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向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进发

2013-12-25 22:02|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775| 评论: 0

摘要: 核心提示 相传一皇帝巡游至渝北区兴隆镇徐堡村,喜欢上当地一女子,并许诺召她进宫。然而,皇帝一去就没了消息,女子一等几十年也成了老妪,人们便将她居住的地方称作老女坝。 千百年过去,老妪没有等到皇帝的召唤,而今 ...

    核心提示>>>

    相传一皇帝巡游至渝北区兴隆镇徐堡村,喜欢上当地一女子,并许诺召她进宫。然而,皇帝一去就没了消息,女子一等几十年也成了老妪,人们便将她居住的地方称作老女坝。

    千百年过去,老妪没有等到皇帝的召唤,而今老女坝却迎来了“西部农谷”的落户——这里将崛起一座座异域风情度假庄园,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风光。

    “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只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渝北,以城带乡、以工哺农,这里的农村也像老女坝一样走出沉寂,正拉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序幕……

    10月22日,重庆首个中意经济文化交流平台——五谷地意大利休闲度假农场在渝北区兴隆镇举行奠基仪式。

    有机果园、五彩花海、意大利小镇、葡萄酒庄,两年后,这里3800亩土地上将崛起一个“小意大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欣赏意大利风情演出、购买正宗的意大利商品、品尝最地道的意大利美食……

    其实,渝北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兴隆镇,这里的乡村都在变——

    1 都市农业 唤醒沉睡贫瘠地

    2010年,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拓展区落户兴隆镇。这里作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统筹城乡示范和大都市旅游农业休闲区,将重点发展高档花卉苗木、特色餐饮和特色乡村旅游,打造重庆主城1000万人休闲度假、体验和观光的农业大公园。

    “我们要打造2万亩西部农谷。”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介绍,除了五谷地意大利休闲度假农场外,这里还将建设奥地利奇彩泓生态庄园、法国四季田园、北美现代生态农庄、荷兰风情花卉示范基地、澳大利亚蓝蝶庄园和新西兰有机作物示范基地,“足不出去就能感受欧洲、北美和东南亚风情。”

    据介绍,目前这里已引进3家精品农业旅游项目。其中,常青藤·四季田园一期1600亩已建成开园;五谷地·翁布里亚签订协议,启动建设;北农·奇彩红润生态园已开展基建和农业生产。

    “借船出海打造特色小城镇。”兴隆镇党委书记任山城介绍,借助农业科技园区拓展区开发平台建设,兴隆镇提出围绕“一园一线一城五基地”,做好农业园区拓展区服务,搞好210沿线区域杨梅、李子、蔬菜等产业带的发展,按照小城市标准打造特色小城镇,建设食用菌、“五黑”粮油、百合、柚子、花卉苗木五大基地,全力打造渝北城乡统筹示范窗口、现代都市农业展示基地和现代生态宜居小城镇,成为重庆主城市民休闲度假第一目的地。

    2003年,兴隆镇在全市第一个试种杨梅。杨梅从种植到产果至少要五六年,很多村民当时并不看好这个产业。

    十年磨一剑。而今全镇发展杨梅2万亩,成为全市种植面积最大的杨梅基地,兴隆杨梅获评全国十大精品杨梅。

    现在,兴隆正修建3000亩杨梅主题公园和一个现代化的杨梅酒庄及杨梅酒加工厂。

    “都市农业唤醒了沉睡的贫瘠地。”杨梅的成功为兴隆镇探索出一条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都市休闲农业发展之路。任山城称,到2016年,西部农谷初步建成,这片贫瘠的土地必将成为一方热土。

    依托大都市资源,以特色效益农业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为抓手,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渝北区提出以基地为载体、以效益为目标、以品牌为依托,加快推进20个重点都市特色农业项目,连片成带打造万亩杨梅、万亩梨园、万亩花木、万亩红枫、万亩高山草场、十里荷花长廊、10万亩柑橘、20里高山设施蔬菜走廊等九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六大都市休闲农业基地的“一区三带十基地”项目建设。

    同样被都市农业“唤醒”的还有明月山脉下的万亩槽谷。

    大盛镇明月山脉上,白岩梁子与九寨连环山并行绵延30余公里,形成“两山夹一谷”的槽谷地带。高山峡谷留不住人,70%的劳动力都外出谋生,这里成了只有老人和小孩的“空槽”,槽内有5个村,多是贫困村。

    10年前,大盛镇天险洞6组的林泽碧也将丈夫撵下山打工挣钱。去年,她却将丈夫叫了回来,投资10万元修建了一栋两楼一底的小洋房,打算开农家乐。

    林泽碧为啥请老公还乡?原来,从2009年开始,渝北区利用槽谷淳朴的民风、简约的民居、完好的生态,挖掘现有资源发展都市农业。

    资本“下乡”,农民“抽身”,业主“管地”。15000余亩土地流转到企业手里,建起了万亩蔬菜基地、设施农业和老腊肉加工厂,村民们“洗脚上田”进厂当工人,坐地收租金了。

    “冷清的‘空巢’热起来了。”大盛镇负责人称,不到两年时间10余家农业企业“进山”谋发展,外出的劳动力“回巢”了、游客也上了山。该负责人说,不只是林泽碧,这里好多村民都开始装修房屋搞农家乐。

    做大做强都市现代农业,打造主城生态园和“菜篮子”、“果盘子”,既做体量,又做精品;充分利用大都市资源优势,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开发,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保护并用好生态屏障;调整优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民增收方式,着力将渝北建设成为重庆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渝北区农委负责人称,到2016年,水果总面积达到30万亩;蔬菜面积达到17万亩;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培育农业旅游基地10个、现代农庄100家、农家客栈1000家,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2万人以上,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2 美丽乡村 扮靓荒山迎游客

    11月,重庆市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公布,渝北区统景镇印盒村成功入选。今年2月,印盒李花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重庆第四个乡村旅游国家AAA级景区。

    而今,提到统景,人们不只是想起温泉,还有印盒李花。印盒李花作为美丽乡村的代表,它已成为统景甚至渝北的一张名片。然而,之前印盒村还是一个贫困村——

    印盒村地势偏远,交通闭塞,稻田900亩,土地1400亩,林地却上万亩,荒坡也有6000亩。原龙安乡党委书记周森林称,村民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每年两个月得靠吃国家返销粮填肚子。

    “山顶松柏竹戴帽,山中花果树缠腰,山脚平坝稻谷香。”种茶花、栽李树、植油茶……一直以来,印盒人一直有个“美丽乡村”梦。

    坚持与新农村示范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移民安置相结合,加大农房改造力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分层次、分类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成一批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村庄秀美、社会和美的示范点。

    渝北区提出,围绕建设“中国最佳温泉度假胜地”,在大力支持推进老景区改造,全面提升形象,建设5A级旅游景区的同时,充分利用统景风景区的辐射带动,整合以现代都市、现代工业、特色古镇为重点的都市旅游资源和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生态旅游资源,完善配套、扩大宣传、形成品牌,推进全区旅游上新水平。

    统景镇率先试水,在印盒村打造美丽乡村。镇党委书记曹兴建介绍,依托统景温泉成熟的旅游带动印盒李花乡村游已经水到渠成,这种借风扬帆不只是温泉带动李花,李花也势必促进温泉,形成良性互动。

    统景镇整合印盒李花、荒山、溶洞、群山,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停车场、修建李林步道、添置公共厕所、安装指示牌、发展农家乐……在都市郊区,点化出一个美丽乡村来——

    “阳春月,一夜骤卷千堆雪。千堆雪,竹柏苍翠,惟李染白……”印盒村摇身一变,先后举办了3届“印盒李花节”和伏季采果节,打造“赏李花,品名果”的精品乡村休闲游,每年引来10万余人次游客相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丰收”。

    印盒李花扮靓荒山喜迎客,而华蓥山下放牛坪却因“无中生有”长出万亩梨园更名为梨园村……

    放牛坪原本是一片荒山,80%的村民是贫困户,村里一半的男子娶不上老婆。

    “战晴天,斗雨天,小风小雨是好天。男女齐上阵,锅碗搬上山……”上世纪80年代初,穷怕了的村民开始开荒山建果园:从20亩、100亩、1000亩、6900亩到现在的14000多亩,30年耕耘,放牛坪一片荒山成了万亩梨园。

    万亩梨园让放牛坪人摆脱了贫困的日子,但市场的“脸”说变就变,梨子销售也曾遭遇低迷的时候,茨竹镇上下开始酝酿又一个“无中生有”的传奇——

    “建设美丽梨园请游客上山采梨!”道路环山走,楼阁园中留,院舍山林在,游客画中来,放牛坪变美了,更名梨园村名副其实。

    沿放牛坪走川渝交界处,沿途深山浅壑间成片稻田,现在每到夏天,这里成了荷花摇曳、莲叶滴翠的十里荷花长廊。途经茨竹的中兴、同仁、三江、新泉等村陆续加入到美丽乡村的行列之中。

    在渝北,美丽乡村的“调色板”处处泼墨:古路草坪的红枫红了、木耳金刚的向日葵艳了、大湾金安的桂花香了……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渝北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美丽乡村按景区打造,推行“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连片打造万亩苗木、万亩红枫、十里荷花长廊等都市休闲农业基地,唱响乡村旅游“四季歌”,举办印盒李花、木耳葵花、茨竹梨花等八大都市休闲农业节庆活动,每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

    渝北,一座座美丽乡村美了田园、富了村民、醉了游客。

    3 强镇工程 强筋健骨新引擎

    今年10月,渝北区与城投公司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就组建开发公司及原生态工业园可作为物流园区拓展范围等关键事项达成共识,洛碛化工物流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洛碛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直辖前,作为工业重镇,洛碛镇财政收入占到了原江北县的近40%。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洛碛沉寂了一段时间,洛碛人少了先前的自豪。

    城区发展日新月异,农业农村怎么办?渝北区提出分类引导、突出资源优势、彰显地域特色的要求,扎实推进强镇工程。渝北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两江新区发展规划和产城融合的要求,有序推进木耳、古路、玉峰山、龙兴、石船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都市现代农业;洛碛、统景、兴隆要依托特色产业基地,按照小城市标准推进场镇开发,不断增强小城镇人口聚集、产业集聚的能力;茨竹、大湾、大盛要大力培育科技型、生态型、旅游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快避暑休闲、都市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镇域经济总量再上台阶。

    “把11个镇做强做大形成11个发动机带动渝北农村发展。”渝北区相关负责人称,农村需要城市的带动,这是一个大的发展格局和战略的一个思路,每一个镇基础设施做实、支柱产业做强、配套服务做好,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就很大,这必将成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新引擎。

    “工业发展强镇、城乡统筹带镇、现代物流兴镇、社会管理安镇。”洛碛镇党委书记李朝金称,洛碛镇紧紧抓住强镇工程的机遇,依托重庆化工园区拓展区和长江码头、铁路客货站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水路、铁路、公路交通联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洛碛化工物流基地打造成重庆市级化工物流园区;同时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滨江小城市,对城镇道路、消防、绿化、广场等环境设施进行完善、改造和升级,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市级统筹城乡示范点建设,推进洛碛现代农业发展,发展高山设施蔬菜基地产业,投资农村微型水利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规模、有效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居民新村试点建设,改善村民居住、出行、用水、用电等生产生活环境。

    洛碛川庆农贸市场,之前是集镇脏、乱、差最严重的地方,居民以前买菜都掩着鼻子走,现在大家都乐意在这里购买新鲜干净的蔬菜了。

    洛碛场上的居民不但能买到新鲜的蔬菜,还能像城里人一样逛超市。洛碛镇副镇长邹浩介绍,打造滨江小城镇,带动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这里形成了总长6公里,集购物、休闲等为一体的镇域综合性商业服务功能区,重客隆、永兴、欣欣、步步高等企业纷纷“下乡”揽金。邹浩称,洛碛现有1000余商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

    “强镇工程催生了商贸业活跃。”来自渝北区商委消息显示,目前,渝北区已完成9个农贸市场的改造任务。到2015年,统景、龙兴、洛碛、茨竹、兴隆等镇将建成重点示范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玉峰山地区历来缺水,特别是2007年,因绕城高速玉峰山隧道修建,影响了地下水系以致玉峰山镇旱土村、玉峰山村18个社3500人、5000亩耕地出现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没了水不能干活也不能生活。”玉峰山镇党委宣传委员王莉霞称,当时一些村民开始外出谋生,不过现在村民们又开始回到玉峰山。

    为啥?旱土村党总支书记雷世秀透露,缺水问题得到治理,昔日的缺水地如今浇灌出6700亩玉峰风情葡萄沟,这里宜居又挣钱,不回家才怪。

    “强镇工程不只是打造一条风情葡萄沟。”玉峰山镇负责人介绍,玉峰山森林公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未来3年,这里基本建成“玉峰山生态休闲基地”,将玉峰山打造成一个以“森林养生、生态休闲”为特色的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乡村休闲、温泉疗养、会务商务、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渝北“强镇工程”,11个乡镇正成为带动农村进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引擎。

    “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渝北正向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进发!

    文/王彩艳 图片由渝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解密渝北统筹城乡发展::农村与都市比翼双飞

    提到渝北,也许你只会想到它的繁华。其实,渝北还有800多平方公里农村板块,这里10%的地方比较平坦,20%的地区属浅丘,剩下的70%基本上都是深丘地区;这里还住着52万名农民。

    “渝北集大城市与大农村于一体,是重庆市情的典型缩影。”渝北区委负责人称,缩小城乡差距,不是要城市停下来等,而是要农村赶紧追。渝北城区发展得快,农村要跑得更快,加速农民增收步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村与都市比翼双飞。”

    着眼点放在农村,着力点放在城市,通过城市的扩大产业的形成来带动农村的发展。渝北在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实践中,提出了“农村美、农民富、产业强”的战略目标和蓝图。

    渝北区委、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渝北是在主城抓农业,一定要围绕主城,服务主城。渝北农业不仅仅是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更承载了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渝北区提出,要依托都市资源、瞄准市民新需求、抓好市场消费热点,锁定品牌高效农业、现代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精品创意农业的发展主攻方向,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在8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如何做好渝北农业这篇文章?

    渝北区坚持以城带乡、产业互动、功能互补,深入实施强镇工程,扎实抓好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吸引城市资源要素下乡;围绕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以“一区三带十基地”为重点,整体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依托都市资源,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开发,发展家庭农场和生态庄园经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保护并用好生态屏障。

    改善环境、提高收入、保障民生,“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在渝北农村逐渐变为现实。

    农村与都市比翼双飞!渝北在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实践中迈开了新步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