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渝北:努力打造成为两江新区核心功能区的示范窗口

2014-2-28 11:19|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239| 评论: 0

摘要: 核心提示   两江新区是全市“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排头兵,渝北区是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主战场。   3年多来,渝北区按照“规划互通、功能互补、开发互动、发展互融”的思路,积极参与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全力做好相 ...

互动发展“一盘棋” 渝北打造两江核心功能区
互动发展“一盘棋” 渝北打造两江核心功能区
互动发展“一盘棋” 渝北打造两江核心功能区
互动发展“一盘棋” 渝北打造两江核心功能区
核心提示

  两江新区是全市“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排头兵,渝北区是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主战场。

  3年多来,渝北区按照“规划互通、功能互补、开发互动、发展互融”的思路,积极参与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全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努力把渝北打造成为两江新区核心功能区的示范窗口……

  12月8日,为期4天的2013第二届重庆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悦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40余万名市民踊跃观展。

  4年前,这块1.3平方公里土地上还住着913户村民。为支持两江新区建设,他们搬离了自己的家园。

  这只是渝北区全力融入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几年来,渝北区牢固树立互动发展“一盘棋”的指导思想,推动各大开发平台和区属板块互动发展、有机融合,强力推进两江新区核心功能区建设—

  1 鏖战两江 主战场挑战与机遇同在

  2010年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渝北区地处两江新区核心区域,两江新区十大功能区板块划分,渝北就涉及江北嘴中央商务区、保税港功能区、北部新区、空港新城、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等七大功能区,占重庆两江新区面积的70%,占人口总数的70%,聚集了保税港区、国际博览中心、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中央公园、龙兴工业园区等市级开放平台和先进要素,是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

  参与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渝北面临着开发建设任务重、市级开发主体多、协调服务难度大等诸多困难。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渝北区召开的参与两江新区建设动员大会上,区主要领导称,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开放高地,为渝北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开放平台,两江新区作为政策洼地,将会给渝北集聚更多的先进要素。但是敢不敢、能不能、抓不抓得住、抓不抓得好机遇,对渝北广大干部群众来讲既是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次严峻考验。

  如何抓住机遇、抓好机遇?渝北区提出要“打好"两江"牌、同做"两江"人、共谋"两江"事”。要做好开放文章,围绕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加大开放力度,建好平台集聚先进要素。全区上下必须在思想上形成“我们既是渝北人,又是两江人”的共识,主动对接,承接辐射带动,搞好功能服务;深入研究,认真思考本部门、本地区如何服务、建设两江新区,如何用足用够、用好用活各种政策资源,面向世界招“大”引“强”,引进高端产业,以及如何强化宣传造势,把优惠政策宣传出去,把两江新区的旗帜举起来、牌子亮出来,把全区人民的热情都调动起来,最后实现历史性跨越,将渝北建设成为主城新中心、开放新高地、强势增长极、统筹典范区。

  “渝北要担当改革创新的"急先锋"、开放开发的"生力军"、服务两江的"后勤兵"。”渝北区提出,抢抓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机遇,加快两江新区核心功能区建设,按照“规划互通、功能互补、开发互动、发展互融”的思路,从规划衔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务着手,促进要素科学流通和积聚,推动各功能区融合发展,形成主体功能区“一盘棋”—

  积极促进融合发展,深化与两江新区和市级开发主体的战略合作,促进与江北机场港区互动、与悦来会展城城区联动、与保税港区融合发展、与北部新区深化发展,力争早日将江北机场建成国际枢纽机场,将保税港区建成内陆开放口岸,将龙兴工业园建成重庆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将悦来国博中心建成西部地区国际会展、投资洽谈、商品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支持北部新区尽快实现全域城市化。

  积极做好保障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市级平台的水平,全面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搞好流动人口、农转城人员的各项服务。进一步加强安置房建设,确保征地拆迁户迁得出、能发展。搞好新征地政策的宣传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化解矛盾问题,有效推进征地拆迁各项工作,确保两江新区开发建设用地需求。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都市功能拓展区建设综合枢纽、物流基地的要求,扎实推进两江新区内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机场专用路、西客货通道建设,全力支持城市轨道、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推进以“十大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秋成大道、一横线、渝北南北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环七纵九横”的路网结构。

  到2016年,渝北及七大功能区板块承载开放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强化,成为两江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基本建成全市城市发展的重要形象板块,经济总量上新台阶,城市建设呈新局面,对外开放到新阶段。

  2 深度参与 推进四大平台开发建设

  保税港区在王家镇12个月内征地8000亩、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选址悦来街道6个月内完成一期征地4850亩、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启动24个月内交付土地1.3万亩、龙石工业园启动24个月内完成一期征地5万亩、重庆中央公园项目落户渝北空港新城6个月内需要征地6000亩……

  “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初具规模,十年基本建成”,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从2009年至2011年,3年时间,渝北区成为开发建设的热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纷纷布局渝北,迅速启动建设。

  这些项目用地面积大,但留给渝北启动交地时间短,每一项征地任务都算得上是“硬骨头”:总共涉及120多个村10多万名村民13万亩土地,拆迁居民居住安排、工作安置、补偿标准等方面矛盾重重。

  “破解这一难题,关键看党员,关键看干部,关键看基层党组织。”渝北区相关负责人指出,强势推进两江新区江北国际机场、两路保税区、龙兴工业园和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四大平台的开发建设,征地拆迁“第一炮”必须打响!

  3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渝北700个党组织1700名党员10余万名群众共同谱写了参与两江新区建设和谐征地的华美乐章—

  悦来街道阳光村党总支书记黄梅征地“不开后门不认人”,既得罪了婆家,也得罪了娘家。更让她揪心的是,因征地工作忙没能陪身患癌症的丈夫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在龙兴,党员干部群众创下了5天拆迁安置9个鱼池、2栋楼房、13家农户和1个养猪场,修建长1000米、宽44米道路的奇迹,被广传为新时期的“铁军”。

  拆迁安置与新区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与稳定,一头连着建设与发展。渝北人敢于“亮剑”,实现了“和谐拆迁零上访”,既高效推进了新区建设,又维护了拆迁群众的利益。

  “征地拆迁只是深度参与两江新区建设第一步。”渝北区政府负责人介绍。

  渝北区成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8名区领导参与的“三大战役”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保税加工区、龙兴工业园、空港功能区建设和人力招聘培训4个工作指挥部,从相关部门、镇街抽调1000余名干部专门投入四大开放平台建设服务工作,从规划完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员工招聘、工程建设、民生发展、安全维稳、招商引资等方面全面参与、全力服务。

  渝北区提出全面搞好各项综合服务,全力推进航空港建设,加强与机场集团战略合作,全力支持江北机场四期扩建,强化机场周边陆路交通网络的集散功能,畅通机场与寸滩港、龙头寺火车站和两路与主城各区域的道路联系,加快形成区港一体化的航空港;全力支持保税港区建设,推进渝北区与保税港区全方位合作,完善保税港区配套,促进保税港区发展特色产业园,大力引进钻石黄金珠宝等加工企业,搞好信息产业工人招聘服务,全力保障笔电企业扩能达产,努力把保税港区建设成为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内陆口岸高地;全力推进国博中心建设,与悦来公司建立健全促进会展业发展和展会保障长效机制,共建招商引资工作小组联合招商,加快悦来片区开发进程,做好国博中心举办各类展会保障服务工作;全力推动龙兴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做好配套项目和产业布局的谋划研究等。

  上海交大电子工程系工学博士邱绍峰原本是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2011年,邱绍峰却“下嫁”到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做了一名职教老师。

  一名高校副教授为何“屈尊”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这事缘于渝北区启动的“百名硕博渝北行”双选洽谈活动

  “两江新区建设急需高层次人才。”渝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按照《渝北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基本建成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的工作目标,以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到2020年,在城市建设、工程技术、金融管理、教育、卫生、艺术等重点领域和专业,从国内外引进1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特殊人才,确保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快。并按照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和待遇,在编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安家资助、分配激励、项目扶持、培养使用、子女入学入托和配偶安置等方面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真正实现优秀人才优厚待遇,激发区域人才活力。

  最终,邱绍峰博士“水往低处流”了。

  为满足两江新区建设对人才和用工的需求,渝北不遗余力。首先,大力扶持职业技术学校,力争5年新建公立职校5所,支持发展民营职教机构20所,支持50个大型企业建立职业培训中心;其次,围绕支柱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机械加工、旅游商贸、航空服务等特色专业,每年选择1000名优秀中、高职毕业生,建立“渝北技师”后备人才库,每年培训适应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然后,打造优质职教品牌,创新技能培训模式,支持培训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最后,扎实开展职教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力争每年为新区企业输入3万名以上职业工人。

  3互动发展 依托新区干好渝北的事

  过去,龙兴因古镇扬名天下。现在,谈到龙兴,自然想到的是它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平台,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会否吞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12月初,带着与很多人一样的疑虑,市民张正再次寻访龙兴古镇—

  老街,青石、旧房,悬梁挑檩、乌瓦白墙……张正发现,古镇不但没消失,反而更规范更漂亮了。更让他惊喜的是,与古镇仅一河之隔突兀起一条民国街—两江国际影视城。

  “高定位、高标准谋划,将古镇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打造国际知名的、国内一流的历史文化名镇。”渝北区委常委秦文敏介绍,龙兴工业园联合渝北区房管局对古镇进行了危旧房鉴定,协调龙兴镇实施危房和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全面疏浚场镇排污管道,改造老街部分强弱电线路,制定了《重庆市龙兴古镇保护规划》,全方位启动古镇保护工作。秦文敏称,现在的龙兴,游客可以从现代到民国,再到明清任意穿越。

  不只是古镇旅游,近年来,渝北区抓住两江新区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商业旅游,乡村旅游“大踏步”前进。

  “依托两江新区干好渝北的事。”渝北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既深度参与两江新区建设,又抓住机遇互动发展,全力融入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增强互动和协调,大力引进和培育与两江新区开发相适应的重点产业,与两江新区形成合力,融合发展、互动发展,努力实现“一盘棋”发展—

  一是规划有机衔接,共同谋划和调整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城市建设的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的衔接,共同协调功能布局,整合资源要素,实现有效衔接和互动协调,协调推进相邻区域的开发建设;

  二是产业互动发展,推动产业规划实施和年度发展计划对接,加强所属企业合作,增加区域间配套协作采购量,会同各市级平台共同向国家及市里争取发展政策和建立一致的对外宣传推介协作机制,联合招商,发挥整体作用,实行错位、互补、互融的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互通互连,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规划,重点协调相邻地区城市道路、排污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完善市政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加强断头路、“三不管”地带等的治理,实现相邻地区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无缝衔接;

  四是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建立完善社会事业发展协调机制,统筹区域内教育、卫生、交通、公租房、廉租房等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均衡化、科学化。

  在空港新城凯嘉机械公司分厂,今年这里刚投产一条新生产线,让整个公司产能从原有的每年800万件、产值3亿元跃升到年产2500万件、年产值10亿元。

  “以前做一个汽缸头需要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人工操作。自从企业技改后,很多工序只需摁一下按钮就能完成。”工人李新河谈起这事既兴奋又惊奇。

  走进各大园区,你会发现渝北工业雁行阵势发展格局日益完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效益质量明显提升,万亿基地已具雏形 ,园区集聚效应凸显。2012年全区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39.37亿元,同比增长18.7%;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1767亿元,增长39%……

  事实与数据表明,渝北正探索转型升级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依托两江新区这一庞大的国家级开放平台,进一步完善规划,整合资源、错位发展,努力推进转型升级和产业集聚,实现产城同步发展,提速形成我国重要的临空经济区。”渝北已深刻认识到空港工业园、台商工业园、石盘河商务区等建设水平较低、产业规模较小等实际情况,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龙兴工业园、保税港区、空港工业园等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汽摩制造、电子信息、通用航空、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着力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壮大服务业,依托嘉州商圈、两路商圈、悦来会展城、空港新城、农业科技园区A区等,大力发展总部金融、商务会展、现代物流、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商贸大区、会展新区、美食名区。

  互动发展“一盘棋”,渝北正向两江核心功能区迈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