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四轮驱动”:加快推进渝北统筹城乡发展

2013-11-11 18:35|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145| 评论: 0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渝北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近郊大农村。当时统筹城乡发展,主要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城带乡”的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探索,我区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步 ...



  上世纪八十年代,渝北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近郊大农村。当时统筹城乡发展,主要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城带乡”的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探索,我区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也日益增强。

  2013年10月21日召开的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我区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力争到2016年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再次吹响了渝北城乡统筹发展的号角。

  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差异化

  春看桃花、摘草莓,夏采仙桃、赏草花,秋观红枫,冬享刨猪汤,这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年轻古路四季跳动的音符。借助这些生态优势,古路镇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上独树一帜。古路镇的迅猛发展在渝北绝不是个例,那如何让各镇“各显神通”,弹奏出一曲统筹城乡发展、促农增收的和谐乐章?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一区三带十基地”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问题。

  据悉,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将通过特色产业的培育,建设好木耳“山水清音”森林乡村旅游区、茨竹“耕读山野”果雷锋乡村旅游区、兴隆“梅海甜园”农事体验乡村休闲区、古路“枫桥夜泊”浪漫乡村度假区、石船“御水香村”葡萄庄园乡村度假区及大湾“湖光山色”湿地乡村体验区。

  此外,还将依托大都市资源,以特色效益农业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为抓手,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一区三带十基地”项目建设,提升大盛设施蔬菜、大湾万亩桂花等基地档次,推进茨竹十里荷花走廊、古路草坪休闲农业等基地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而在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上,我区还将继续高唱“乡村旅游四季歌”,发展家庭农场和生态庄园经济,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美丽乡村不再是梦

  道路两侧满目苍翠,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公路边,一栋栋统一建筑风格的白墙青瓦小楼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宛如山水画一般;各个院坝干净整洁,种上了色彩鲜艳的花草,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这是记者在兴隆镇发扬村看到的场景。

  其实,这样的景色不止兴隆有,在茨竹、在龙兴、在统景,在渝北的每一个镇村都能看到。据悉,到2016年,渝北将建立起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体系,农村风貌各具特色,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80%。建成农民新村30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6000户、地质灾害避让搬迁2400户、巴渝新居3000户,大幅提升农房品质。

  “美丽乡村”是一个大课题,涉及规划、国土、建设、农业、环保等方方面面。下一阶段,我区将坚持把新农村示范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与农村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移民安置相结合,加大农房改造力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分层次、分类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村庄秀美、社会和美的示范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规范化建设,完成御临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和三峡库区重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力争到2016年全面消除农村“五乱”现象,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强镇工程摒弃“千镇一面”

  在重庆“最具活力小城镇”的评选活动中,渝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茨竹、统景、龙兴、古路四镇榜上有名。而它们,也各有特色。

  “千镇一面”这个词是专家学者用来形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小城镇没有特点、同质化严重的弊端。为了彰显特色风貌,避免同质发展,渝北提出了“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的目标。据悉,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将按照分类引导、突出资源优势、彰显地域特色的要求,扎实推进经济强镇工程,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镇域经济总量再上台阶;按照两江新区的发展规划和产城融合的要求,有序推进木耳、古路、玉峰山、龙兴、石船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都市现代农业;洛碛、统景、兴隆要依托特色产业基地,按照小城市标准推进场镇开发,不断增强小城镇人口聚集、产业集聚的能力;而地势较为偏远的茨竹、大湾、大盛则要大力培育科技型、生态型、旅游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快避暑休闲、都市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切实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

  近年来,兴隆镇新寨村骆家湾、木耳镇白云山片区等易旱地区村民告别了挑水的历史。去年以来,我区完成农村公路新建计划270多公里,新改建桥梁9座,适时出台农村客运补助政策,解决家客补助资金300余万元,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4条,为“十二五”实现村村通客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我区已实现镇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街道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全覆盖……

  这一组组数据反映了近年来我区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下一步,我区还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加快建设骨干路网,力争到2016年在全市率先实现“镇镇通快速”的目标。扎实抓好生产生活用水项目建设,实施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推进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启动建设苟溪桥水库及其配套工程,全面整治、销号小(二)型病险水库。加强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推动宽带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的信息化水平。

  名词解释>>>

  一区三带十基地

  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我区提出了“一区三带十基地”的发展思路。

  “一区”,即农业园区拓展区。以建设“5A”级景区的目标,发展高档花卉苗木、特色旅游农业,打造主城休闲、观光、体验的农业大公园和重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力争到2016年,完成20平方公里开发。

  “三带”,即明月山高山设施蔬菜休闲观光农业带,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园、休闲体验园、特色水产养殖园;铜锣山万亩风情葡萄沟休闲观光农业带,建设集休闲、观光、体验娱乐为一体的葡萄主题公园;龙王洞山伏季水果休闲观光农业带,重点打造以梨、杨梅为主的观花采果、农事体验等精品旅游线路。

  “十基地”,即在全区除龙兴外的10个镇,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地,分别新发展1个3000亩以上的特色农业基地。

  乡村旅游“四季歌”

  近年来,为了让原有的农业产业为农民带来更多的财富,我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散落各处的“珍珠”用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整体打包向外推荐,形成了乡村旅游“四季歌”。

  统景印盒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路红枫入选“重庆十大最美春景”,玉峰山百果红风情生态园有望成为我区首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统景镇印盒村被评为部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赏雪。如今,渝北已谱写出了一曲春夏秋冬各不同的乡村旅游“四季歌”,渝北农村已成为主城居民休闲观光的重要目的地。

  春季:统景印盒李花节、茨竹放牛坪梨花节、玉峰山樱桃节

  夏季:兴隆杨梅节、木耳金刚葵花节、玉峰山葡萄节、石船重桥葡萄文化节。

  秋季:石船柚子文化节

  冬季:年货节、杀猪节,还可到统景泡温泉

  此外,游客在渝北也可以领略异域风情。常青藤四季田园一期项目已建成开园,以法国波尔多为建设蓝本,有14个葡萄品种。游客可以在葡萄藤下自主采摘,在风车下边赏景边品葡萄美酒。

  而重庆首个中意经济文化交流平台—五谷地意大利休闲度假农场也落户兴隆镇。该农场将按照纯意大利风格设计,还原意大利乡村庄园、小镇风貌,有机果园、五彩花海、葡萄酒庄、原生态悬崖酒店、有机生活体验馆、露营基地……应有尽有。今后市民不出主城就可欣赏意大利风情演出、买到正宗意大利商品、品尝地道意大利美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