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三步棋”走出的高效农业

2017-5-12 21:56|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56|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三步棋”走出的高效农业规模壮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在茨竹镇大面坡村,一处连绵起伏的山地间,有一个正在向着现代化农业大步迈进的蓝莓基地。  500多亩蓝莓枝青叶茂,首期栽植的蓝莓已经挂果,枝条上一 ...

渝北“三步棋”走出的高效农业

规模壮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插图1
规模壮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插图2
规模壮大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在茨竹镇大面坡村,一处连绵起伏的山地间,有一个正在向着现代化农业大步迈进的蓝莓基地。

  500多亩蓝莓枝青叶茂,首期栽植的蓝莓已经挂果,枝条上一颗颗豌豆大小的蓝莓果实,在暖阳下茁壮地生长。

  基地里,一期建成的纵横交织的水管,暗藏着现代化农业的“智慧元素”。

  蓝莓“口渴”了,基地的水管会按照主人操作智慧“物联网 ”系统发出的指令,及时喷水增湿,不仅能给蓝莓解渴,还能添加“营养成分”。

  “再过一段时间,全套‘智慧农业决策系统’建成后,哪怕人在国外,一样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农业APP,完成对基地的便捷管理。”蓝莓基地负责人、重庆根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勇自豪地说。

  而在我区,已有2000多亩农业特色产业通过智慧农业决策系统,实现了对特色经济作物长势、病虫害发生、土壤墒情、肥力等方面的远程监控、监测和监管,初步实现了全区特色产业智慧化建设全覆盖。

  去年以来,区农委通过全力下活“因地制宜当好参谋”“因势利导注入‘智慧’”“热忱服务提升质效”三步棋,不仅让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而且实现了既“智慧”又高效。

  因地制宜

  ——种什么?哪里种?当好参谋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单靠传统农业效果不会明显。“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是我们加快农村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区农委负责人表示,在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方面,该委首先发挥好给业主当好决策参谋的助手作用。

  瞄准市场需求,选好选准特色农业产业是创业者获得成功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同时要在此基础上为选定的产业找到合适的“安家落户”之地。

  “蓝莓市场前景好,亩产量高,盛产期可达800—1000斤,每斤价格60—80元,亩产值可达6万多元,确实是一项高效益的产业。”王勇回忆,项目考察初期,区农委经作站技术人员不仅向他推荐了这一高效益项目,而且在种植基地选址上也颇费心思。

  蓝莓的生长条件适宜酸性土壤,对环境气候也比较讲究。区农委经作站站长李纯凡熟悉全区耕地土质情况,为王勇推荐了茨竹镇大面坡村这个基地。“经过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实测,这里海拔600多米,土壤呈酸性,气候温度适宜,完全适合蓝莓生长。”王勇说。

  技术人员的热情指导,让王勇看到了光明的前景。两年前,王勇毫不犹豫地流转了土地,从大兴安岭引进绿宝石、半高丛、矮丛等11个蓝莓品种,在茨竹镇大面坡村试种后,像我区大力发展的石斛、葡萄等特色产业一样,迅速获得了成功,首期栽植的蓝莓今年初步挂果,总产量预计可达3万斤,产值将实现240万元。到盛产期全部挂果时,预计总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

  事实上,在我区,石斛、葡萄、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项目的负责人都有着和王勇类似的经历。他们在实施项目的初期,对于如何选好优质品种,如何选择基地,都得到了区农委相关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因势利导——

  缺什么?补什么?注入“智慧”

  在茨竹镇花六村,150亩高山泉水生态养鱼场里,养殖的草鱼、鲫鱼、清波等各类生态鱼,不仅沐浴着清澈的泉水,而且享受着“智慧农业”带来的福利。

  重庆中军卧龙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贺中军表示,自己管理这片水产养殖场十分轻松。在公司的办公室,依靠桌上的两台电脑,墙上一个大屏幕,就可控制鱼儿生长的全过程。只见他手握鼠标轻轻一点,室外的鱼塘增氧设备随即启动,喷洒出的水花四溅,增氧后的水体让鱼儿欢畅不已。

  “这套智慧平台系统,还依托互联网搬到了手机上,随时监测反映鱼塘水体的酸碱度、溶解氧含量、水体温度等各项指标,鱼儿生长、生活的全过程,成功实现了‘掌上调度’。”贺中军说。

  依托这套系统,不仅实现了贺中军口中所言的“便捷管理”,而且还节约了劳动力等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李纯凡介绍,在财政资金和技术指导帮扶下,我区特色产业几乎都有了互联网智能化的“注入”,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紧缺和科技乏力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缺什么就补什么。比如在夏天,过去需要投入多个劳动力为农业产业浇水,现在点点鼠标就能轻松搞定,过去农业生产基本“靠经验”,现在能够依据“监测数据”适时把握调控,进而实现了“靠科学”。

  在我区,智慧物联网建设还远不止这些,另有石斛、食用菌、原种猪、葡萄等诸多特色产业,都步入了各自的智慧化农业管理系统。而这些智慧化系统,都接入了我区在全市首建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云平台。

  借力于全区农村场镇和193个行政村实现的光纤全覆盖,借力于互联网与农业的渗透融合,在这个投资1000余万元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云平台基础上,我区还将在两年内完善“1 8 18”的智慧农业框架体系,即建立一个集现代农业物联网病情、灾情、墒情、决策、成果展示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总平台。同时,在印盒歪嘴李基地、大盛中药材基地、放牛坪梨子基地等8个重点农业产业基地建立智慧农业决策系统,重点打造18家农业物联网企业。

  热忱服务

  ——到一线,详指导,提质增效

  “要真正实现智慧化物联网技术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关键还得有娴熟运用智慧化系统的人。”李纯凡称,作为服务农业的部门,区农委特别注重常态化地加强对产业基地技术人才的培养,并深入一线进行手把手指导。

  在农村,真正能够娴熟运用农业智慧化系统的人才极为匮乏,对此,区农委将组织特色产业基地负责人、管理人员等开展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好智能化管理的要诀,使其真正“智慧”起来。

  同时,到产业基地现场指导也“非去不可”。“这段时间雨水多,蓝莓容易受潮受害,要利用天晴时间撒播适量的生物剂防潮。”“要注意整形修枝,让蓝莓充分享受日光照耀。”在大面坡蓝莓基地,李纯凡常常来到这里,耐心的讲解让基地负责人王勇和工人们受益匪浅,及时到位的管理使蓝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长势。

  一次次悉心指导,一个个技术处方,区农委干部的热忱服务,为我区各地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实施“智慧农业”注入了活力,让高效农业的花更娇艳,果更丰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