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白岩之变:从空槽到热土

2013-9-12 19:00|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098| 评论: 0

摘要: 白岩山上的大棚草莓吸引了众多城里人来采摘 田常玲 摄 明月山脉上,白岩梁子与九寨连环山并行绵延30余公里,形成“两山夹—谷”的槽谷地带。高山峡谷留不住人,70%的劳动力都外出谋生,这里成了只有老人和小孩的“ ...

白岩山上的大棚草莓吸引了众多城里人来采摘 田常玲 摄

    明月山脉上,白岩梁子与九寨连环山并行绵延30余公里,形成“两山夹—谷”的槽谷地带。高山峡谷留不住人,70%的劳动力都外出谋生,这里成了只有老人和小孩的“空槽”。 然而,从2009年开始,“空槽”热起来了:劳动力“回槽”了、业主“进山”了、游客不想走了、当地农民也拿上了月工资。从“空槽”到热土,这里正上演着—幕幕槽谷之变……

  ■本报记者 彭瑜 

  在两路城区买房,还是在白岩山上安家,林泽碧夫妇纠结了四五年。今年初,他们最终敲定花10万元在白岩山上修建了一栋两楼一底的小洋房,林泽碧还把在主城打工的老公请回了家。 

  然而10年前,老公是被林泽碧撵下山的,她觉得在这个“两山夹一谷”的地方没出路。现在,林泽碧为啥又让老公还乡呢? 

  “今非昔比了。”前日,林泽碧向记者透露心迹。 

  30%劳动力“回槽” 

  林泽碧38岁,家住大盛镇天险洞村6组。林泽碧与老公李木是再婚,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新婚不久,她就让老公进城打工,自己留守照顾家庭。 

  3年前,林泽碧在白岩场上摆了个副食店,那时月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却超过5000元。 

  “人气旺了!”小小的变化让林泽碧有了决定:在山上建房,请老公回家,“下一步打算搞农家乐”。 

  “30%的劳动力‘回槽’了。”大盛镇党委书记朱涛介绍,从洛碛到大盛,槽内有5个村,之前菊花坝村还是市级贫困村。朱涛说,这里相对偏远,生产生活条件也比较差,70%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在槽谷,但从2009年开始,不少村民陆续“返槽”了。 

  70岁的杨国文在白岩场上开了30年的副食店,规模越开越小。然而从2009年开始,子承父业的大儿子杨江洪却扩大了规模,开始经营钢筋、水泥、地砖、水管等建材。 

  “真是人气旺了。”杨大爷的小儿子在外打工,年初也把老房子装修一新。杨大爷说,小儿子也有回家发展的打算。 

  10余业主“进山” 

  贫瘠的白岩为啥挂起“返槽”风? 

  2009年,区委书记周旬来到白岩,他看到了另一个面貌的槽谷:淳朴的民风,简约的民居,完好的生态。周旬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在这里同样能打造一个“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槽谷。 

  农民“抽身”,业主“管地”。15000余亩土地流转到企业手里,当了一辈子农民的洗脚上田坐收地租了,这里陆续建起了万亩蔬菜基地、设施农业和老腊肉加工厂。 

  今日农业来了、及时雨公司来了、宾来丽山公司也来了……朱涛回忆,前几年招商引资,投资老板来到大盛镇转一圈,留下一句“这里投资太偏了”,然后扭头而去。

  现在,大盛镇主动作为,创新“一对一”保姆式服务方式,制定土地、资金等优惠投资政策,主动承接两江新区内镇街的产业承接,不到两年时间10余家农业企业“进山”谋发展。 

  “槽谷原生态是最独特的资源。”今日农业在白岩蔬菜基地的技术负责人辛柏树称,槽谷地带溶洞水水质好,土质不错,植被保护完好,适宜培育真正的绿色水果和蔬菜。 

  企业“进山”,村民肯定要“返槽”。村民李木说,在老家既能挣钱,也能照顾一家老小,还能呼吸新鲜空气,这本账谁都会算。 

  老农拿上月工资 

  周昌明54岁,育有两个孩子,都被他赶到槽外打工去了,留下老俩口在家耕种5亩田地。 

  “种田亏大了。”老周说,种子要钱,化肥要买,病虫害要防治,收成好不好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更不用算劳力投入了。 

  去年,老周家5亩耕地流转给了今日农业公司,每年租金4000余元;腾出手的老俩口又成了公司的工人,老周在蔬菜地里打工,去年一年收入1万多元,老伴在公司食堂做饭每月工资800元。老周家总算扭亏为盈了。 

  “成了按时上下班的产业工人。”58岁的张淑英现在是早晨7点上班,上午11点下班;下午2点上班,6点下班。她告诉记者,5亩地的租金够买一年的口粮了,工资存起养老,也用不着拖累儿女了。 

  槽谷真的变了!天险洞村支部书记廖有才称,每年农业公司发给当地农民的工资达百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8年的30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7000多元。廖有才说,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村民传统农业的观念,逐渐接受并支持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3000游客不想走 

  去年,槽谷内陆续开建400亩草莓基地,建起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8个,种植了美国“阿尔比”、“圣安德瑞斯”、“波特拉”,西班牙的“甜查理”,日本的“丰香”和“红颜”等多个洋草莓。 

  今年4月下旬,这些洋草莓成熟了,鲜红的果实叫人垂涎欲滴。一批批游客闻讯而来,在基地里品尝了个够,离开时还纷纷带上几大盒。

  “都舍不得走。”在草莓基地实习的西南大学大四学生刘炼说,截至目前,草莓基地接待了近3000游客。游客们尝够了洋草莓还不愿离去,又三五成群爬山踏青。 

  “白云浮山头,青山并肩走。清风拂面过,人活九十九。”一位游客信口一段顺口溜,表达了对槽谷之美的赞叹。刘炼说,游客希望这里能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 

  “槽谷之变才刚刚起步。”大盛镇党委书记朱涛称,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果盘子”、“菜篮子”发展万亩蔬菜基地,同时深入挖掘槽谷自身的自然、生态优势,结合附近的悬棺、溶洞、白莲教寺庙等资源和冬观雪景、夏看日出的景观,打造休闲、养身、养心基地,做出特色和品牌,将槽谷变成欢乐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