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农村商贸流通,发生在农民家门口的买卖

2013-9-12 19:00|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041| 评论: 0

摘要: 村民使用农商通 彭瑜 摄   ■本报记者彭瑜   前日一早,茨竹镇金银村7组,60多岁的王辉荣又在南瓜地忙碌。今年,老王种了10亩嫩南瓜。两年前,老王却因南瓜伤了心。那时,他只种了3亩南瓜,丰收了却愁销路;后 ...

村民使用农商通 彭瑜 摄

  ■本报记者 彭瑜

  前日一早,茨竹镇金银村7组,60多岁的王辉荣又在南瓜地忙碌。今年,老王种了10亩嫩南瓜。两年前,老王却因南瓜伤了心。那时,他只种了3亩南瓜,丰收了却愁销路;后来贩子上门收购,把价格压得很低。 

  然而,同样伤了心的村民们今年却扩大了种植规模。金银村支部书记胡志兵透露,今年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0亩扩大到6000亩,比邻的半边月村、玉兰村也开始大面积种植嫩南瓜。 

  伤了心还不回头,这是为什么?

  农超对接化解“卖难”

  “农超对接帮了大忙。”茨竹镇党委书记刘林介绍,此前茨竹镇建成嫩南瓜示范园800亩。当地农民随着也种上了嫩南瓜,丰产期一天销量达2万吨。 

  去年,我区推行“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模式,永辉超市直接到金银村南瓜基地采购南瓜,收购价格一下涨了百分之二三十。 

  区商委主任刘章权称,今年,我区还将大胆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与大型生鲜超市、餐饮连锁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学中学、部队机关食堂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六种对接模式,选择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建设规范化城市社区肉菜直供直销店,解决农民“卖难”的问题。

  “超市下乡”方便购物

  4月12日,洛碛川庆农贸市场,居民李如英一早就买回了新鲜干净的蔬菜。之前,这里是集镇脏乱差最严重的地方,李如英说,以前买菜都掩着鼻子走,想起就恶心。 

  洛碛场上的居民,不但能买到新鲜的蔬菜,还能像城里人一样逛超市。镇长任晓曼介绍,洛碛镇通过引进重客隆超市,带动了永兴、欣欣、步步高等其它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总长6公里集购物、休闲等为一体的镇域综合性商业服务功能区。任晓曼称,洛碛现有近1000商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 

  “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永兴超市营业员梅红之前在外打工,老牵挂家里孩子和老人,现在好了,在家门口也能挣到1000多元工资,还能照顾9岁的孩子读书。 

  来自区商委的消息称,目前,全区已完成9个农贸市场的改造任务,今年将围绕培育知名餐馆、星级农家乐、连锁超市等,确保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基本全覆盖;到2015年,要把统景、龙兴、洛碛、茨竹、兴隆等镇建成重点示范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农商通”联通农和商

  而今的农村不但购物方便,现在取钱充话费都能在家门口办到。 

  洛碛镇的蒋正勇说,以前在农村,取钱要到镇上银行去排队,手机充话费也要到场上才能充。他告诉记者,现在身边有了台“农商通”信息机,这些问题足不出村就解决了,还能打电话发短信,收看政府发布的招工、惠民、农产品收购、自然灾害预警等信息。 

  “农商通,通万家;城与乡,一样价;可取钱,可刷卡;充话费,选号码;传信息,惠农家。”这条关于“农商通”的顺口溜,老蒋背得滚瓜烂熟。 

  据了解,2010年至2011年,区移动、农行、邮政局及相关镇街和龙头企业在16个镇街,共安装“农商通”信息机161台,实际覆盖行政村已达到66%,其中茨竹镇、回兴街道悦来街道双龙湖街道两路街道王家街道等已实现“农商通”村级全覆盖。今年,我区还要安装“农商通”信息机107台,所以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区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农商通”布设,调动农家店主使用积极性,政府采取移动公司减免、市级财政补助的办法,让农家店免费使用一年,区商委对每安装投用一台“农商通”信息机,给予龙头企业1000元的补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