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重庆直投与全球最大直升机制造商贝尔签署合作协议

2014-3-1 12:30|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786| 评论: 0

摘要: 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生产机型  商报记者 孙黎明 实习生 龙搏腾宇 重庆商报讯 重庆通航产业双喜临门。昨日,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直投)与全球最大直升机制造商—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以下简称 ...

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生产机型
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生产机型

  商报记者 孙黎明 实习生 龙搏腾宇

重庆商报讯 重庆通航产业双喜临门。昨日,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直投)与全球最大直升机制造商—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以下简称贝尔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吹响进军通航全产业链号角;同日,重庆直投下属飞行学院—重庆通用航空培训有限公司获得民航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运行合格证,标志着重庆第二家甲类通航企业正式具备运行资质。

贝尔西南客服中心入重庆

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是全球主要的直升机生产商之一,下属于德事隆集团,2012年直升机交付金额和交付量分别占全球总额的50.5%和18%。据昨日签订的合作协议显示,贝尔公司将帮助重庆直投建设贝尔直升机运营项目,重庆直投旗下子公司—重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为项目承建单位。

“我们的合作将分为两个部分。”重庆机电集团总裁、重庆直投公司董事长黄勇表示,一是重庆通航将采购4架贝尔直升机(2架407GX和2架412EPI)进行通航作业业务,二是重庆直投将成立由贝尔授权的西南地区唯一客户服务中心,开展贝尔直升机交付、维修、零部件供应、托管、飞行员和机务人员培训业务。

贝尔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周安表示,在双方签订协议的12个月内,贝尔将尽最大努力帮助重庆直投熟练掌握合作机型的维护保养、复装、返修和交付展示技术。

两大业务将成合作重头戏

黄勇透露,此前,贝尔在中国的维修基地主要位于华南等地。直投与贝尔合作后,将重点开拓两块业务,分别是西南地区的通航作业和维修市场。

他表示,目前,西南地区通航作业及维修市场需求旺盛。在通航作业上,重庆直投现有机型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急需引进更大吨位的直升机以填补西南地区作业机型的空缺。

“另一方面,重庆通航产业的维修服务能力亟待提升。”黄勇指出,随着中国低空开放,通航产业的发展,直升机保有量逐年快速增加,对售后维修服务提出了新需求。目前,重庆直投正在建立自身的直升机售后服务维修能力,与贝尔合作,能使重庆通航维修能力快速提升,形成除通航作业收入外新的利润增长点。

最终引进制造贝尔中型机

事实上,重庆直投与贝尔公司此次联姻,是双方就生产制造合作所展开的一次试水。黄勇透露,双方希望从运营维修切入,让合作逐步深入推进,最终实现引进制造贝尔中型直升机的目的。

黄勇表示,此前,重庆直投收购了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生产的直升机主要是1.3至1.5吨的轻型直升机,主要应用于培训、巡航、旅游观光等领域,适用范围较受局限。“重庆直投一直希望将产品线从轻型直升机向中型直升机拓展,以满足消防、林业、安监、医疗救援等单位需求,这就需要与贝尔合作制造3~5吨的中型直升机,与恩斯特龙机型形成互补。”

声音

直投与贝尔强强联合将带来双赢

“重庆直投与贝尔强强联合,将带来双赢。”一通航界资深人士认为,对重庆直投而言,与世界知名直升机公司合作,可快速提升服务、维修乃至制造实力;对于正在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贝尔公司来说,也寻找到了一条未来在中国市场大显身手的可行路径。

重庆直投高层指出,未来通航运营市场发展潜力较大,自2010年以来的5年左右时间处于扩张期,在此期间除了不断有新通航企业成立,现有通航企业也将不断扩大自身规模,预计到2015年底,国内通航飞机总量将达500~550架左右。

“我们非常看好与重庆直投合作的前景。”贝尔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周安指出,截至目前,贝尔共有78架飞机在中国市场运营,预计今年运营规模将达到上百架,其中一些订单很可能会来自重庆市场。

重庆直投测算,至2015年底,贝尔直升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超过150架。“从现在算起,这将为贝尔在中国提供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同时,机队规模的扩大,也将随之带来相应航材销售和维修市场的关联发展。”

相关

重庆第二家甲类通航企业正式运营

今年内,重庆报考直升机驾照的学员,可在“家门口”参加培训了。昨日下午,民航部门向飞行学院重庆通用航空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通培公司)颁发经营许可证、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标志着继重庆通航公司之后,重庆地区第二家甲类通用航空企业正式具备了运行资质。

重庆通培公司总经理尹恒虚表示,重庆通培公司主要从事直升机私、商照培训和机务维修人员培训,其位于两江新区航空工业园的培训基地占地274亩,包括教学楼、学员宿舍、食堂、模拟飞行训练中心、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拥有教练机3架,今年上半年将全部交付使用。届时,重庆将完全形成直升机飞行学员、机务学员本地化培训能力。

此前,重庆通培公司已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开展了联合招生,2012年12月招收的首批飞行学员正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位于新津的基地开展飞行训练,第二批飞行学员已完成了体检、政审等工作,即将开班培训。招收的第一批机务学员也将于今年开班培训。

尹恒虚透露,预计到2020年,重庆通培公司的在校学生规模将达3000人。其中,飞行技术私、商照培训在校生300人,机务维修执照、飞行签派员执照、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航行情报员执照等四大民航执照考试培训共计500人,学历教育在校生2200人。

纵深

渝通航全产

业链渐成型

“重庆造”直升机卖得怎样?重庆直投昨日给出了答案。

去年,重庆直投在全球市场上直升机销量达30架,今年预计销量为45至50架,目前已接到35架交付任务。

一通航界资深人士认为,经过近几年培育,重庆正逐渐形成集飞机研发、制造、销售、运营、维修、培训和机场建设为一体的通航全产业链。

近年来,重庆直投积极稳妥开展布局通用航空产业链,现已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并分别成立重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飞行学院重庆通用航空培训有限公司、重庆通用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此次重庆直投与贝尔的合作,将推动重庆通航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同时,在重庆市场上,来自房地产、金融、能源等行业的民营资本纷纷开始围绕通航产业做文章,有意掘金直升机旅游观光、驾驶培训、飞机租赁等领域。截至目前,重庆通航企业筹建数量已达12家。

一通航界资深人士认为,随着国家试点开放低空空域飞行,未来中国通用航空市场潜力巨大。据中国民航局估测,到2020年通用航空机队规模总数将达1万架,复合增长率22%,届时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带动超万亿上下游产业规模。预计3年后,中国通用航空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而重庆通航产业将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贝尔412EPI机型

用途 用于公务运输、搜索救援、医疗急救、消防救灾、海上平台运输、空中执法等。

最大巡航速度

226千米/小时

载客人数

1+14

机舱总容积

6.2立方米

最大总重

5398千克

传输额定功率

828千瓦

贝尔407机型

用途 用于企业行政级商务飞行、私人俱乐部飞行、警务执法、反恐、空中支援、消防、灭火、医疗救护等。

最大巡航速度

246千米/小时

载客人数

1+6

机舱总容积(包括后货仓)

2.4立方米

最大总重(内部装载·标准)

2268千克

传输额定功率

606千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