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位于渝北的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大数据“触电” 预知电网故障

2017-4-14 21:50|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2610|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位于渝北的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大数据“触电” 预知电网故障工人正在复绕剩余的铜丝工人将原材料运往生产线上泰山电缆生产车间泰山电缆 生产车间  2017年4月13日,临空都市报记者从位于渝北的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 ...

位于渝北的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 大数据“触电” 预知电网故障

工人正在复绕剩余的铜丝
工人正在复绕剩余的铜丝
工人将原材料运往生产线上1
工人将原材料运往生产线上2
工人将原材料运往生产线上
泰山电缆生产车间1
泰山电缆生产车间
泰山电缆生产车间2
泰山电缆 生产车间

  2017年4月13日,临空都市报记者从位于渝北的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山电缆”)获悉,从今年开始,大数据分析将正式走进电网运维:未来不需人工查检,只需通过各种感知器收集数据,经由后台分析就能预知故障可能,提前进行维护,从而避免人力检测不足时,可能导致的断电情况。

  同时,配合泰山电缆特高压线、高导电线等产品的支持,市民安全、稳定用电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也将为渝北智能制造工业、临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行业领先

  特高压线实现国内电压等级最高

  随着全球互联、智能制造的风潮,在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了一种趋势。泰山电缆也不甘滞后,转型升级如今成为其高速发展的动力。

  据泰山电缆总工程师刘法忠介绍,截至目前泰山电缆正逐步实现着几大主类产品的升级,其中特高压线产品实现了国内等级最高,并在今年继续推进导电率达到63%的高导电线研发。从标准值的61%提升到63%,2个百分点的提升看上去微乎其微,但这种提升带来的改变却是天文数字。

  刘法忠以某新建220KV同塔四回线路向记者举例,在额定输送容量51500万千瓦,分别选用普通导线(JL/G1A-630/45)与高导电率钢芯铝绞线(JL4/G1A-630/45)时。普通导线线路损耗为2520万千瓦时/年,而采用高导线时每年则为2440万千瓦时/年,相当于线损降低了80万千瓦时/年,从而减少碳排放280吨/年。而这种降低放大到一个地区,带来的改变就将翻天覆地。

  除此之外,刘法忠还介绍,泰山电缆在特高压线还实现了±500千伏电缆产品的生产,目前是国内电压等级最高产品。同样一条特高压线路,将比传统500千伏电缆的传输容量高五六倍。更低损耗、更高容量,这就是泰山电缆交出的成绩单。

  研发创新

  今年预计推出16个新产品及服务

  从1998年11月13日落户至今,泰山电缆已在渝北完成了13年的成长,年产能从2亿元提升到了45亿元,产值25亿元。在行业内生产装备、市场影响力的综合排名中居全国前10强。

  “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靠着研发与技术创新。截至目前,泰山已经完成包括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耐寒电缆关键技术研究、碳纤维芯高导电率铝型线绞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500kV直流电缆关键技术等13个项目,总计76项国家专利。除此之外,每年都将实现10个以上科研项目的推进。”据刘法忠介绍,就在今年,除了上述产品外,泰山电缆预计还将推出16款新产品和服务。

  刘法忠表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科研实力建设中,目前泰山电缆已完成一所技术研发所、一座研发中心的打造,汇聚了30余位专业科研人才。并与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国内唯一行业研究所)等在新技术、新产品进行研发合作。

  而且科研投入也毫不吝惜。据相关负责人透露,泰山电缆在2014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1406万元,并在2015年增长至6679万元,2016年实现5811万元。

  运维升级

  电缆内部放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

  除了对产品的不断研发,泰山电缆在转型升级中还在逐步布局运维服务。据刘法忠透露,大数据应用承担电网运维从今年起就将正式开始,解决断电、维护等等问题。

  刘法忠向记者介绍,在传统电缆运维中,过去多通过“产品出厂使用年限故障频发率”来判断电缆在实际使用时的寿命。通常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排查,如果是在用电高峰期,就会加班加点,十分繁杂,从而可能产生运维不及时的情况,引发断电威胁。

  “但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变。”刘法忠向记者介绍,各种不同的传感器会被放入到电缆内部实时监测不同数据。其中,通过对局部放电数据的检测,可以了解到电缆是否出现水渍等影响电力传输因素;通过低频介质损耗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到电缆的老化情况,判断使用寿命。

  “一旦出现问题,通过传感器汇总信息后,就能自动报警,从而避免人力检测不足时,可能导致的断电情况。”刘法忠说,通过大数据应用的支持,当所有数据通过日常不断的积累,后台系统还能根据这些信息形成不同的问题判断标准指标。在未来,甚至不需要人工查看和检测,就能解决断电、维修问题。

  临空都市报 记者 龙搏 摄影 蒋兴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