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石船: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2014-4-14 20:4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2229| 评论: 0

摘要: 渝北网讯 4月8日,太阳暖暖地照在渝北大地上,石船镇重桥村村民陈六群在自家的葡萄园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打理葡萄架。“赶上现代农业的发展东风,我们种植的葡萄有了名气,打出了品牌。”陈六群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 ...

    渝北网讯 4月8日,太阳暖暖地照在渝北大地上,石船镇重桥村村民陈六群在自家的葡萄园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打理葡萄架。“赶上现代农业的发展东风,我们种植的葡萄有了名气,打出了品牌。”陈六群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的三亩多葡萄,已经实现收入7万多元。

    近年来,石船镇立足主城近郊和临空都市区区位优势,依托“一河两山”资源,整合文化、旅游、农业资源,通过狠抓都市农业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和群众增收。

    做大做强果蔬品牌,提高群众收入

    春有石河枇杷、胆沟樱桃,夏有重桥葡萄、胜天梨、皮球桃,秋有河水脆红李,冬有柚子和柑桔……作为渝北行政区划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传统农业大镇,石船镇农业产业基础深厚,“四季果乡”的美名早已响誉全市。目前该镇拥有柑橘近5万亩、葡萄5000余亩、脆红李2000余亩,其它伏季水果3000余亩,建蔬菜基地近万亩。

    近年来,围绕着“选准品种、科学布局、科技支撑、精耕细作、打造品牌、农民增收”几个关键词,石船镇大力做强果蔬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葡萄节期间,石船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葡萄基地农户接待游客400余批次,场镇餐馆接待游客3000余批次,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实现收入500余万元。

    葡萄文化节不仅有效提高了当地葡萄的知名度,促进了果农增收,其打出的乡村旅游牌更是为当地农户开办的农家乐带来大量客源。“去年,我们的重桥葡萄保持在12元/斤左右的高位价格,今年,我们的收成肯定差不了。”村民张雷说,最近,他正打算把自家的农家乐装修一下,改善居住环境,期待今年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营销必须靠品牌制胜”,在这个发展思路下,石船镇从延伸产业链入手,做大做强本土果蔬品牌,让土特产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后,打入市内各大超市并设立专柜,进入市民一年四季的菜篮子、果盘子。

    今年,该镇将继续围绕年猪、桃李、葡萄等特色亮点产业,唱响乡村旅游“四季歌”,建设好产业园、产业带、产业基地等工程,同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营造发展环境,有效解决果蔬产业用水、运输难题。

    以生态涵养区大项目建设为拉动,力促产业转型

    作为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的核心组团,根据规划,未来,石船镇将重点布局军工、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先进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定位,必然会吸引大量投资者和服务行业的入住,石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实现腾飞。”该镇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在未来三年内,石船将力争成为以国家级项目带动、地区性产业支撑、市区级企业推动相结合梯次型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据介绍,未来,石船镇还将迎来三大项目。目前,市国土局矿山地质博物馆项目已经基本敲定落户与石壁村,结合该地4000亩遗留矿坑的用地政策,该镇正在力争在项目规划评审后全面启动川渝两地的专场推介洽谈会,积极打造关兴石壁地区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同时,该镇正结合重庆锦程实业有限公司等入驻企业的需要,做好土地流转和群众工作等服务,积极打造石翔半岛的市级生态农业园项目,重庆锦程公司一期土地流转已到位,准备建设5000亩良种苗木繁育示范基地,并配套建设度假酒店等旅游设施。另外,该镇还结合三峡移民“柳之源”区级示范项目总体规划,切实利用好专项资金,建设好水、路、电等基础设施,为企业的落户优化环境。

    “这三个项目的建设拉动,将帮助石船镇培育起御临河沿线现代农业走廊,产业转型指日可待。”该镇负责人如是表示。

    本报记者 曹丽华 通讯员 吴玉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