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近六成财力用于民生一年一主题推进民生工程

2013-11-29 14:18|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818| 评论: 0

摘要: 渝北网讯 创新融资模式,引入外来资金扶持微企发展;成立校车公司,为中小学、幼儿园添置安全校车……坚持民生导向,普惠发展成果,五年来,渝北创新落实“民生10条”和“共富12条”,一年一主题推进民生工程,夯实 ...

    渝北网讯 创新融资模式,引入外来资金扶持微企发展;成立校车公司,为中小学、幼儿园添置安全校车……坚持民生导向,普惠发展成果,五年来,渝北创新落实“民生10条”和“共富12条”,一年一主题推进民生工程,夯实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建设的民心基础。

    住有所居: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安居乐业,是几千年来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最平实的向往。近年来,我区在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一直坚持民生导向,公共财政向民生大力倾斜,建立起了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让老百姓住有所居。

    2011年12月5日,环湖雅居B区、悦来阳光雅居、洛碛迎祥雅居、玉峰山玉坪雅居二期、统景御景雅居二期、空港新城新都花园等6个安置房项目同时开工。这批安置房总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预计2013年底前交付使用。届时,可安置群众5万余人。

    征地拆迁的农户和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在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步享受到了发展成果。据了解,我区近年来已竣工安置房122万平方米,安置拆迁群众4万人。仅去年便实施安置房项目13个,建设量全市第一。

    劳有所得:“输血”变“造血”,创新举措帮扶微企

    充分就业、全民创业,是我区“缩差共富”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一系列民生实践中,关系万千群众“饭碗”的就业再就业工程被列为“民心工程”之首。

    针对“4050”人员等城市就业困难群体,我区还实行免费培训和就业推荐,目前全区已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此外,对微企的扶持也不遗余力。为激发全社会创业活力,我区创新出台了微企“定点联系帮扶”制度和创业扶持贷款资金,同时创新微企融资模式,在全市率先引入外来资金扶持微企发展。据了解,仅在2011年,我区便新增微企821户、个体工商户8337户,市场主体居全市第一。

    学有所教:民生教育,打造“渝北范本”

    2011年11月22日,渝北校车公司挂牌成立。当天,由区政府出资采购的10台“金刚校车”亮相,这也是全国首批由政府“埋单”免费赠送的校车。按计划,我区将在两年投入3000万元购买校车80-100辆,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基本覆盖。

    涉及教育民生,渝北事事争先。5年来,我区率先在全市建立完善了全维度学生资助体系;率先创建农民工子女教育基地;率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五免一补”和城市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率先实施义务教育“一杯奶工程”和“爱心午餐工程”;率先实施中职免费教育;率先对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

    困有所济: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一个都不能少

    近日,我区“五位一体”医疗救助模式入选全国干部培训教材《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在获评民政部“特别贡献奖”后,渝北的医疗救助模式,再次成为“国家样本”。

    重点优抚对象桂礼兵就是在这一体系中受益的群众之一。桂礼兵因肺气肿住院花费9000余元,得益于“五位一体”的医疗救助,他总共获报销和补助医疗费用7291元,自付比例仅为15%。

    桂礼兵并不是一个特例。仅2011年1—10月,我区就对142097人次给予了医疗救助,支出救助金额1282.09万元,渝北医疗救助模式获国家民政部“特别贡献奖”。

    ■本报记者 汤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