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纸飘飞吟古今 镂空方寸绘人间——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

2016-10-25 17:02|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83|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纸飘飞吟古今 镂空方寸绘人间——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1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2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3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4  “一把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能剪老鼠会打洞;能 ...

纸飘飞吟古今 镂空方寸绘人间——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1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1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2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2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3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3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4
宋婆婆和她的剪纸作品4

  “一把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能剪老鼠会打洞;能剪鸡,能剪鹅,能剪鲤鱼戏天河……”近日,家住龙溪街道金龙路社区年近76岁的宋文秀婆婆一边吟唱着关于剪纸的民谣,一边忙活着手中的活计。

  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宋文秀接触到剪纸后便对这项传统艺术着了迷。从那以后,她每周星期二下午都会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剪纸,空闲时间便在家中练习。剪纸成为她退休生活的一部分,她在方寸之间雕绘出了自己多姿多彩的老年生活。

  潜心传统艺术,作品焕发神韵

  虽然只是一名业余剪纸爱好者,宋婆婆却用专业水平要求自己。提起学习剪纸的经历,她回忆道,在学习初期,她习惯于将剪纸的技巧牢记于心,不浪费每一次剪纸的机会。“剪纸创作有自己的顺序,比如,要做到纸动剪不动,食指定深浅,开剪要‘先内后外,先小后大,先精后粗’;刻纸要求‘刀不离纸,刀刀相连,转角反刀’;刀线要求’圆如秋月,线如胡须,尖如麦芒,缺如锯齿,方如青砖’……”说起剪纸的诀窍,宋婆婆滔滔不绝。

  “要想真正掌握剪纸精妙的技艺,还需要平心静气地练习,熟能生巧。”每次开始剪纸创作时,宋婆婆总是选择自己耳无杂音、心无杂念的时候,一旦拿起剪刀,她便沉浸其中,剪到细微之处,屏气凝神,一丝也不敢松懈,连呼吸也放缓了,刀起刀落之间,一张张纸张在她的手下变成惟妙惟肖的花鸟虫鱼和形象逼真的人物百态。

  “技艺只是一个方面,剪纸更讲究神韵,整体的构图要体现作品的意境。”在宋婆婆看来,创作一幅成功的剪纸作品,还需要反复推敲整体构图,把握细节,才能使其焕发生命力。以《我的中国梦》为例,宋婆婆介绍,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中国梦,而是全社会的中国梦,所以构图时一定要考虑各个组成元素,要涉及各行各业,因此,宋婆婆的《我的中国梦》中有和平鸽、火箭、卫星,还有稻田、建筑群等。而对于整张图的构图结构,宋婆婆也结合了时代背景进行设计。

  剪刻重庆地标,艺术还原山城

  一开始,宋婆婆喜欢剪刻植物、动物和人物,以百寿图、十二生肖、七仙女为主,随着时间的沉淀,她积累了不少剪纸经验,作为旅行爱好者的她萌发出剪刻重庆地标建筑的想法,用剪纸记录家乡的变化。

  她的这一想法得到老伴陈昌伦的支持。每次确定目标后,老两口便相约来到目的地开展一日游,慢慢走走看看,仔细观察建筑物的结构和周边环境,跟老街坊交谈一番,用心记录建筑群的特色和时代感。回到家,宋婆婆还会拿出朋友送来的摄影高清图片进行仔细比对,选择最佳角度的图片作为剪刻模版。

  磁器口、十八梯、人民大礼堂、佰腾数码广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三年来,宋婆婆剪刻出10多个重庆地标建筑,每幅作品都高度还原了建筑本来的风貌。

  “自从喜欢上剪纸,便再也没放下过剪刀。”宋婆婆坦言,剪纸给她的退休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接下来,她和老伴准备继续游山玩水,把重庆的地标建筑逛一个遍,把它们都搬到剪纸上,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山城美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