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农民街”变身“江南水乡水墨画”

2013-12-2 22:01|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109| 评论: 0

摘要: 什么才能算宜居?渝北区委书记周旬说:绿树草坪中堆叠的水泥建筑,只是表面的宜居。而有内涵的宜居,是绿映人身、水润人心的生态学。 按照以人的心灵感受为标准的要求,“宜居渝北”应是一件把绿色与山水有机地融合 ...

    什么才能算宜居?渝北区委书记周旬说:绿树草坪中堆叠的水泥建筑,只是表面的宜居。而有内涵的宜居,是绿映人身、水润人心的生态学。

    按照以人的心灵感受为标准的要求,“宜居渝北”应是一件把绿色与山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因此,渝北区给“宜居渝北”作了一个定位:城在绿中,湖在城中,家居湖畔。

    曾今,这里是院坝乡,没有高楼、商场,街道乌烟瘴气;这里来了不少因征地安置进城的农民,因为环境很差,被居民称为“农民街”。不过,如今的这里,已变成了全市都闻名的绿树成阴的宜居街了!环境变了,人们怎能忍心去破坏。于是,“大妈清扫保洁队”、“大叔文明劝导队”、“阳光童年别动队”等居民组织的团队应运而生。

    昨天,我们从渝北区了解到,该区早在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区”的称号,今年,他们再次蝉联这一殊荣。渝北区到底美在哪里?我们来听听当地居民怎么说的。

    “走出家门就能跨入花园”

    “过去我们出门走的是烂路,如今走出家门就进入了花园。”孙开兰这样表述城在绿中的感受。

    在渝北空港新城内,一座长方形、面积达2300亩的中央公园正在紧张建设中,明年“五一”就要建成开放。这座公园建成后,将成为重庆城市绿色公园的“代表作”。

    公园是实现绿映人身的“绿色屏障”。为此,渝北区规划并启动了13个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城市公园、100个社区公园的建设。

    随着渝北区投资建设的龙头寺公园建成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一个好去处。与此同时,以“体育健身”为主题的黄桷坪体育公园、以“世外桃源”为主题的桃源公园、以纺织文化为主题的金山公园等一批大公园也先后建成。

    65岁的孙开兰,因征地而被安置进渝北两路临港社区。她所居住的社区,曾经环境极差,这一社区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因征地安置进城的农民。因而,是渝北闻名的一条“农民街”。

    “如今,我们这条街已变成了全市都闻名的绿树成阴,水润人心的宜居街了!”谈起“宜居渝北”建设带来的变化,孙开兰就心花怒放。

    通过改造,这条“农民街”里,建起了面积为200亩的晚晴园,在绿树掩映下,为市民提供了健身好去处。园内清澈的湖水,让人心情舒畅,感觉这里就是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

    环境变好了,大家如何维护呢?于是,当地居民组织了“大妈清扫保洁队”、“大叔文明劝导队”、“阳光童年别动队”等团队,自己的家园自己管,大家的责任心也跟着增强。

    发文明券 树文明风

    一张小小如名片的纸券,里面没有可兑现的现金,也不能转让,可偏偏让安康路社区的居民十分看重。

    安康路社区主任范静说,文明券就是这里居民文明行为的凭据。居民参加市、区、街道的公益活动,或在环境卫生、文明习惯养成、邻里友爱互助方面有突出贡献、被奖励、争做好人好事,都是得到文明券的条件,而这些“文明券”都是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象征。

    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安康路社区居民积极响应,热情参与,自觉维护社区环境卫生,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自觉融入社区和谐生活,争做好人好事,争当文明先锋。这一举措在安康路掀起了一股文明之风,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区已累计发出“文明券”115张。

    “这张券虽然很不起眼,但却很有意义。”作为社区志愿者,家住名人港湾二期的曾庆新,今年已经60岁了,她刚得到了一张文明券,这让她感到很自豪,“这是对我行为的认可,也是社区居民对我的肯定。”

    她可是个热心肠,其所住楼栋有一个媳妇经常与婆婆吵架。她便主动上门调解,苦口婆心劝说媳妇,教导她要尊重老人,终于使婆媳关系得到了改善。不仅如此,她还劝导社区居民远离赌博,经常组织唱红歌、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

    “渝北好人”带出了更多“小巷名人”

    对于渝北区而言,除了积极组织参加重庆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也努力打造自己的“道德模范”品牌,塑造了一批具有崇高道德品格和无私高尚品行的“渝北好人”,并下大力气、下大工夫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作用,号召全社会共同学习。

    在渝北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全区涌现出40年百答不厌的保健医生王家奎、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的舍身救人好的哥唐明强、每天坚持4小时义务劝导的志愿者费敏秀、十年如一日收捡废电池的环保婆婆符爱浓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都是“渝北好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都上了“文明墙”、上了报纸、上了电视,成为了街知巷闻、家喻户晓的典型,被人们竞相传颂,争相学习。

    不仅仅是“渝北好人”,渝北在整治和美化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注重营造道德文明氛围,在街道和社区制作了总量超过1000平米的“文明墙”,成为了传播和颂扬好人好事、道德模范 的重要载体。其中,文明墙上的“小巷名人”一直让大家津津乐道。

    “小巷名人”是社区开展的一项评选活动,是由社区群众自己推荐和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是群众身边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的典型代表。人们把“小巷名人”的像塑在文明墙上,大家驻足观看学习、表达尊重,既带动了大家向“名人”学习,引领大家争做好人好事,又使“名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典型形象,更加注重自身崇高道德品格的体现。“小巷名人”活动在各个社区都兴起了一股“学名人、做名人”的道德新风。

    千人广场写春联   七旬老人和12岁小学生同台挥毫

    千人挥毫驱寒意,墨舞之中见精神。春节将至,千名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聚在一起写春联。昨天下午,在渝北(区府)广场、龙脊广场、古路镇慈孝广场,同时上演了壮观场面,而现场“捧场”的市民免费获得一副春联。

昨日,渝北区两路,书法家为市民免费写春联贺新春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陈艺丰 摄

    在这次“千人挥春”书写春联活动的主会场——渝北(区府)广场,我们看到,在广场中央摆放好了整整齐齐的几百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好了笔、墨汁,以及红色春联纸。“书写春联正式开始,请大家各就各位!”随着现场主持人一声令下。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小孩,一起开始挥舞着手中的毛笔,书写自己中意的春联。

    78岁的赵世伟是渝北区诗书画影研究会的副会长,书法写了16年。他写下了“玉兔开心随秋去,金龙欢腾迎春来。”赵老写的春联看上去笔画狂放、饱满有力,引起旁观市民的阵阵掌声。

    “今天我将写两副春联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坐在赵老后面的则是一排小学生。12岁的胡志强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在纸上写下了:“千年迎新春,瑞雪兆丰年。”他告诉我们,自己是渝北区双湖小学6年级的学生。书法已经练习了一年多,这次自愿来参加这个活动。“这副春联的内容,是他头天晚上都想好了的,想借此恭祝大家龙年快乐!”

    这次活动由市书法家协会、渝北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共有来自重庆市、渝北区两级1000余名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现场前来“献艺”,现场每个人书写两副春联,这些写好的春联将全部赠送给现场来看“热闹”的市民。

    万人长跑贺新春  90后到50后都来参与

渝北区空港,身穿运动服的居民们加入到万人长跑健身运动

    寒风中,渝北区长空支路口人头攒动。这里聚集了身穿运动服的居民。昨天,随着一声枪响,渝北区迎新春万名群众健身跑活动拉开序幕。

    “平时我就喜欢跑步,听说区里要搞活动,立马报名参加。”来自渝北区龙塔街道办事处的调研员白太明说,今年自己已经54岁,每天坚持跑步,风雨无阻。“每天早上我都是五六点钟就起床,要慢跑或慢走5公里路。”他很得意地说,除了跑步、慢走外,他还喜欢打乒乓球、篮球等运动,就是因为常年坚持锻炼,现在身体倍儿棒。

    今年29岁的王显明告诉我们,自己以前中午睡午觉,但下午的工作状态反而不是很好。自从每天坚持利用中午时间打乒乓球后,现在精神状态好多了,下午上班也不打瞌睡了。

    我们了解到,渝北区成立了35支“群众健康”体育先锋服务分队,成员主要来自镇街社区机关部门的体育能手,年龄在20~50岁左右。目的就在于为市民指导健康锻炼的方式,带领大家多运动,强身健体。

    本报记者 梁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