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渝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记

2014-2-28 10:15|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047| 评论: 0

摘要:   渝北网讯 离家多年的李彬马年春节回到渝北,惊喜地发现家乡变了:破旧的棚户区变身为园林小区,农村亲戚串门坐上了私家车,商场超市星罗棋布人潮涌动……   “一切改变都归于我们荷包的鼓起来!”老邻居们告 ...

  渝北网讯 离家多年的李彬马年春节回到渝北,惊喜地发现家乡变了:破旧的棚户区变身为园林小区,农村亲戚串门坐上了私家车,商场超市星罗棋布人潮涌动……

  “一切改变都归于我们荷包的鼓起来!”老邻居们告诉李彬,近年来渝北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居民们收入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57元,增长为9.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575元,增长为12.8%,增幅居全市第一。

  鼓励全民创业,广拓增收渠道

  昨日,家住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的居民聂美碧又相约老姐妹们来到社区工艺室,大家一起制作纸牌工艺品。“闲暇时间跟老姐妹们一起做做纸牌工艺品,不但能打发时间,还能创收,每个月能多赚1000多元钱。”她一边做着工艺一边说道。从2012年5月开始,在街道和社区的支持下,聂美碧告别了闲暇时打麻将的爱好,开始制作纸牌工艺品。她告诉记者:“街道社区都很支持,并为此提供了专门场地,这让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

  近年来,我区一直把“扶微助小”作为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增收的新路径,出台了《渝北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加大创业指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充分就业,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收入。

  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

  近年来,我区还积极开展助农增收工程。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统景“梨橙之乡”、木耳“七彩香村”、大湾“花漾渔村”、石船“锦程半岛”等特色基地建设,以规模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积极推行“都市农业+休闲旅游”模式,大力引进高端休闲旅游及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在统景镇民权村,一大片繁茂的长江柑橘带已成为当地响亮的名片。看着这片柑橘带,民权村村民老周脸上洋溢着笑容。时间退回到几年前,老周和妻子一直靠种地卖菜的收入维持生活,一年卖菜收入在六千块左右。

  后来,在镇、村的引导下,部分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柑橘产业,村里像老周这样的“4050”村民纷纷加入,随着柑橘规模的逐年扩大,当地也成为“中国梨橙之乡”的主产地。如今,加上卖菜的收入,老周家的年收入达到了一万元以上。

  多措并举推进民生工程

  去年以来,我区还以征地转城人员、高校毕业生等人员为重点,定期通过短信向重点群体发送用工和政策信息,同时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机制,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让更多的人实现了好就业、就好业。去年全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9%,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登记失业率1.33%、远低于全市3.4%的水平。

  在做好农民工进城工作方面,我区积极开展素质和技能专项培训,以人员培训、规范引导、形象企业培育、品牌推介为切入点,推进“渝北月嫂”就业品牌创建;积极做好农民工回引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岗位对接活动,并依托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建立就业基地,去年全年完成就业创业培训2.2万人次,促进了农民工能返乡、有岗位、好就业。

        本报记者 欧云霄 通讯员 何国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