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回首过去振奋不已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各代表团热议党代会工作报告

2013-11-29 15:43|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977| 评论: 0

摘要: 热烈的讨论,高度的评价,美好的愿景。2月3日,参加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代表们分组讨论报告。代表们围绕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实现渝北新一轮大开放大跨越的总体目标,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 ...

    热烈的讨论,高度的评价,美好的愿景。2月3日,参加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代表们分组讨论报告。代表们围绕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实现渝北新一轮大开放大跨越的总体目标,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交流心得,畅谈对未来五年发展的新期盼。

    代表们纷纷认为,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站位高、理念新、举措实、阐述精,是一个切合实际、鼓舞人心的报告,是指导渝北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纲领性文件,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激情与干劲。

 


    城市建设要融入文化内涵

    第十代表团的代表们都来自城市建设领域,结合自身的工作,代表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代表们表示,在未来五年,我区的目标是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这为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代表们认为,渝北未来在用地空间上,既要保证现代化项目的优先发展,又要给文化景点留足地盘。在建设构想上,既要接受国际上的先进构想,又要注意保留城市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在项目安排上,要有一些既能折射地方历史文化,又有浓厚现代气息的城市代表作,使之成为城市的象征。

    “光有文化还不够,城市还需要精细化管理。”代表们认为,我区还应建立从城市规划、建设施工到城市各功能设计、运行、管理的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构筑“制度化”的“刚性”管理环境。

 

    “三环时代”成热议话题

    第三代表团的代表大都来自木耳、古路、兴隆、茨竹、大湾等地,在昨日下午的分团讨论中,“三环”时代的概念成为了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报告中提到了‘三环’时代,无疑对我们几个农业镇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在振奋的同时,我们也期待区里能将‘三环’时代的规划纳入议事日程,做到早规划、早打算,也能让进入‘三环’时代的各农业镇明确发展方向,避免将来产生不必要的精力与物力浪费。”在讨论中,来自兴隆镇的代表希望能早日出台相关规划,避免各镇发展思路与“三环”规划相冲突,避免出现建了拆、拆了建的重复性建设。

 

    生态旅游提档升级

    “渝北的旅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生态是渝北的名片,更是渝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在优势,而依托生态,将渝北人文、民俗等串成线、连成片,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将进一步促进渝北生态旅游的上档升级。”第四代表团代表们认为,渝北应该多发展如“春观花,夏观果”的生态旅游产业,加以科学系统的规划,必将成为很好的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带动一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代表们说,近年来,生态旅游已在渝北大地刮起一股热潮,正吸引着八方宾朋。但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渝北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的短板。例如,目前来渝北旅游的游客中,不少属于“过境游”,只作短暂的停留。如何将游客留住,将是渝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值得研究的重点之一。针对于此,如能将特色历史文化精髓进行更为充分的发掘,以更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必将吸引更多游客的眼球,留住更多游客的心。

 

    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

    “渝北作为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应该抓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让全区的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高,让全区人民共享文化成果。”来自宣传文化系统的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代表们还提出,渝北应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大力实施文化创新型人才、青年文艺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引进工程。打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示文化渝北的风采。还应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充分发挥渝北对外开放和空港优势,充分利用、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推动渝北文化走向世界。

    稿件由本报记者汤静、周精丹、杜开舟、陈明放、实习生曹露采写。图片由胡瑾、陈明放、周精丹提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