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查看内容

渝北:提高农民收入 城乡统筹发展

2014-1-24 21:47|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462| 评论: 0

摘要: 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已迈过1万元大关,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在全市38个区县中排在第14位。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比例为2.6:1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实现城 ...

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已迈过1万元大关,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在全市38个区县中排在第14位。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比例为2.6:1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为此,围绕这一目标,全会提出了重点努力的方向:即对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并不是集体的所有的建设用地,如公益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出让、租赁、入股的探索。同时,也要积极探索住房财产权的流转,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通过实施奖励等措施,狠抓高效农业的发展;通过鼓励农民到主城企业就业、提倡农民自主创业等措施,努力增加非农经营收入。

    按照全会要求,通过5年的努力,我区农民纯收入将达到2万元。其中,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到2020年,确保年均增速超过20%;在非农经营方面,实现每户家庭至少有1人到主城企业就业。

    如何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区国土分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明确了方向,进行了全面部署。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要维护农民集体的土地权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原来的占有、使用、流转、收益等权益的基础上,国家再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的权能。值得注意的是,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客体是土地经营权,不是承包权。也就是说,在承包或者流转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并处置农产品的权利,所以不是承包权,更不是所有权,而是经营权。对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并不是集体的所有的建设用地,如公益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出让、租赁、入股的探索。

    按照《决定》精神和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今年,我区将在国土资源部完成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性用地市场顶层设计下,积极向上争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推进出让、租赁、入股探索。同时,也将积极探索农村住房财产权的流转,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到2020年,确保年均增速超过20%。

    如何狠抓高效农业发展

    区农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2014年区农委将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导向,以“一区三带十基地”为重点,全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古路红叶

    一是突出特色,着力抓好“十基地”建设。完成“十基地”规划,指导业主、基地间差异化发展;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集中打造,推进“三带”、“十基地”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现全年农村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5亿元以上,其中区农委到位资金3000万元以上。

 

林下养鸡

    二是延伸链条,着力抓好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全年改造提升果蔬基地1万亩,新发展标准化水果基地1万亩、设施蔬菜基地5000亩,力争全区蔬果总面积达到58万亩以上;全年新增出栏土鸡10万只、肉兔10万只,新增休闲渔业基地2000亩。

石船葡萄

 

茨竹梨

 

    三是拓展功能,着力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点。重点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推进玉峰山“醉美葡萄谷”建设,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以上。

    四是强基固本,着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治理中低产田土地1.14万亩;实施基本口粮田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7800亩;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000亩。实施小麦、玉米高产创建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片1万亩。

    如何增加非农经营收入

    区人社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帮助和促进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每一户农村户籍人员中有1人在主城就业创业的目标,区人社局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狠抓落实,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一抓政策落实。充分利用村、居就业社保基层平台,广泛宣传就业优惠政策,大力筹集就业专项资金,不折不扣兑现各项补贴政策,促进稳定就业。

    二抓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劳动者培训力度,强化培训统筹,结合两江新区产业发展和我区建设功能定位,着力开展建筑业、服务业、制造业方面的培训,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产业工人。

    三抓创业就业。落实微型企业扶持政策,举办创业培训,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建立创业项目库,创业专业志愿服务团指导帮扶,入驻孵化基地成功孵化为载体,扶持创业就业。

    四抓岗位推介。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信息服务延伸,确保劳动者不出村居可同步收集全市用工信息。开展“春风行动”、“百强企业帮扶就业行动”,组织用人单位开展下乡招聘,实施岗位对接。

    五抓人员回引。抓住重大节日期间,农民工返乡过节时机,大力宣传家乡就业环境及优势。组织开展岗位大拜年活动,细算经济账、亲情账,留住农民工在家乡就业创业。依托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建立就业基地,畅通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工能返乡、有岗位、好就业。

    区工商分局

    区工商分局将坚持“点面”结合、部门联动,积极探索农民工创业之路。通过工商局、工商所、相关部门、辖区乡镇、村委会多级联动,以微企村为集中载体,以传统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工商所定期组织创业指导站开展“微企宣传”活动,向农民工宣传微型企业政策;同时联合区农委、人社局,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全方位、宽领域宣传发动;并重点将微企政策带到微企村,鼓励农民工创办种植、养殖企业,致富脱贫。同时,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出便民举措,全力推动行政许可的并联审批,全力做好便民服务工作。

    统景镇

    发展非农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统景镇利用“泉”、“橙”、“花”三大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促进农民非农收入持续增加。下一步,统景将继续围绕招商引资、发展乡村旅游业、发展休闲农家乐三方面做好文章,以乡村旅游汇聚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逐步转变农户经营服务理念,以非农收入增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招商引资促进增收。过去几年统景陆续引进20余家农业企业,带动当地柑橘、李子、葡萄、肉兔及花卉苗木等产业发展,提供常年就业岗位600余个,临时用工需求量逐年攀升。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就地转移劳动力,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增收。继去年3月印盒村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级景区”,统景镇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典范。同时,通过举办印盒李花节、统景柑橘文化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切实提高了统景的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接下来,将进一步深入发展印盒李花、统景柑橘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提升旅游综合收入。

    发展休闲农家乐促进增收。截至2013年底,统景镇农家乐已达到68家,从业人数超过300人。目前,统景正在创建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镇,下一步,还将推动农家乐经营逐步向集观光旅游、垂钓休闲、蔬果采摘、农场体验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形式转变,进一步拓宽依靠农家乐带动家庭非农经营收入增长致富的路子。

    大湾镇

    大湾镇千方百计增加非农经营收入。一方面,创新劳务输出服务,加强劳务信息发布,提高信息的服务效率;不断加大对农村打工能人、劳务输出经济能人的培养,通过引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鼓励并组织当地“4050”人员就近就地进行劳务输出,有力促进全镇劳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环境,引凤还巢,积极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紧密结合全镇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指导和帮助返乡创业农民工选准选好创业项目。

    此外,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施建设用地复垦,保证老百姓财产性收入稳定。在区委、区政府统一指导下,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努力探索,争取试点审批,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鼓励老百姓以土地、房屋入股,实施对入股资产的保底分红,确保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

    兴隆镇

    近年来,兴隆镇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拓展区建设,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土地规模流转经营,加大劳务输出和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0元。

    今年,将继续以助农增收为己任,围绕建设渝北统筹城乡示范窗口、现代都市农业展示基地、生态宜居小城镇,打造主城休闲度假主要目的地。将扩大场镇规模和承载能力,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密切与企业对接合作,向两江新区乃至区外、市外大量输出劳务;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股份合作社等多元化流转,制定科学的土地流转价格体系,保证农民租金收益;大力招商引资,增加镇域企业总量,在农业园区和企业集聚的重点村组建劳务公司或劳务专业合作社,做好劳动力摸底、储备和统一调配输送,让农民特别是“50”、“60”人员既能兼顾家庭生产,又能就近就地就业;推进“三权”抵押工作,加速农民以“三权”入股的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创建,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核算,按股分红,或者将“三权”统一租赁给业主,实行股金保底分红,推进土地复垦、地票交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构建生产、加工、营销、服务融合于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农产品附加收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支持企业常态化办节,助推农业园区拓展区建设,提升镇域乡村旅游水平,带动配套的餐饮、物流、娱乐产业发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