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

2017-9-7 22:09|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97|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   去年,在渝北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

  渝北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

  去年,在渝北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及市委、市政府《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市方案》)为主线,走对路、扎实干,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围绕贯彻落实《纲要》《市方案》,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切实落实法治建设“三大责任”。全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率先垂范、主动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建设特别是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成立“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织者的政治责任,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区政府领导落实推动者的工作责任,召开区政府常务会和法治专题会议等学习、研究、指导法治建设工作100余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法治建设工作200余次。区政府领导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分管副区长带头出庭应诉,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相关规定,强化实践者的带头责任。

  (二)制定实施《重庆市渝北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坚持以“三结合”为指引,积极开展“三步走”,在全市各区县率先制定《重庆市渝北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区方案》),明确了8个方面主要内容、42项主要措施和179项具体措施,其中包含建立法律顾问统一管理制度、规范性文件“四统一”制度、行政执法监督员和监督建议书制度及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考试制度等15项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措施。去年,按期完成40项法治政府建设年度任务。全区各部门、各镇街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措施,强化了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明确了重要任务和实施进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今年4月22日召开的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上,我区作为先进典型就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三)健全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体系,从行政权力清理、规范性文件备案、规范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诉讼、规范实施行政许可及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强化考核。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年督查工作计划,制定专项督查方案,明确责任人员、实施步骤和时限要求,做到督查督办有条不紊。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点多面广、专业性强等实际情况,开展联合督查,进一步增强了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去年,开展专项督查14次,印发《督查通报》8期,下达督办通知单25件。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一)初步构建三张清单管理体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和“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在全市各区县率先完成部门、镇街两级行政权责清单编制及公布工作。全区36个部门、22个镇街共保留了5398项行政权力,每项行政权力均明确了相应的责任清单,基本完成了全区各部门、镇街权限、职责的理清工作,推动了全区行政权力规范高效运行。全面清理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完善全区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取消各种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打破区域和户籍限制,将22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同区通办”,保留公共服务事项154项,精简办事程序和环节,强化业务协同、信息共享、资料互认,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公共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编制完善目录清单,全面公示行政审批服务信息,保留区级行政许可事项241项,涉审中介服务事项75项,镇街审批服务事项86项。扎实推进网审平台建设各项基础工作,22个区属审批部门的241项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在市网审平台上统一发布和上线运行,受理审批事项12万余件,办结率达99.6%,初步构建起线上线下、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网审平台试点向部门站所延伸,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子系统市区联通工作,区级79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了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突破300万件,按时办结率、办件准确率均达100%。相关部门、镇街和国有公司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服务监管平台办理审批手续,实现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全覆盖。政府投资项目也于去年8月22日正式启动网上审批,并全面推行了投资项目统一代码制度。围绕“五严禁”,深入自查整改,认真落实五个方面15条整改措施,成效显著。

  (三)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清理53项前置项目和215项后置项目,严格落实“双告知、一承诺”,推动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在工商与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截止去年12月20日,按“先照后证”登记的市场主体合计7998户。推进“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证一码”及个体工商两证整合等登记制度改革,去年核发营业执照共计30890户,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放管服”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

  三、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一)推进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为积极响应市政府法制办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号召,我区分别在重庆仙桃数据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统景镇人民政府建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功能定位中区域、行业及大农村、大山区的法治需求。

  (二)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积极开展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试点,清理出具有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资格单位64个;开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题培训,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会前审查、会中审核、发文签发、每日清理机制,严把起草、审定、发文、备案四关,确保政府规范性文件应备尽备、公开及时。审查部门规范性文件5件,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渝北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跟踪审计暂行办法》等政府规范性文件13件,备案率100%。建立渝北区政府及部门规范性文件库,全区现有公开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共78件。严把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保证我区制定的政策文件合法有据,确保政府决策在法治轨道运行。

  四、完善决策机制,行政决策水平不断提高

  (一)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对《渝北区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定》进行修改,完善了合法性审查标准和工作规范,明确了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合同和项目或其他涉法事项等未经合法性审查不得提交区政府常务会审议,且征求意见程序中区政府法制办出具的参考意见、函复意见或口头表述的意见不能代替合法性审查程序。

  (二)强化决策合法性审查。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以及政府治理中的重大突发事件、维稳事项以及招商引资合同等涉法事务严把合法性审查关口,推动政府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去年,对191件行政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对378件合同提出了合法性建议,对281个招商引资项目进行法制审查、合同涉及金额约850亿元,确保了审议事项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区政府法律顾问列席政府常务会30次、审查政府文件191件、合同协议447件,对875件(次)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了合法性审查,为决策提供了高质量的意见及建议。

  (三)严格决策责任追究。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严格执行《问责条例》有关规定,坚持“一案双查”。去年对领导干部问责19起、30人,其中纪律处分5人、组织处理25人。严格执行中央、市关于责任追究机制的有关规定,加强行政领域内问责。

  五、完善体制机制,行政执法行为日益规范

  (一)率先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在全市各区县率先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全区33个行政执法单位全部建立了“两库一单一细则”,确立了随机抽查事项390项,集中公布在区政府门户网站“法治政府建设专栏”;随机抽查事项达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100%,实现了全覆盖。“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成效得到市政府办公厅肯定。

  (二)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开展新任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2期,累计培训560余人,全区行政执法人员数量突破1500名。根据行政执法人员的调动、离退休等情况,及时变更行政执法证件3个、到期换领行政执法证件8个、注销行政执法证件64个,保持证件与执法人员相统一。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排查整治,全区51个执法单位共查找出执法问题212个,已全部整改。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主体清理工作,将全区51个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信息公示在政府门户网站。对全区17个重点执法领域开展专项调研,评选出优秀调研报告6篇。开展信用系统建设,全区3782条行政处罚信息归集到市网审平台,归集率100%。

  (三)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成立全区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办公室,实行市政、交巡警等合署集中办公,每月组织开展全区重点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对城市治理难点进行集中整治。全区21个镇街食药监所均配齐了执法装备,非直属所均配备了至少2名具备食品药品执法资格的人员从事食品药品执法具体工作。

  六、强化监督制约,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对照满意率、落实率、公开率、时效率“四率”考核标准,实现了办理水平和工作实效“双提升”。去年,共办理代表建议211件、委员提案232件,均在规定时限内全部办结。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切实改进政府各方面工作。

  (二)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完善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将行政应诉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体系。积极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大幅度提高。去年,全区办理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424件,同比增加33.8%;共指导办理以区级部门、镇街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148件,同比下降33.9%;生效裁判履行率达100%。

  (三)强化行政复议内部监督。按照市政府法制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规定,全面提升全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大对拆除违章建筑、土地纠纷、房屋征收等案件的听证力度,采用听证方式审理案件3件;召开2次行政复议委员会案件审理会,行政复议公信力得到强化。去年,我区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0件,同比下降76.0%,复议维持率72.2%,同比增长16.9个百分点;综合纠错率27.8%,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共办理以区政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18件,同比下降66.7%,没有发生被市政府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职责等情况。

  (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等17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对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区工商分局等15个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促进财政资金规范管理、提升使用效益;对洛碛镇、农业园区等5个单位8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促使领导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正确行使权力;对空港新城公司和渝港公司等开展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结构治理、规范内部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对政府投资项目加强审计,审减工程投资金额1.3亿元,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助推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五)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全面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并依托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政府公报、政府大事记等形式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8500余条。去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8件,均在规定时限办结答复,办结回复率达100%。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渝北区法治政府建设专栏”,集中公开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区级部门和镇街权责清单、行政执法监督事项以及行政案件公示事项。

  七、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推进法治社会共建

  (一)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强化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充实行政复议人员。高度重视法制工作的专业性,区行政复议中心5名工作人员均为硕士研究生,其中4名为法学研究生,均通过全国司法考试并取得了公职律师资格,保障了行政复议工作的专业性。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在行政执法文书案卷评查中,严格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时,要在行政执法文书中明确告知行政相对人具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机关和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行政复议权利告知作为行政执法文书案卷评查重点之一,检查结果作为单位依法行政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探索行政复议决定公开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工作的管理机制,行政复议案件从立案、审查、审理、决定等各个阶段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流程规范,形成任务明确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行政复议案件办结后,严格按照《重庆市行政复议案件文书立卷归档办法》的要求进行立卷归档,案件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

  (二)强化人民调解工作。扎实开展诉调对接,强化衔接协作。协调多方联动联调,成功化解热点敏感纠纷24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16.42万元;召开全区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座谈会,与“蓝丝带”物业纠纷调委会联席调处5次,均获得成功;组织院坝调解、巡回调解近100场,成功化解民间借贷等热点纠纷17件。不断充实“十五字”调解法的内涵,积极推广“圆桌对话”的调解模式,成功化解物业纠纷78件,民间借贷纠纷5件。持续推进“主动走出去,送调解到家”的方式,组织58名调解员47次走进社区及居民家中。成立了“巡回调解小组”,每周进社区开展调解宣传,有效防止了6件纠纷的发展升级。积极探索“互联网+调解”创新模式。去年,累计受理申请调解案件527件,结案527件,结案率为100%。通过调解减少司法诉讼案件297件,涉案标的1455.9万元,累计接待服务群众2190人次,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约11.35万元。在调解工作群众回访中,群众满意度均达98%以上,认可度与满意率同比上升了2.14%和3.56%。

  八、狠抓教育培训,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升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制定《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方案》,完善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度。10月,组织全区130名处级领导干部在区法院旁听了一起关于行政诉讼典型案件的庭审。将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参考人员的范围扩大到科级,进一步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常态化。去年,共组织2次新提任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有520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考试,合格率达100%。

  (二)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深化。开展全区“六五”普法总结表彰,对“七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落实。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和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了“三月法治宣传月”“法律八进”“‘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活动”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以“义务法律顾问进村居”“10+N系列法治宣讲”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去年,共开展法律宣传活动1025次,接受群众咨询394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普法宣传的实际效果。

  去年,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区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相比,与渝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一)法治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二)行政审批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三)守法信用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依法治区深化之年。区政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区委全面推进依法治区总体目标,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围绕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以贯彻《纲要》《市方案》《区方案》为主线,突出重点,巩固基础,抓住关键,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等方面切实保障各项任务措施取得实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