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人人是形象处处显文明

2013-12-2 22:05|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041| 评论: 0

摘要: 文明渝北,慈孝古路——九九重阳敬老活动。 立足根本,创建为民 【核心提示】 渝北区是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是两江新区的核心主战场。经过多年的奋斗与努力,渝北区于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区 ...

文明渝北,慈孝古路——九九重阳敬老活动

立足根本,创建为民

【核心提示】

    渝北区是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门户,是两江新区的核心主战场。经过多年的奋斗与努力,渝北区于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区”光荣称号,填补了西部地区多年的空白。通过这几年文明城区建设的巩固与发展,渝北区业已成为中国西部的道德高地,成为西部宜居宜业的首善之区。“群众是文明的主体,群众是创建的根本”,渝北区正是牢牢把握了这一核心,立足根本,创建为民,实现了渝北人民的文明之梦。

关键词1:“志愿者”

10万志愿者播种文明之花

    “文明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的组织、引导,更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群众参与,才能真正建成环境靓丽、底蕴深厚、秩序良好、修养高尚的文明城区。”在渝北区委书记周旬看来,常态化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是渝北区在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之举。

    渝北区财政投入200万元、社会单位募集20万元建立了志愿服务基金,组建了45个志愿者分会、200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招募注册了志愿者10万名,占全区建成区常住人口的12%。这其中,包括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门类齐全、规模庞大,实现了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对象全覆盖。

    该区还相继组建了“绿色环保”、“城市管理”、“家庭教育”等10多支行业志愿者队伍,“重庆义工文明劝导1号岗”也在渝北授牌,坚持开展便民服务,“文明顾问”、“与邻同行”、“和谐邻里”、“连心卡”、“爱心帮扶公示”等特色服务在渝北城区街面上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十字路口,在街头巷尾,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正是因为有文明志愿者长期不懈的,一次又一次的文明劝导,使市民们逐渐养成了遵守文明规范的良好习惯,出现了人人都等红绿灯,人人都走斑马线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人与车、车与人、人与人、车与车之间相互谦让的文明风尚。

    文明是具有感染力的,养成了遵守交通规则习惯的人们在其它方面也表现出了文明的素养,路面再也看不到过往随处乱扔的果皮纸屑,干净得让人不忍心去破坏这座城市的美好,垃圾都被扔到垃圾桶里,时而还能见到行人躬身将掉落的垃圾捡起来,正是应了“美丽渝北是我家,我让渝北更美丽”。

志愿者搀扶老人过马路。

关键词2:“文明券”

社区群众传承中华美德

    “文明城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渝北区的文明建设正是在这种全社会的主动参与和共同努力下进行的。”渝北区长黄玉林说,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安康路社区就是一个典型,社区在主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居民文明行为养成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安康路社区设计和制作了“文明券”,对辖区内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遵守活动纪律的,在楼院环境卫生、文明养成、邻里友爱互助等方面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的,在争做好人、好事等方面得到社区奖励、媒体表扬的居民颁发“文明券”。

    “文明券”是一种荣誉,是对辖区居民文明行为的赞赏、嘉奖和鼓励,居民通过持续不断的文明表现积累更多的“文明券”,凭借这些“文明券”居民可以在社区里“买”到荣誉和优惠政策。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安康路社区居民积极响应,热情参与,自觉维护社区环境卫生,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自觉融入社区和谐生活,争做好人好事,争当文明先锋。这一举措在安康路掀起了一股文明之风,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区已累计发出“文明券”115张。

    “志愿者文明劝导服务体系是渝北区高位统筹的创建机制,安康路社区‘文明券’制度是文明城区建设全民参与的集中体现,在渝北区文明城区建设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黄玉林如此评价,在他看来。所以才有了现今的渝北,人人都是文明的形象大使,处处都展现出文明的魅力。

10万志愿者文明大行动启动仪式。

关键词3:“渝北好人”

人间温情遍洒渝北大地

    道德是国家发展的强大支撑,是社会文明的鲜明体现,是时代进步的衡量尺度,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安身立命、为人处世之本。

    对于渝北区而言,除了积极组织参加重庆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也努力打造自己的“道德模范”品牌,塑造了一批具有崇高道德品格和无私高尚品行的“渝北好人”,并下大力气、下大功夫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示范作用,号召全社会共同学习。

    在渝北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全区涌现出40年百答不厌的保健医生王家奎、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的舍身救人好的哥唐明强、每天坚持4小时义务劝导的志愿者费敏秀、十年如一日收捡废电池的环保婆婆符爱浓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都是“渝北好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先进事迹都上了“文明墙”、上了报纸、上了电视,成为了街知巷闻、家喻户晓的典故,被人们竞相传颂,争相学习。

    不仅仅是“渝北好人”,渝北在整治和美化城市环境的过程中,注重营造道德文明氛围,在街道和社区制作了总量超过1000平米的“文明墙”,成为了传播和颂扬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的重要载体。其中,文明墙上的“小巷名人”一直让大家津津乐道。

    “小巷名人”是社区开展的一项评选活动,是由社区群众自己推荐和评选出来的先进典型,是群众身边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的典型代表。人们把“小巷名人”的像塑在文明墙上,大家驻足观看学习、表达尊重,即带动了大家向“名人”学习,引领大家争做好人好事,又使“名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典型形象,更加注重自身崇高道德品格的体现。“小巷名人”活动在各个社区都兴起了一股“学名人、做名人”的道德新风。

    “长期不懈的文明倡导和文明劝导消弭了社区和街面上的不文明行为,大大提升了渝北区群众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渝北区文明办主任倪伟认为,在渝北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后,渝北的文明城区建设实现了从“小文明”到“大文明”的跨越,实现了从“遵守文明”到“道德文明”的跨越。

文明使者正在向市民发放文明礼仪手册。

关键词4:“慈孝之乡”

弘扬传统文化的典范

    “孝为德之首,百善孝为先”。“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感情基础,更是全体国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渝北区古路镇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传承,主打“慈孝文化”牌,给自己贴上了“慈孝之乡”的标签,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加强传统美德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典型。

    2009年以来,渝北区古路镇结合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实际,立足于“家庭关系的和睦、社会关系的和睦”,以慈孝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注重将慈孝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父母慈、子女孝”为核心内容,坚持不懈开展“慈孝模范”评选、“村社慈孝文艺巡演”、“大学生村官讲孝经”系列活动;组织专人编写《孝道》、《孝星》、《慈孝行为规范》系列读本,发放给全镇村民,并组织慈孝礼仪培训,全方位推动细胞建设,大力开展慈孝文化建设“个十百千万”系列活动:为全镇各村居、各中小学制作配发10000套慈孝书籍、挂图等,组织1000场慈孝文艺演出、慈孝故事会以及评选100名慈爱家长、孝顺孩子;在全镇范围内评选表彰10名慈孝模范。

    目前,古路镇正加紧建设“中华慈孝园”,全面征集、整理、编辑慈孝文化方面的文字、实物、音像、图片资料,积极创建“重庆慈孝文化教育基地”、“重庆慈孝文化研究基地”。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委高度赞赏古路镇的“慈孝文化”建设,在“慈孝之乡”古路镇主办了一场“我们的节日•重阳”敬老活动,给老人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真诚、送去了欢乐。通过这些活动,大力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领了全社会的“父母以慈养孝、子女以孝养慈”的道德风尚。

小红帽志愿者志愿行动。

关键词5:“美化环境”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日益匮乏,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加突出。我们搞文明创建一定要紧贴群众、抓住群众,在提升群众素质的前提下,满足群众的需求,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文明建设成果,得到实惠,产生幸福感和自豪感,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参与,这是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周旬如是说。

    近几年,渝北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整治和绿化运动,花大力气实施城市建筑立面改造,大张旗鼓种大树、种好树。近两年拆除危旧房160万平方米,全部用于建绿地、游园。更加注重老城区居民楼院的治理,针对老城区多为单体楼,环境差、设施差、没有物业管理的现状,实施分区合围小区化改造,增加健身、娱乐场地、设施,并让群众自己给小区命名,群众生活舒适感增加,归宿感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提高,主动革除不文明习惯,劝导他人文明,自觉珍爱美好环境,幸福感大幅提升。

关键词6:“社区活动”

居民生活充满精气神

    社区是与群众最贴近的社会单元,社区活动的开展是构建邻里和谐,促进邻里互助,充实群众精神生活,培养积极健康生活习惯的有效载体。为此,渝北区开展系列社区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开展“好邻居百家宴”活动,在元宵节、中秋节,以楼栋、社区为单元,每家出两个菜,集中过节,社区干部组织小区居民自编自演节目,营造节日气氛,使邻里相互认识、化解冲突、互谅互助;二是开展“文明颂”系列文体活动,每月组织社区文明故事会、歌咏会、演讲赛、书法比赛及各类体育竞技比赛,每年街道、全区也开展相应的比赛,群众参与的热情持续高涨。三是开展社区读书活动,利用社区图书室,组建读书沙龙,开展有奖读书活动,要求群众读后交一篇简要心得,及时公布读书数量,评选年度“读书王”;四是加强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指导,各社区组建文体辅导志愿者队伍,对社区居民进行经常性培训,在文体活动普及的同时注重了质量的提高,使群众感受到精神的满足,体会到生活的幸福。

    如今,走在渝北的大街上,可以扑面感知到这座城市的市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在院坝、在广场、在公园…,你随处都能看到唱歌的、跳舞的,还有舞剑的,人们自信地生活,忘情地歌唱,他们的幸福生活指数写在欢乐的脸上,挂在文静的笑容里,传递在快乐的锣鼓声中。这就是文明建设赋予渝北的城市精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