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重庆日报:校园文化绚烂多彩渝北精神熠熠生辉

2013-12-2 22:02|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130| 评论: 0

摘要: 本版文/谭茭刘进 两江开发快速推进,北部片区强势崛起。为适应开放开发的需要和民生发展的要求,未来5年,渝北区将学校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 在学校建设中,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渝北区教委主任谢钢认为, ...

 

                       

 

 

   本版文/谭茭 刘进

    两江开发快速推进,北部片区强势崛起。为适应开放开发的需要和民生发展的要求,未来5年,渝北区将学校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

    在学校建设中,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渝北区教委主任谢钢认为,教育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阵地、主战场,建设学校文化,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加大力度,建设学校文化,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学生成长。

    2009年以来,渝北区通过下发文件、提出任务、制定标准、专家引领、评估检查、命名表彰等方式使学校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区内已有85%的学校启动学校文化建设,东和春天实验学校、花园小学被评为重庆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35所学校成为区十佳人文校园。

    与此同时,渝北区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在全市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认可,渝北区还为市教育工作会提供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后吸引了20多个区县组团来观摩。

    成就不仅仅在于有多少所学校成为了人文示范校,而在于每一个学校都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于每一名学生都能更好地成长。

    在渝北区,有的学校坚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确立具有教育性、时代性、激励性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建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环境,增强文化感染力,激励师生奋进;有的学校开设了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或文化专题教学活动案例选编,使学生们系统了解学校文化,增强意识,提高素养;还有的学校开展了许多如墨坊杯书法节、经典诗文伴我行、雏鹰艺术节等有文化特色的校本传统活动……

    如今,一大批学校逐渐走出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改变了“千校一面”的局面,促进了教育迈进内涵发展轨道,兑现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承诺。

    前不久,渝北区在召开教育工作会时明确指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唱读讲传”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形成积极向上、各具特色的校园人文精神。渝北区同时还提出农村学校要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努力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的学校文化新局面,以此推动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

    当一大批环境优美、个性多彩、平安和谐的现代化学校成长起来的时候,其独特的校园文化衬托出更有内涵的校园气质,令渝北教育的精神熠熠生辉。

学校篇

    东和春天实验学校:

    “五大文化”,让优秀成为习惯

    “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东和春天实验学校校长陈后林说,学校边“种植”文化边“提炼”文化的策略,全力推进以“五大文化”为载体的学校文化建设,让师生在“被文化”的过程中认同学校的核心价值——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环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巨大的育人力量。学校将古典元素融入现代工艺,“习惯教育”主题雕塑、校训石、经典故事浮雕、秦简木刻书……每天它们都在与师生对话,以“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力量演绎着“习惯教育”的神韵。

    学校还打磨出课改与课题相结合的课堂文化,《合作学习,先学后导,当堂训练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快乐快速“双快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依托国学经典,研发德育校本教材,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三大课题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师施教习惯和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德育文化打造中,开展市级重点课题《依托国学经典,研发德育校本教材,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的实验研究,创编的《新三字经》国学快板操让学生既诵经典又健身,得到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

    此外,儒雅与动感相结合的活动文化以“东和四节”为载体,给学生搭建了特长的训练和展示平台。人本与规范相结合的制度文化更是促进师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成为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五大文化”的浸润下,东和特质的人文精神——“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逐步形成,学校今年成为重庆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花园小学:

    以花为媒,营造精神家园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孕育、积淀与创造的过程,必须坚持发展与创新,才能保持学校文化的生命力,强大学校文化的精神力。

    近年来花园小学创立了“为了每一朵花蕾的绽放”的办学理念,打造了花姿花韵的校园环境,开发了“花儿朵朵”校本课程,完善了“人文、和谐”的学校制度,形成了一套“以花靓校,以美育人”的学校文化教育体系。

    如今的花园小学已是重庆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从其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大主题:发展、创新。

    在学校文化创建的初期,学校就对制度建设、环境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建设、班级建设、后勤服务等做了规划,根据学校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进行分步实施,力求做到科学、周全、有质量。例如在环境建设中,学校坚持因地制宜,一年一项目,一年一景观,现在已经打造了花语墙、吟花廊等,还将打造“鲜花大道”、“花儿与少年”实践基地,尽最大努力让“花姿花韵”的校园形象更加美丽,文化精神更加强大。

    花园小学还将创新视为文化建设发展的灵魂,在2008年独立申报并实施了市级课题《以“花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全校师生以课题为统领,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从校本课程开发到班级文化建设,从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创新到师生文化建设,都有研讨、有成效。可以说,现在花园小学所呈现的学校文化无不凝聚着师生的智慧,无不展示着师生的特质。

    天一新城小学:

    走特色路,与智慧教育同行

    天一新城小学以“智人慧心,惠及一生”为办学理念,锐意改革,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与智慧教育同行”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在环境文化上,学校修建了启智楼、博会楼、“师生同乐”浮雕、漂流书吧、六大长廊、中西方智慧“故事墙”等,无不彰显着学校丰厚的校园文化。

    在课程文化上,学校通过打造智慧团队、构建智慧课堂、开发校本课程为途径,凝练教育文化培养人。在“实施智慧教育,促进学校发展”课题的引领下,学校倡导教师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开展教研活动、沙龙等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还通过骨干引领和同伴互助,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培养提高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智慧团队打造智慧课堂,学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引领课堂、精心调动学生激活课堂、精心整合资源丰富课堂、精心组织语言调动课堂、精心设计作业提升课堂,“五个精心”让教师用开拓意识、创造性思维去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师生享受幸福教育的阳光。学校积极开发“芝麻开门”校本课程,涵盖美术、科技、泥塑、书法、十字绣等13门课程,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使学生鼓动起智慧的双翼。精心编制的校本教材《飞舞的精灵——快乐小乒乓》、自创乒乓球韵律操,则营造了良好的运动校园文化氛围。

    在活动文化上,学校以“金钥匙”校本活动为载体,开展了诸多主题实践活动,如读书活动“经典启智慧,诵读润童心”、亲子活动“天才高尔夫”、展示活动“快乐童年,智慧成长”等,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画上五彩的一笔。

    在这所崭新的都市化小学中,着力通过环境文化、校本文化、活动文化培植智慧元素,形成科技特色(手工)、体育特色(乒乓球)、音乐特色(乐团)、美术特色(国画)文化品牌,天一新城小学已成为一颗璀璨的新星。

    五星路小学:

    构筑独特的文化风景

    文化是学校的品牌,它是学校神奇的“遗传密码”,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

    五星路小学在学校特色文化构建过程中采用了“深处着眼,浅处着手;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策略,凝练出“五彩教育,星光灿烂”的办学理念、“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校风、“让生命因学习而精彩”的校训。

    全体师生倾力为学校描绘着一幅“星星闪闪亮,颗颗放光彩”的美丽画卷,力图从每位教师、学生的潜在优势出发,搭建平台,提供成长路径,从而使他们成为自己眼中的明星、同伴口中的明星,并最终成为社会的明星。

    “五彩教育,星光灿烂”的文化浸润于学校办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优化了学校管理模式,形成了“为闪亮而精,为光彩而致”的管理文化;改变了教师行走方式,形成了“星星辉映,点亮精彩人生”的教师文化;改变了学生学习状态,形成了“我乐学,我闪亮”的学生文化。

    学校通过建立“五星教师”、“五彩星娃”评选制度,激励师生积极进取,争做“明星”;通过组织“星光灿烂”系列活动为师生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形成“五彩缤纷”的学校文化。同时,学校还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每年“4.23”阅读节活动开展为抓手,以“学生课外阅读考级”为亮点,以与草坪小学开展的“同读一本书,同享一份爱”为着力点,提升校园文化魅力。

    教育路上,五星人且思、且行。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相信文化一定会成为五星路小学最可夸耀的财富,“五彩教育,星光灿烂”的学校文化一定会成为渝北“学校文化”的一面旗帜。

    沙坪小学:

    让乡村少年宫更有文化气质

    沙坪小学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61人,其中农民工子女就有452名,留守儿童有156名。如何让这所学校成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最温暖的港湾,让他们在这里幸福成长成为学校全体领导、教职工思考的重要命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沙坪小学以校园文化创建为突破口,坚持“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打造了“处处树相伴,时时绿入眼”的特色校园环境,创意了“喝茶能品到树文化、看书能读到树文化、走路能看到树文化、打伞能撑起树文化、馈赠能提着树文化”的视觉系统,并创造出“一班一树一品”的班级文化活动。

    通过校园文化的创建,学校不仅成为国家级科研课题实验学校、市级绿色校园、区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最佳文明单位”、“群众放心站所”,学校还连续10次获区级办学水平评价一等奖,获得国家级集体奖15项、市级集体奖25项、区级集体奖83项。其中,学生个人获得国家级奖76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78人次,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多次获全国一等奖,少儿版画曾在中国重庆版画艺术节上勇夺一等奖,部分作品入选上海世博会。

    值得一提的是,沙坪小学大力加强“渝北区两路乡村少年宫”建设,标准的“八室二场一台”定时定期免费向全体城乡少年儿童开放,能同时容纳200余名少年儿童,让留守儿童在优秀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网络教育等特色教育活动,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孩子们获得的能力与精神终身受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