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做强国际交流平台擦亮对外开放名片

2013-12-2 22:05|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783| 评论: 0

摘要: 英国校长与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渝北区,作为重庆的窗口、第一门户,担当着 ...

英国校长与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渝北区,作为重庆的窗口、第一门户,担当着重庆对外交流发展的重任。近年来渝北区以教育为突破口,全方位打造国际交流平台,让渝北区教育呈现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有魅力的新景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渝北教育辐射效应不断增大,区内多所学校与欧、美、亚等地的外国学校签订了合作发展项目,形成了国际教育联盟新格局。

    一幕幕活力激荡的国际交流,一次次火花四射的教育交融,彰显出渝北区努力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重庆新的振兴提供人力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的昂扬斗志。

    友好往来

    与世界的情谊与日俱增

    “沙若龙的中文好极了!”渝北中学高二学生沈贝回忆道,去年第三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决赛选手沙若龙在他家进行“住家体验”活动时,积极向沈贝家人讨教汉语知识,还要求沈贝说英语自己说汉语,常常引经据典的沙若龙让沈贝也自叹不如。

    在过去一年里,沈贝和沙若龙通过邮件、博客等方式继续维系着友情。今年沙若龙的妹妹沙玛丽——“汉语桥”第四届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决赛选手也来到了中国,并拜访沈贝一家。这种友好的往来,不仅让国际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也让中国与世界的友情不断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渝北区与世界的友好往来不仅仅呈现在“汉语桥”中文比赛活动中。

    2010年9月,在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渝北区有10名优秀高中生参加了2010年度第三批中国高中生对日本友好访问的活动,他们不仅近距离接触了日本文化,还与日本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据了解,该活动日本方接待规格很高,更有外务省亲自接待,活动的圆满成功也让渝北区对教育国际交流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尽管渝北区在2009年才开始迈出国际交流步伐,但通过两年的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国际交流工作已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局部走向整体,渐渐走上了健康成熟的发展道路,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渝北区每年都会迎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校长考察访问,在2010年与2011年两次美国中小学校长访问考察中,渝北中学、暨华中学、南华中学、松树桥中学、东和春天实验学校、渝北实验小学、金港国际实验小学、新牌坊小学、龙溪小学师生风貌给美国教育官员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一项友好合作备忘录的签署,都引领着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互帮互助

    促教育的发展提档升级

    2010年渝北区首次访问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两年来卡尔加里市教育局对渝北区进行了两次回访,卡尔加里市教育局局长娜奥美还与渝北区教委主任谢钢携手签下了合作协议。

    “访问、参观、考察是近年来我区教育国际交流的主要形式。”负责渝北区教育国际交流事务的教师王静说,通过国际互访交流,为来宾展示渝北区现代教育特色和师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找到双方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扬优势,共同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提档升级。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这个国际交流基本模式,渝北区从教师互派着手,促进课程理解与发展,让走出国门的老师深刻体会国外教育的优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好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的共同发展与提高。为此,渝北中学成立了国际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通往英联邦国家46所优质公立大学的平台,暨华中学的德语班也以蓬勃发展之势开启了渝北区对外课程合作的先河。

    目前,渝北中学、暨华中学、东和春天实验学校、渝北实验小学、金港国际实验小学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校签署了书面合作协议,美国犹他州Granite学区也与渝北区教委达成了教育合作意向,拉开了渝北在国际舞台上精彩演绎的序幕。

第四届汉语桥比赛的渝北区学生们与国际学生合作演出《佳节有约》。

学校篇

    渝北中学:

    与国际接轨 培养高素质人才

    今年9月,渝北中学的国际部经市教委批准挂牌成立,学校与新西兰ICL教育集团联办的“重庆市渝北中学校国际班”也正式开班,这标志着渝北教育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国际部的成立和国际班的开通,渝北中学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认真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课程引入,探索并丰富高中阶段学生的培养模式。可以说,渝北中学为学生开通了一辆通往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个国家共46所大学的直通车,为学生提供接受国外优质大学教育的机会。据了解,国际班的学生英语非常好,目前正在积极准备报读国外大学。

    作为国家留学基金会基地学校之一的渝北中学,自2009年以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先后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教育机构和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与英国彭塔杜拉斯中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奥巴马学校缔结;带领重庆访问团深入考察了威尔士地区的教育现状;承办重庆-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教育合作签约仪式;深度参与第三届、第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汉语比赛……如今渝北中学的国际交流不断走向成熟,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夯实了基础。

区教委主任谢钢及校长们热情接待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教育局局长娜奥美。

    暨华中学:

    华文教育基地的国际化探索

    今年11月,暨华中学党政办主任带领学校10名高中优秀学生参加了“21世纪东亚青少年交流计划”中国高中生访日团。

    在此次日本之行中,暨华中学师生访问了日本外务省,参观了日本科学未来馆、消防博物馆等,拜访了京都府教育委员会,并走访了神奈川县立冰取泽高中和京都府立龟冈高中。

    活动期间,暨华中学学生与日本学生一起上数学、英语、体育课,参加课外自主活动,深入了解了日本生活及民俗风情。学生姚沣鲡、汤浩在东京大学《开创机器人时代》研讨会中勇于向青年科学家提问,学生周冰清、汪星灵还在欢迎仪式和欢送晚宴上作了精彩发言,得到中日双方嘉宾的高度好评。

    暨华中学作为重庆基础教育中惟一的华文教育基地,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在华文教育基地的大平台上,学校的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深入,持续走高,形成别具一格的国际化特色。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22个国家56所华文教育基地示范学校、11所英国中文学校达成教育交流合作意向,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的7所知名中学结成国际友好学校。短短几年时间,暨华中学已取得国家外籍专家聘请资质单位证书;成功申报教育部中学生留学新加坡项目学校;开设德国DSD教育项目,开办了德语教学班;接待国际访问考察300多人……

    如今暨华中学的国际化育人模式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重庆教育迈步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

日本京都府立龟冈高中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

    松树桥中学:

    搭建交流平台 迈步广阔天地

    2007年,松树桥中学校长刘庆先邀请英国苏格兰德尔贝蒂中学校长来校考察访问,其间双方就学校管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洽谈,并签署结为友好学校的协议。至此,松树桥中学的国际交流正式拉开帷幕,并在此后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交流互动。

    2009年,松树桥中学回访了英国德尔贝蒂中学,并与其正式签署国际合作协议;2010年学校接待“美国中小学访华之旅”代表团,令远方来客对松中的科技教育特色印象深刻;2011年迎来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教育代表考察团的访问,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学好外语促进对外交流也成为学校的愿景。

    仅仅是互访、接待在松树桥中学看来还不够,还要在国际的舞台上站稳脚跟。今年11月,松树桥中学学生刘泽江发明的《薰香的鼎形烤火炉》参加第63届德国iENA纽伦堡国际发明大赛,获得创意一等奖和作品展示答辩铜奖,是我国惟一一个具有中国元素和惟一一个获得两项大奖的作品。

    另外,松树桥中学还开辟了中英、中美交换生的途径,搭建起国际交流的优质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语言环境,并使得学生在新环境中学习与人相处和灵活沟通的技巧,以及独立自主的能力。

孩子们开心地和外国友人合影留念。

    东和春天实验学校: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化

    今年3月,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教育考察团来到东和春天实验学校,感受学校快速的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校长陈后林等的陪同下,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学校的雕塑、校园文化墙、多功能室等,并观摩了习惯教育、书法、英语等教学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考察团对学校把“唱读讲传”、国学教育和体育运动结合自编的第二套国学益德操尤其感兴趣。考察团称赞道:学校很优秀、老师很优秀、学生很优秀,孩子们在这样的学校很幸福!

    东和春天实验学校秉承着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信念,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兼收并蓄的博大襟怀,积极与外国教育进行交流与碰撞:2009年与英国蓬特噶瑞社区小学、彭格瑞斯中学结为国际友好合作学校,2010年接待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教育局局长娜奥美局长,同年还接待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助理马轶和8位美国中小学校长的莅临,并与美国Birmingham Covington学校签订了教育合作交流意向书。

    高起点、高品位的办学给英国、加拿大、美国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国际友好交流将继续推动东和春天实验学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渝北实验小学:

    以教育为媒架起友谊之桥

    2011年5月,美国密歇根州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一行到渝北实验小学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学校教师展示的英语课备受好评,课后双方还就学校开设英语课情况、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

    此次成功互动只是渝北实验小学多次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的缩影,渝北实验小学拒绝固步自封,大胆地积极吸取古今中外的教育成果,并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近年来,学校接待了不少外国校长考察团,并与美国Heritage Elementary Laytan atch学校签订了“缔结国际友好学校合作”备忘录,对推动学校的“小能人教育”大有裨益。

    如今,学校的国际交流工作不断迈步,各项接待活动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不仅交流的对象、数量稳中有升,同时交流活动的质量也略有提高。交流活动对于学校办学、教学、课题研究产生了很多积极效应。

    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市级示范小学,渝北实验小学历来重视校际合作交流,并一直在思索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为此,学校将努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培养一支能较好开展国际交流工作的团队,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力求有更深层次的交流。

    新牌坊小学:

    向世界传播书法特色教育

    作为重庆市首批书法特色示范校,新牌坊小学的书法名气在重庆声名远扬,然而近几年随着学校国际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书法名气还远漂海外,赢得了不少来自世界的赞誉。

    “太漂亮了,我要带回国让我们学校的孩子看看中国毛笔字有多美!”来自美国的校长说道。近年来,新牌坊小学接待了多次美国校长团的访问,学校的书法特色令每位校长都赞不绝口。

    2008年,新牌坊小学与英国威尔士彭勒嘎瑞小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还签署了缔结国际友好学校合作备忘录。双方学校以语言、书法、文化方面的交流为主,并通过双方校长、教师定期交流互访,双方为学习对方语言提供教学交流平台,拓展学生及教师使用电子网络进行交流的机会等途径,实现了友好、深度的学习交流。

    通过国际交流活动,新牌坊小学谱写了中国书法走向国际教育的新篇章。威尔士彭勒嘎瑞校长说:“我的同事们和学生在新牌坊小学派来的中国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对普通话的学习,对中国书法有了认识,受益匪浅。”

    在书法特色这块金字招牌下,新牌坊小学将继续励精图治地践行“书写人生,放飞理想”的办学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国际交流活动中,丰富学校的育人内涵,孕育孩子的幸福未来。

    文/谭茭 刘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