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娘家人”温暖社区居民——龙山街道妇联关爱妇女儿童工作纪实

2017-1-20 21:20|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478|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娘家人”温暖社区居民——龙山街道妇联关爱妇女儿童工作纪实“爱心妈妈”给困境少年辅导功课  一直以来,关爱女性,呵护儿童,立足妇女儿童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妇女儿童的实际困难,都是龙山街道妇联的重要工作。 ...

“娘家人”温暖社区居民——龙山街道妇联关爱妇女儿童工作纪实

“爱心妈妈”给困境少年辅导功课
爱心妈妈”给困境少年辅导功课

  一直以来,关爱女性,呵护儿童,立足妇女儿童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妇女儿童的实际困难,都是龙山街道妇联的重要工作。去年,街道妇联通过大量走访,了解辖区妇女儿童需求,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辖区有需求的妇女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辖区居民点赞。

  帮扶困难家庭,营造良好风气

  既然是“娘家人”,那么当妇女朋友有了困难,自然应该竭尽所能给予最大的帮助,这是各级妇联组织的一项基本工作,龙山街道妇联也不例外。

  家住龙山街道松石路社区的居民左玉蓉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谭正建是石油工人,虽然常年在外地工作,但收入较高,家里两个孩子也乖巧懂事。没想到,2000年初,左玉蓉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丈夫谭正建考虑到妻子和孩子需要人照顾,决定辞掉工作,在家附近打零工并自己缴纳养老保险,照顾整个家庭。

  17年来,谭正建带着妻子到处求医问药,可总是收效甚微,后来谭正建到了退休年龄,每月能领到了2000多元退休金。但由于左玉蓉没有工作,之前没有交过养老保险,医保也是社区为其办理的合作医疗,一家人的生活仅靠谭正建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支撑,很是拮据。

  松石路社区了解这个情况后,社区妇联工作人员主动对接他们,给左玉蓉办理了一级残疾证,发放重度残疾人补贴,并让其享受相关政策,同时在节假日对其进行慰问,在政策范围内进行帮扶。

  虽然钱并不多,但夫妻俩非常知足。“我们夫妻俩很感激社区和街道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帮助,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说起妇联对自己的帮助,左玉蓉动情地说道。

  协调解决矛盾,促进家庭和谐

  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妇女群众调解生活中碰到的种种矛盾,促进小家和谐、邻里和睦。龙山街道妇联也是如此。

  去年年中,家住龙山街道旗龙路社区的李婆婆找到社区工作人员,称自己和儿媳妇小刘经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争吵,家庭矛盾十分突出,自己觉得非常委屈,不想跟儿媳妇一起生活,但又无处可去。

  看着李婆婆激动的样子,社区志愿者立刻安抚老人的情绪,在办公室的另一头,社区妇联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到老人的儿媳妇小刘,跟她了解相关情况。在听过双方介绍后,工作人员对整个矛盾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了尽早帮助这个家庭恢复和睦,社区决定当晚就到李婆婆家里进行调解。

  于是,在约定好时间后,李婆婆暂时回家,旗龙路社区妇联就着手联系社区民警、法律巾帼志愿者、网格员、热心居民组成了社区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上门对双方进行调解。在经过系列细致劝导说服工作后,儿媳妇小刘认识到有时候自己性格过急,在言语上伤害了婆婆;李婆婆也意识到自己有时候过于计较,缺乏包容和忍让。两人最终达成一致,在今后的相处中要将心比心,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现在,李婆婆和小刘的相处也比较融洽,家庭气氛也日渐和睦。“真的很感谢你们,要不然我站在中间,真的很难处,感谢你们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直到现在,说起半年前的这次调解,小刘的丈夫都十分感激。

  关爱困境儿童,送去社会温暖

  当然,妇联组织关心的不只是辖区的妇女群众,辖区少年儿童也是她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去年,龙山街道妇联就在辖区创新开展了“爱心妈妈”帮扶行动,为辖区困境儿童送去社会温暖。

  “綦妈妈你来了呀?”“对,最近天气冷,我给你买了点东西,你应该用得上……”去年12月底,家住龙山街道天竺路社区的孤儿小冉家迎来了一位“客人”,她正是天竺路社区妇联副主席綦莹,在小冉这儿,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小冉的“爱心妈妈”。

  “綦妈妈对我很好,经常来看我,给我带东西,还关心我的学习,之前有段时间我因为心情低落影响学习,也是綦妈妈安慰我,鼓励我。”说起綦莹对自己的帮助,小冉流露出满满的感激之情。

  而受到“爱心妈妈”帮助的不只是小冉,家住花园新村社区的孤儿小陈也有一位“爱心妈妈”谢燕。小陈告诉记者,谢妈妈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带他参加各类亲子活动,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帮他以更好的心理面对老师同学、面对社会。去年9月,他如愿考上了重庆市第六中学高中部。

  “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不仅要看身高、体重等,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龙山街道妇联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为困境少年儿童提供关爱的“爱心妈妈”就受到欢迎。在“爱心妈妈”的工作中,街道妇联又尤其关注了困境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于是,“爱心妈妈”与接受帮扶的困境少年儿童一起参加亲子活动,跟孩子交流谈心就成了扶助当中的常规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