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过去五年交通运输工作回眸

2017-1-10 16:2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18|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过去五年交通运输工作回眸草坪路网南北大道2016年8月1日,新开984公交线路——际华园至龙兴古镇2016年11月5日,机场04线正式运行  自古兴百业,交通当先行。过去五年,我区交通运输工作再谱新篇。在区委、区 ...

渝北区过去五年交通运输工作回眸

草坪路网
草坪路网
南北大道
南北大道
新开984公交线路——际华园至龙兴古镇
2016年8月1日,新开984公交线路——际华园至龙兴古镇
机场04线正式运行
2016年11月5日,机场04线正式运行

  自古兴百业,交通当先行。过去五年,我区交通运输工作再谱新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交委着力提高运输保障能力,拓展服务功能,以建设快速干道、产业路、旅游路、出境路、公交路、断头路为重点,提升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了交通工作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大投入——

  发展先行作用

  日益凸显

  五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优化交通发展政策环境,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五年累计投入30多亿元,服务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出台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农村客运和城市公交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设养护补助标准逐年递增,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特别是2013年出台、2016年修订了《城市公交冷线营运补贴方案》《农村客运班车营运补贴办法》,将公交冷线年补贴基数由原来的7.29万元/辆调整为10.52万元/辆,为城市公交冷线全覆盖奠定了扎实基础。

  ——实行农客营运亏损补贴、服务质量补贴相结合,加强乘客满意率、行车安全率考核监督,有力保障了农客开得通、留得住、效益好。

  ——按照“上下对口”原则,及时承接铁路、民航和邮政协调服务职责,交通“大部门”制全面建立,实现铁公水空统一管理。

  ——大力实施“公交都市”试点,全面实现“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

  大建设——

  内畅外联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2016年12月,群众翘首以盼、投资12亿余元、里程10.32公里的南北大道一期建成通车。

  这条惠民大道是一条缩小我区南北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大道;也是一条促进川渝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的大道。工程的如期完工交付使用,离不开渝北交通人上下一心、奋力铺筑的众志成城。“抓好质量监督检查、精心组织加快进度”,宽阔的大道上,曾留下一个个交通人“战晴天、斗雨天,争白天、抢夜间”忙碌的身影。

  而南北大道的建设场景,仅是我区强化公路网络建设的一个缩影。“努力构建起镇与镇快速连通、村与村高效循环、社与社无缝连接的农村公路网络,大力推进内畅外联公路网络基本形成。”这是区交委一班人始终秉持的执著信念。

  五年来,我区以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引领,优化设计方案,加快建设速度,严控质量关口,严格安全生产,累计有100多家企业、2000多人次参与工程建设,实现了所有工地平安无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预期目标。

  辛苦的努力交出的是喜人的答卷。全区五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10公里,解决了21个行政村通畅和50个撤并村通达问题,各镇和行政村通畅率实现两个100%。在2014年就提前一年完成了撤并村通达率100%的目标,全区公路总里程增加到2805公里,路网密度提升到203公里/百平方公里。新草统路、统大路、兴古路等77条骨干道路通车运行,基本形成了内畅外联的道路网络。

  大提升——

  道路通行服务能力快速增强

  在公路网络日益內畅外联的同时,我区道路通行服务能力也在同步提升。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域内国省干道全部完成大中修改造,国、省道“黑化”率均达到100%,国省道PQI指数逐年增长,路面平整度和舒适度显著提升,并且代表重庆市顺利接受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干线公路国检,为我市取得综合排位全国第8、首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位列中西部第一的优异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区交委获得“重庆市十二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先进单位”的殊荣。

  为提高道路安全系数和风险防控能力,全区新增防护栏300公里,总里程达700多公里,国省县道和通农客的乡村道路安装率100%,公路通行安全性能大大提升,连续10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2014年、2015年,区交委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分别评为“道路客运安全年”、“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成绩突出单位。

  “硬化路村村通”提前一年完成。为着力提升行政村道路通行能力,切实改善农村交通面貌,2015年,区委、区政府决定投资5亿多元,全力实施“硬化路村村通”工程。区交委把这项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实事来抓,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倒计时”推进建设进度、协调沟通解决疑难问题、实行委领导包片及工作人员包镇街责任制等措施,努力实现了投资进度、工程进度与全年目标计划的“同步”效应,全面完成硬化任务870公里,在2016年提前一年实现“硬化路村村通”目标。家住茨竹镇的黄大爷满面笑容地说:“我们区的政策硬是好啊,我今年87岁,看到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好开心喔,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想到自家门口会有这么好的路……”

  大惠及——

  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共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五年来,区委、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交通便民惠民措施,区交委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更便捷、更舒适、更高效的出行服务。

  “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通往村里的路修好了,赶车也好赶了,出门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一提到农村客运线路带来的方便,兴隆镇杜家村45岁村民李国华脸上满是欣喜的笑容。李国华的话道出了我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带给群众的共同感受。

  在2013年,我区就提前一年实现了二环以内公交全覆盖。按照“抽密、填疏、补空”的总体思路,新增、调整、优化了公交线路100多条,涉及车辆1100多台。公共交通分担率的快速提高,进一步方便了仙桃国际数据谷、空港新城、悦来、龙兴、王家和玉峰山等片区市民出行。2014年以来,相继开通了主城区二环以外984、985、986等公交线路,结束了二环外无公交的历史。建立了以镇为单元、射线加环线的运行模式,全面推行赶集车、早晚车、周末车等灵活多样的线路。新增、调整农村客运线路32条,达到86条,投放9座以下小型农客19台,方便了洛碛、石船、大盛、统景等镇街20多万群众出行,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100%,提高21个百分点。

  出行方便快捷仅仅是我区交通运输工作带给群众实惠的一个方面,促进产业发展鼓起群众的钱袋子,更是建设快车道带给群众的大实惠。

  一条条战略之路,将渝北发展紧密置身于重庆大开放大发展的脉络之中。在渝北,无论是工业经济的持续向好,商贸经济的日益攀升,还是大盛的樱花节、统景的李花节、茨竹的梨花节、兴隆的杨梅节……无不得益于我区快速干道、农村公路和出境路建设构成的便捷交通路网。正是这一条条“产业路”“旅游路”“公交路”“出境路”的不断延伸,构成了疏密有致的发展琴谱,弹出了加快渝北发展的铿锵旋律,奏响了一首首助民致富的增收乐章,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由衷称道的一条条民生路、温暖路、发展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