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揭秘重庆本土创意市集

2016-10-12 17:26|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3332|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揭秘重庆本土创意市集刘映佳的皮具作品参加创意市集现场造物空间的木艺师指导客人体验手工刘映佳正在制作皮具  创意市集,又称手工市集,指的是原创手工艺人售卖自己手工作品和收藏品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欧洲许多城 ...

揭秘重庆本土创意市集

刘映佳的皮具作品参加创意市集现场
刘映佳的皮具作品参加创意市集现场
造物空间的木艺师指导客人体验手工
造物空间的木艺师指导客人体验手工
刘映佳正在制作皮具
刘映佳正在制作皮具

  创意市集,又称手工市集,指的是原创手工艺人售卖自己手工作品和收藏品的文化艺术活动。在欧洲许多城市,它已成为草根、新锐的街头时尚发源地,是众多才华横溢的原创艺术家事业起点。在国内,则由《城市画报》杂志率先推出。

  近年来,创意市集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相当火爆,甚至成为一种旅游文化,出现一批影响力大的市集品牌。而在重庆,这样的创意市集也越来越多。

  今天,记者就带你走进文艺青年聚集的本土创意市集……

  9月底的一个周末,在位于渝北奥特莱斯商场前的广场上,汇集了许多手工达人。他们在这里摆出两行长长的小摊,出售手工酱、手工牛肉、饰品、面包蛋糕等手工艺品,跟背后的大型卖场不同,小摊上出售的商品绝大多数都是摊主自制。

  “这些小而美的东西更具另一种美感。”晓丽是创意市集常客,也是一名手工爱好者,重庆本地的市集她随口拈来,“长嘉汇、两江新会、二厂、北仓,都设有固定创意市集,定期举办,比如前不久在重庆天地举办的鹦鹉螺市集”。

  除了逛市集,晓丽工作之余也会“练摊”。今年在中央公园举行的草莓音乐节上,她就把自己制作的布艺摆件拿到市集上卖,“重要的是体验气氛,并且可以认识很多手工同好者”。

  MOMO皮具工作室的创始人刘映佳也是一位创意市集的摊主,2014年大学毕业后,刘映佳放弃了财富管理这一光鲜工作成为手工艺人,不仅动手设计制作皮具,还打造了个人品牌。

  “卖东西不是主要,我把市集当作一个拓宽圈子的平台和机会。”刘映佳直言。

  有咖啡店专门打造创意市集 每月能多带来上千客流

  如今,像晓丽、刘映佳这样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创意市集作为一种流动卖场,也逐渐成为城市商业和文化的一部分,并频繁现身商业中心。

  在观音桥步行街附近一家名为客堂空间的咖啡馆内,有好几个创意小店,客人消遣之余,还可以在这里选购或亲自体验制作手工艺品。

  “这样的手工体验店,每月可以为咖啡馆带来上千客流。”客堂空间运营总监黄亚国说,类似市集颇受青年文艺爱好者的喜爱,引入到咖啡店,一方面凸显店铺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吸引客源。

  以客堂空间里一家叫造物空间的手工木艺体验店为例,店主肖博称,其盈利模式是与咖啡店合作,以手工体验吸引客流,并获得咖啡店的相关分成。

  知名地产商也活跃其中 同样把市集作为客流“吸睛石”

  除了小型店铺看上创意市集带来的客流,知名地产商、文创基地同样认可这块“香饽饽”。

  重庆创意公园策划经理姚婷告诉记者,本月末,创意公园就将举办一场创意市集,“一是匹配创意的定位,二是吸引人流活跃园区”。

  而《中华手工》杂志主编助理、重庆揖美创意市集自身策展人谢晓飞也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和龙湖地产合作多次,在大坪时代天街策划了几场创意市集。比如去年春节策划的一场名为‘新年遇见美好’主题的创意市集,就是与时代天街AB馆合作的。”

  谢晓飞说,创意市集最大好处就是带来人气和客流,这也促使创意市集从文艺小众越来越走向大众领域。

  本土创意市集现状堪忧 “缺乏精品”,“泛滥成灾”

  创意市集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中其短期商业价值,于是,它们逐渐变成平台方开展线下活动的“噱头”。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刘映佳带着自己的手工皮具参加了成都宽窄巷子举办的一个创意市集,她直言:“比重庆做得好太多,光参与的手工小摊就超过200家,来自全国各个省份”。而在本地,刘映佳说,创意市集已经泛滥了,缺乏精品。“创办创意市集的不仅变多,参与市集的手工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今年我受邀参加某个创意市集,发现来了很多卖‘地摊货’的小贩,实在看不下去,我中途就走了,找朋友帮我盯摊”。

  稀缺性、小量化才应是关键 业内呼吁要更注重创新

  作为创意市集的资深策展人,谢晓飞称,创意市集最早从2007年被引入到重庆,当时龙湖西城天街开街,举办了一场Imark创意市集,场面火爆,此后,创意市集才开始在重庆生根发芽。

  “但跟北京、上海、成都相比,重庆的创意市集做得并不好,主要是缺乏创新,照搬照抄居多。”谢晓飞同样用“泛滥”形容本地现状,她解释,稀缺性、小量化是创意市集的关键,但目前很多创意市集的主办方并非文创圈人,只注重追求外在形式,忽略内在。

  从2009年就率先接触创意市集的谢晓飞称,自己通过创意市集挖掘和打造了多个本土知名的手工艺品牌。

  但跟欧洲创意市集主打草根、新锐的街头时尚发源地不同,本土的创意市集从最初就打上了一层商业配套的烙印,随着国内消费的升级,创意市集作为一种消费升级类产品正好赶上了这股红利,因而发展迅速。

  但谢晓飞说,市集不应成为平台方开展线下活动的“噱头”,其主要内容应当是缺乏推广渠道的“小品牌”资源,因此,在本土创意市集泛滥的情况下,一方面要打造更多本土知名创意市集品牌,更要强调创意市集的创新,“不仅是品类的创新,也包括与受众的互动创新”。临空都市报记者 杨康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