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靓丽渝北展新姿市容环境大变样

2013-12-2 22:08|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076| 评论: 0

摘要: 核心提示 在市市政委发布的2011年月度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中,渝北先后六次领跑主城;而在市容环境民意满意度调查中,渝北一直保持主城第一。 今年,渝北区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区复查、国家卫生城区复检和市级月度 ...

核心提示

    在市市政委发布的2011年月度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中,渝北先后六次领跑主城;而在市容环境民意满意度调查中,渝北一直保持主城第一。

    今年,渝北区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区复查、国家卫生城区复检和市级月度考核“三大”城市战役,强势推进以民生为导向的城市管理工作,8类31个大项年终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整治呈现规模化、片区化、高档化,成效显著。

    未来,渝北将按照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的决策部署,全面缩小“渝北与京津沪、主次干道与背街小巷、城区与场镇”在建设管理上的差距,强势推进城市管理“干道景观化、背街公园化、手段现代化、管理常态化”建设,继续提升渝北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宜居形象。

    “真是想不到啊,变化这么大。”

    65岁的苏永和一边指挥着搬家公司,一边对老邻居们感叹。

    4年前,家住渝北区两路街道临港社区的苏大爷,由于忍受不了小区的嘈杂脏乱,搬到南岸区居住。今年6月,他回来看望生病的老邻居时,被眼前巨大的变化所折服,社区内的小路铺上了沥青,房屋外墙被统一粉刷成灰色,到处都是银杏树和香樟树,还新建了绿地公园和停车场。苏大爷当机立断,决定重新装修老房子,年底前搬回来住。

    和苏大爷有类似行动的还有数百户居民,据两路街道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就有500余户搬走的居民又搬了回来。

整治得实效 背街小巷变公园

    临港社区内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重庆机场一期工程建设后,附近农民被安置于此。由于设施欠缺,管理滞后,被当地居民称之为“脏乱一条街”。2000年以后,原来居住在此的800余户居民几乎全部搬走,将房屋出租

    “在背街小巷整治之前,这里曾是渝北区有名的脏、乱、差小区。”家住双凤路三巷的黄亨树老人回忆,以前这片老房子,拥挤不堪、道路坑坑洼洼,一到夏天就弥漫着垃圾的腐臭味。

    去年底,渝北区投入数亿元,对临港社区进行了综合整治。

    据了解,整治以拆旧建绿的方式,拆除40万平方米的危旧房,在居民楼中央建起了一座开敞式绿地公园。同时,在社区整体改造中,将房屋外墙、房顶、门面统一铺装成青灰色砖瓦,并将路灯、垃圾箱、座椅等“城市家具”更新,还栽种有银杏、香樟、法国梧桐等10种数百株树木。为解决居民停车难,社区已开建2层停车库,提供400个车位。

    绿树如茵,繁花似锦。如今,老社区变成了“高档小区”,临港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跨越式”地提高。居民们说,整治前,这里的房子三四千元/平方都无人问津,现在有人开价七八千,但住户都不愿卖了。

    改变的不仅仅是临港社区,双龙湖街道滨港路社区、龙溪街道龙湖社区等一大批背街小巷都在整治中获得“新生”,一批批老旧小区焕发了久违的“青春”,越来越被市民熟知和喜爱。

    空间格局、城市色彩、建筑形制、生态环境、管理水平是显现城市个性的核心要素,体现城市的风貌和发展水平。今年,渝北区在留住城市记忆、凸显城市风情、创新城市文化上做文章,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城市景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背街小巷、老旧社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通过综合整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城市环境也更加美好,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这样的投入很值。”

    渝北区市政管理局局长张问伦表示,渝北将按照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面缩小“渝北与京津沪、主次干道与背街小巷、城区与场镇”在建设管理上的差距,强势推进城市管理“干道景观化、背街公园化、手段现代化、管理常态化”建设,继续提升渝北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宜居形象。

提档又升级 月度考核连夺六个第一

    据了解,2011年,渝北区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区复查、国家卫生区复检和市级月度考核“三大”城市战役,强势推进以民生为导向的城市管理工作,8类31个大项年终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整治呈现规模化、片区化、高档化,成效显著。在市市政委发布的2011年月度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中,渝北先后六次领跑主城;而在市容环境民意满意度调查中,渝北一直保持主城第一。

    渝北取得如此突出成绩的秘笈到底是什么?

    “为了改善城市的宜居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了改造民众的居住环境,加大背街小巷、老旧社区的综合整治;为了规范城市市容环境,加大常态化管理力度和水平。如果把这三个‘加大’能做好,城市面貌自然会有所改观。” 张问伦说。

    调查发现,渝北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特别是用于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投入上,从不吝惜真金白银。

    在城市道桥建设上,渝北结合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按照“设施大规模、升级高档次、整治出特色”的要求,主干道和重要窗口地区人行道全部采用花岗石,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车行道全部进行沥青罩面,加大了城市车行道和人行道改造。

    据统计,全区先后完成金石路、兰馨大道等21条城市车行道整治40万平方米;改造金龙路、双龙大道等17条人行道50万平方米;以灰色为主基调,开工建设桃源大道、红树林等城市人行过街设施3座;完成桥梁结构设施安全检测15座,维修整治桥梁7座。

    “我们以全国文明城区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区复检为契机,大力提升市容环卫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在硬件、软件上下功夫。”

    渝北区市政管理局办公室负责人王希海介绍,今年一年,渝北新建公厕11座,改建公厕16座,对500座化粪池进行清掏和安全监测,杜绝了各类事故发生;改建城区垃圾站2座,新增垃圾箱体28个,使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还参照市级城市目标考核办法,启动了场镇市容环境考核,城镇市容环卫建设管理差距进一步缩小。

    “市政管理工作比较琐碎,但市容环境又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如果哪一点做不好,城市的形象和老百姓的利益就可能受损。譬如一所公厕,看似不起眼,但可能因为这所公厕的脏乱差,使整个城市的形象受损,使百姓生活质量下降。”王希海表示。

城市亮堂堂  小贩规范有序经营

    “现在路灯亮了起来,晚上加班回家再也不用害怕了。”

    家住江北供电局附近的王馨说,以前她家旁边的小巷子一直没有路灯,晚上漆黑一片。每每晚上加班回家,她都担惊受怕,如今,小巷子装上了路灯,她不再害怕了。

    调查发现,天灯堡61号、逸静花园背街、金龙路酒店设备公司、江北供电局周边等背街小巷“无灯区”已全部装上了路灯,周围居民夜间出行更为方便。

    “全年共新建改造路灯658盏,城区主次干道照明设施装置率达到99%以上,背街小巷照明设施装置率达到98%以上,市级中心镇道路照明设施装置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无灯区’得到全面消除”。

    未来五年,渝北还将拿出部分背街小巷、国有闲置空地等,重点打造一批烧烤、水果、百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摊贩中心。

    “一味地驱逐零散摊主,只能形成短时间的效果,而且还会促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利用背街小巷、国有闲置空地来打造摊贩中心,是渝北市政管理中的又一个亮点。摊贩中心回归,无论是烧烤摊,还是小百货,都能规范、有序经营。”

    据悉,进驻摊贩中心的摊贩,审批过程中重点要求其配合管理。其中,烧烤摊、水果摊等的都可以进驻摊贩中心,市政部门将制定专人对摊贩中心进行管理,并负责清洁卫生。初步规划夜市摊贩中心营业时间将控制在晚上9点至12点。

    “这当然是个好事喽!有了夜市摊贩中心,出来吃东西的人就会更集中,我们也不用担心被驱赶了!”长期在渝北两路做烧烤生意的谭先生说。

网格化管理 数字化城管显神通

    一条街道清扫干净以后,如何让它持续保持洁净?

    “这个问题就涉及城市市容管理的常态化建设问题,渝北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行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还明确责任分工,主要领导包街道,二级领导包社区,环卫工人包小巷,有效地促进了市容环境的持续整洁。”张问伦说。

    在渝北的各个街巷活跃着一批信息员采集员,无论是井盖丢了、路灯坏了,还是小贩占道经营等问题,他们都会立即把信息传回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在第一时间转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组织人员解决问题。数字化城管还对城区8条重要干道和窗口地区实施了重点监管,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城区科技管城和高效处置的能力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共采集案件63939件,有效处置60820件,按期处置率达95.1%,完成12319城管服务热线、网络舆情和市长信箱投诉案件处置3469件,按期办结率达100%。

    “以前如果路边推起垃圾,要大半天才能处理,现在他们一两个小时就能解决,效率高了很多。”家住龙溪街道的罗大爷感叹数字城管的“厉害”。

    针对小商小贩的占道经营,渝北区依据《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制定了非主干道经营性占道设置规划方案。以点带面,完成了宝圣西路、松桥路、松石北路等5条“次干道经营性占道严控管理示范街区”,创建了兴科一路、松桥支路、渝航路等10条“背街小巷经营性占道规范管理示范街区”,辐射带动了城市秩序的转变。

    “我们还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日常管理制度,对执法依据、程序、标准、监督电话和执法人员照片进行上墙公示。”

    张问伦表示,渝北每年都会对执法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和资格审查,做到了执法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检查、有讲评。并对执法人员着装、文明用语、车辆标识图案进行了规范,始终做到了依法办事、执法文明、严格管理,维护了良好的城市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

    “这一两年,渝北的变化太大了,树木繁茂,河流干净,小区和干道周边的环境都大变样,我感觉生活在渝北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公园里,真是赶上了好年头,我可要多活几年。”家住渝北区两路街道的张大娘高兴地说。文/ 王萃 蒋俊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