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文明渝北:那些熠熠生辉的足迹

2013-12-2 22:03|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034| 评论: 0

摘要:   文明创建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渝北这座城市。   自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殊荣后,渝北文明创建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作为西部第一、重庆首个“全国文明城区”,渝北日前以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中最高得分通过复 ...
 
  文明创建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渝北这座城市。 

  自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殊荣后,渝北文明创建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作为西部第一、重庆首个“全国文明城区”,渝北日前以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中最高得分通过复查,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区”的保牌升位。这份金闪闪沉甸甸的荣誉,凝结着全区人民共同的期盼与愿景,也凝结着全区人民的智慧、辛劳与汗水。在持续不断的创建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不懈的文明倡导、不遗余力地改善环境,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大大提升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而今,走在渝北的大街小巷,扑面而来的是和煦温暖的文明之风。在院坝、在广场、在公园,随处都能看到、听到人们自信地生活、忘情地歌唱,他们的幸福生活指数写在欢乐的脸上,挂在浅浅的笑容里,传递在快乐的锣鼓声中。 

  可以说,如果没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没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没有无数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没有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就没有今天这座沐浴在文明之光里而容光焕发神彩照人的新渝北。渝北的文明创建工作,迄今已走过了25年的艰辛历程,回望来时的路,我们无比欣慰与自豪地看到,那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熠熠生辉。

  关键词1

  “志愿者”

  常态化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是渝北在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之举。

  区财政投入200万元、社会单位募集20万元建立了志愿服务基金,组建了45个志愿者分会、200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招募注册了志愿者十万名,占全区建成区常住人口的12%。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门类齐全、规模庞大,实现了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对象全覆盖。“绿色环保”、“城市管理”、“家庭教育”等10多支行业志愿者队伍,“重庆义工文明劝导1号岗”也在渝北授牌,并坚持开展便民服务,“文明顾问”、“与邻同行”、“和谐邻里”、“连心卡”、“爱心帮扶公示”等特色服务,在十字路口,在街头巷尾,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正是因为有文明志愿者长期不懈的,一次又一次的文明劝导,使市民们逐渐养成了遵守文明规范的良好习惯,出现了“人人都等红绿灯,人人都走斑马线”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人与车、车与人、人与人、车与车之间谦让平和的文明风尚。

  关键词2

  “文明券”

  文明城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渝北的文明建设正是在这种全社会主动参与和共同努力下进行的。

  双凤桥街道安康路社区主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在倡导居民文明行为养成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该社区设计和制作了“文明券”,对辖区内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遵守活动纪律的,在楼院环境卫生、文明养成、邻里友爱互助等方面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的,在争做好人、好事等方面得到社区奖励、媒体表扬的居民颁发“文明券”。“文明券”是一种荣誉,是对辖区居民文明行为的赞赏、嘉奖和鼓励,居民通过持续不断的文明表现积累更多的“文明券”,凭借这些“文明券”居民可以在社区里“买”到荣誉和优惠政策。

  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安康路社区居民积极响应,热情参与,自觉维护社区环境卫生,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自觉融入社区和谐生活,争做好人好事,争当文明先锋。这一举措在安康路掀起了一股文明之风,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关键词3

  “渝北好人”

  道德是国家发展的强大支撑,是社会文明的鲜明体现,是时代进步的衡量尺度。现今,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民的道德底线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应运而生。

  我区除了积极组织参加全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也努力打造自己的“道德模范”品牌,塑造了一批具有崇高道德品格和无私高尚品行的“渝北好人”,并下大力气、下大功夫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作用,号召全社会共同学习。

  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全区涌现出了40年百答不厌的保健医生王家奎、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的舍身救人“好的哥”唐明强、每天坚持4小时义务劝导的志愿者费敏秀、十年如一日收捡废电池的“环保婆婆”符爱浓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都是“渝北好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都上了“文明墙”、上了报纸、上了电视,成为了街知巷闻、家喻户晓的人物,被人们传为佳话,争相学习。

  关键词4

  “慈孝之乡”

  “孝为德之首,百善孝为先”。“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感情基础。而古路镇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传承,主打“慈孝文化”牌,给自己贴上了“慈孝之乡”的标签,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加强传统美德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典型。

  2009年以来,古路镇结合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实际,立足于“家庭关系的和睦、社会关系的和睦”,以慈孝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注重将慈孝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父母慈、子女孝”为核心内容,坚持不懈开展“慈孝模范”评选、“村社慈孝文艺巡演”、“大学生村官讲孝经”系列活动;组织专人编写《孝道》、《孝星》、《慈孝行为规范》系列读本,发放给全镇村民,并组织慈孝礼仪培训,全方位推动细胞建设,大力开展慈孝文化建设“个十百千万”系列活动:为全镇各村居、各中小学制作配发10000套慈孝书籍、慈孝挂图、慈孝楹联;在全镇各村居、各中小校组织1000场慈孝文艺演出、慈孝故事会、慈孝电影;在全镇各村居、各学校评选100名慈爱家长、孝顺孩子;在全镇范围内评选表彰10名慈孝模范。

  关键词5

  “小巷名人

  在整治和美化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我区也注重营造道德文明氛围,在街道和社区制作了总量超过1000平米的“文明墙”,成为了传播和颂扬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的重要载体。其中,文明墙上的“小巷名人”一直让大家津津乐道。

  “小巷名人”是社区开展的一项评选活动,是由社区群众自己推荐和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是群众身边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的典型代表。人们把“小巷名人”的像塑在文明墙上,大家驻足观看学习、表达尊重,既带动了大家向“名人”学习,引领大家争做好人好事,又使“名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典型形象,更加注重自身崇高道德品格的体现。“小巷名人”活动在各个社区都兴起了一股“学名人、做名人”的道德新风。

  关键词6

  “美化环境”

  美丽的环境能令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能改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振精气神。近几年,我区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整治和绿化运动,花大力气实施城市建筑立面改造,大张旗鼓种大树、种好树。

  近两年拆除危旧房160万平方米,全部用于建绿地、游园。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老城区居民楼院的治理,针对老城区多为单体楼,环境差、设施差、没有物业管理的现状,实施分区合围小区化改造,增加健身、娱乐场地、设施,并让群众自己给小区命名,群众生活舒适感增加了,归宿感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意识也随之提高,主动革除不文明习惯,还劝导他人文明,自觉珍爱美好环境,老百姓幸福感大幅提升。

  关键词7

  “社区活动”

  社区是与群众最贴近的社会单元,社区活动的开展是构建邻里和谐、促进邻里互助、充实群众精神生活、培养积极健康生活习惯的有效载体。

  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好邻居百家宴”活动,在元宵节、中秋节,以楼栋、社区为单元,每家出两个菜,集中过节,社区干部组织小区居民自编自演节目,营造节日气氛,使邻里相互认识、化解冲突、互谅互助。在“文明颂”系列活动中,社区每月都开展文明故事会、歌咏会、演讲赛、书法比赛及各类体育竞技比赛,每年全区、街道也开展相应的比赛,群众参与的热情持续高涨。此外,社区读书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社区充分利用图书室,组建读书沙龙,开展有奖读书活动,要求群众读后交一篇简要心得,及时公布读书数量,并评选年度“读书王”。另外,在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指导上,各社区组建文体辅导志愿者队伍,对社区居民进行经常性培训,在文体活动普及的同时注重了质量的提高,使群众感受到精神的满足,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谢媛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