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街镇 仙桃街道 查看内容

PNP携手电子科大 仙桃数据谷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2016-10-19 15:0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315|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PNP携手电子科大 仙桃数据谷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大尺寸柔性屏智能测心率运动手环  渝北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再添重量级一环。  昨日下午,在位于渝北区新溉大道的PNP(Plug and Play)重庆公司路演厅,一场电子科技 ...

PNP携手电子科大 仙桃数据谷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大尺寸柔性屏
大尺寸柔性屏
智能测心率运动手环
智能测心率运动手环

  渝北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再添重量级一环。

  昨日下午,在位于渝北区新溉大道的PNP(Plug and Play)重庆公司路演厅,一场电子科技大学校友的创业成果展示活动成功举办,这也标志着PNP与电子科大共同成立的科技转化基地正式落户渝北仙桃数据谷。

  此次强强联合,电子科大的科研成果将通过校友企业引入并落户到仙桃数据谷,而PNP将为这些科研企业提供孵化服务,最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90家高科技企业 预计明年6月前入驻仙桃数据谷

  据了解,PNP是一家专注于帮助创业团队快速成长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至今已为2000多家创业型公司提供孵化服务。今年5月,PNP孵化器与渝北区签约了共建中美合作创新加速器,并最终落户渝北仙桃数据谷。

  电子科大作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排头兵”,其校友创办的海内外上市公司多达60余家,在智能制造、智能硬件、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占有重要分量。

  此次双方联手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并最终落户仙桃数据谷。据电子科大重庆校友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钦瑞介绍,目前已有5家校友企业成功落户渝北,预计明年6月之前,将有90家校友企业逐步落户仙桃数据谷。

  助推渝北打造创新经济生态圈

  将创造超10亿元产值

  强强联合将带来多赢的效果。

  据PNP重庆投资经理胡宇介绍,今后双方将依托各自在科技创新、投资驱动、科研开发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加速优秀科研项目转化为生产力,“简而言之,科研成果将可以更快更好地创造市场经济价值”。

  同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落户,将为渝北打造大规模、高水平创新创意产业园与国际协同孵化器的聚集区再添重要筹码。

  “入驻基地的电子科大校友企业都非常优秀,而且市场潜力巨大,他们集体入驻将加速渝北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胡宇表示,保守估计,未来将为渝北创造超过10个亿的经济总产值;按照90家入驻校友企业计算,可以为渝北带动3000个就业岗位。

  项目看点

  这些高科技或将渝北造

  运动手环:准确测心率,仅售49元

  “这款智能手环名为柠檬心率运动手环,售价仅49元。”昨天,在PNP重庆公司路演大厅内,一款橘黄色运动手环吸引不少与会者眼球。据介绍,和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这款手环不仅可以更准确测量出人的心率,而且定价远低于其他竞品。

  而该产品,正是出自电子科大校友企业重庆凌盟易购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勇表示,凌盟科技已于今年正式落户仙桃数据谷,是一家从前端开发到后期生产为一体的F2C(工厂到客户)智能硬件生产企业,目前客户包括LG和中兴。

  无线充电:让随身携带充电宝的时代成为过去

  由留美博士石一非创办的致力解决无线充电技术的重庆唐古拉科技有限公司,同样已落户渝北。作为电子科大的校友,石一非带来的无线充电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依靠这项技术,随身携带充电宝的时代将成为过去,如果你的手机电量过低了,只需走入可无线充电区域即可为手机充电。同理,电动汽车将实现自动充电。

  据悉,北京多家风投公司和电动汽车生产商已向石一非抛来了橄榄枝,目前他已经拿到300多万元的风投。

  道路大数据系统:市政道路健康不?做个CT看看

  重庆亲旅智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智慧城市项目,就针对市政道路及其附属设备实现低成本监测、精确多维数据采集、道路健康状态评级和分析功能。

  据公司创始人吕刚介绍,该产品于今年6月在重庆城博会上推出后获得了行业广泛关注,目前已获得两江新区市政局试点合同,2016年12月将正式搭建两江新区道路SIM系统和交付道路CT。本项目已提交申请国家专利7项、PCT国际专利4项,并已被重庆市建委列为2016年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柔性屏: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手机碎屏了!

  对于柔性屏的认知,很多人都停留在石墨烯材料上。而昨天的路演现场,一款由银纳米线材料制作的柔性显示新材料引起了围观。

  据了解,银纳米线是一种直径在几十纳米的金属银线,它使触摸屏在具有优异的光学透过性能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电学性能。“和石墨烯相比,银纳米线的成本只有前者的1/10。”据同是电子科大校友的重庆文理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项目负责人李璐介绍,银纳米线的研发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等多个国际顶级期刊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9项、PCT专利3项,已经和国内多个公司达成合作。

  据了解,项目方有意向落户渝北。

  临空都市报记者 杨康平 摄影 蒋兴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