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自觉“让座”,让道德伴随出行深入人心

2013-11-28 15:53|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928| 评论: 0

摘要: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渝北网讯 如果说“排队”倡导的是一种对规则和秩序的遵从,那么,“让座”倡导的则是对美好道德的弘扬和文明素质的养成。因此,在“让座”有着普遍道德认同的今天,“让座”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

本报记者 任天驹 摄

    渝北网讯 如果说“排队”倡导的是一种对规则和秩序的遵从,那么,“让座”倡导的则是对美好道德的弘扬和文明素质的养成。因此,在“让座”有着普遍道德认同的今天,“让座”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人们自觉的行为。甚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让座”这个小小的动作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起身瞬间绽放和谐 温暖人心

    “再也不用挺着大肚子等别人给我让座了,完全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家住空港工业园区的孙敏感慨颇深地说,半年以前,自己还是一个准妈妈,每天都得挺着个大肚子挤公交车去上班,但最让她纠结的就是,因为担心肚子里的孩子,所以上车和找座位都比别人动作慢。然而几乎每次上车后,孕妇专属座位都被别人占着不让,只能无奈地站着,有好几次都差点跌倒。

    需要让座的不仅仅是孕妇,还有残疾人、病人、老年人、甚至抱着婴儿的妇女,但是他们在公交车上又有怎样的尴尬境遇呢?

    前段时间,记者就来到渝北中学公交车站,跟着拥挤的人流挤上了前往菜园坝的公交车,车上的空位早已坐满,还有七八个乘客站在过道拉着扶手左摇右晃,车行两三站后,一个看上去七十岁开外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挪上了公交车。“年轻人请您让一下吧,万一老年人摔倒了怎么办!”售票员提醒坐在特殊人群专属座位上的一位年轻人,可该年轻人却置若罔闻,只顾望着窗外。这种没有公德的行为立即被“千夫所指”,“没看见人家不方便?”“怎么不起来让座?”……在大伙儿的指责声中,小伙子最终羞愧满面地起身让了座。

    原本一个起身,便可绽放出和谐的美丽,更能温暖人心,但是,在“让座”这一简单的事情上却显得如此无情。有人甚至调侃道:“大家不是很热吗?想想老弱病残孕在公交车上无人让座吧,你的心就凉了。”

    自觉“让座”,形成公德涟漪

    “让座”,原本是极小举动。不就是放弃片刻舒适,在拥挤的车厢内站那么10多分钟?但就是这一让一站,却需要极大勇气:你必须克服惰性和自私,对真正需要座位的弱者体现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怀。因此,起身让座者,往往得到所有乘客的由衷尊重。

    目前,我区每辆公交车上几乎都有一个温柔的女声在反复提示,“请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和带小孩的乘客,谢谢!”温馨的提示仿佛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渝北人的乘车习惯——把座位主动让给最需要它的人。

    “来,您过来坐!”609线路的公交司机老徐告诉记者,开公交车这么些年,现在听到这样温馨的话语越来越多,起身让座已经是渝北公交车上常见的温暖场景。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众多乘客的自觉让座,让出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也展示了一个城区的公众美德。它显然有助于形成“公德涟漪”,向更宽广的城市公共领域渗透扩散。

    本报记者 冯俊松

    评论:在“让座”中传递温暖

    在我区公交车上,经常会看到一幕幕年轻人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温馨场景,这场景传递着爱心,也彰显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我区建设全国文明城区以来更是得到了大力倡导和弘扬。所以,在公交车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主动为老人、孕妇、小孩“让座”的情景,这情景让温暖在车上形成感动人心的正能量,并不断相互感染、相互传递着。

    正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让座”善举,能够形成温暖传递的蝴蝶效应,所以,我们呼唤市民都能发扬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将“让座”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成为一种关爱他人的善举。

    著名学者巴锡尔说:“一件善行永不会枉费,传播温暖,将收获爱心。”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怀好心”,就是一个合格的温暖的传递者,其传递的温暖必将传给整个社会。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温暖。为此,我们呼吁,在公交车上有乘客需要让座时,温暖的场景都能适时涌现出来,让温暖一站连着一站,传遍整个渝北,传递到每个渝北人的心中。

    陈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