菜等多个品种。

  记者手记>>>

  实实在在的幸福

  曾经说到幸福,不少人觉得这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而在今天的渝北,幸福却实实在在围绕身边,在幸福家庭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里构成幸福的因素实在很多:

  无论是走进千家万户的慈孝文化,还是环绕身边的健康特色课堂,抑或是有的放矢的就业帮扶等等,每一个方面中所蕴含的无数个细节、每一件小事都能让人们找到幸福的理由。

  其实,幸福真的并不缥缈,只要肯多用一点心去发现幸福、挖掘幸福,在与家人、邻居、朋友的相处中感受幸福,幸福就会切实地围绕身边,从不溜走。

        本报记者 王彦雪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