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我区立足技术标准战略助推经济提质增效

2014-6-30 12:01|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824| 评论: 0

摘要: 金山科技胶囊内镜被应用到62个国家。本报记者 马力 摄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营销。”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就成为标准,谁就能够有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获得 ...

金山科技胶囊内镜被应用到62个国家。本报记者 马力 摄

  [题记]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营销。”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就成为标准,谁就能够有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获得最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间,标准化工作成为质量强区的基础工作。

  近年来,我区立足技术标准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全区科技成果加速向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转身,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向实现产业精细、精准和更大、更强迈进。

  日前,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的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中,位于台商工业园区的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赫然在列,且双喜临门:该公司独立制定的《智能胶囊消化道内窥镜系统》企业产品标准获得三等奖,公司员工李向东荣获个人三等奖,这是今年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和个人。

  是什么让企业一举成为行业佼佼者?金山科技的答案是“有标准就有话语权”!

  技术标准“窥”见未来

  据介绍,早在2008年,金山科技就基于MEMS技术,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OMOM胶囊内镜”。如今,这小小的“胶囊”已经被应用到全球62个国家3000多家医院的临床实践中,每年为企业带来数亿元的的进账。但这并没有让金山科技掌门人王金山感到骄傲,因为他还没能在行业内树立威信和话语权。

  在一次常规调研中,区质监局了解到金山科技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的需求后,便派专人对此项工作进行对接,先后协调多位行业专家和技术机构为企业解决有关标准化方面的问题。

  由此,金山公司也开始了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全新战略之路。每年,公司将销售收入的1/3左右用作研发经费,同时,科研团队的人数也增至147人,甚至比车间的工人还多。随着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公司现已申请国内外专利百余项(包括获得美国、欧洲专利局、日本、加拿大等国专利)并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

  一大批具有技术创新的标准孕育而生,影响着整个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战略让金山科技“窥”见了未来。

  扩大“渝北标准”影响力

  因对标准化战略的重视和投入而尝到甜头的,在我区远不止金山科技一家企业。

  区质监局标准化科科长唐绪军告诉记者,在全区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的大环境下,金山科技、润泽医药等一大批医药企业积极参与制订多个国家标准,纷纷抢夺行业“话语权”;长安汽车、银翔摩托、恒通客车等一大批汽摩企业也纷纷拿起标准化这一有力武器,以标准促转型发展;鸽牌、星河光电、智得热工等科技企业也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在特色农业、休闲旅游观光服务业等更多行业,标准化所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

  据介绍,在该局对辖区26家重点企业的调研中,有这样的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11-2013年,26家企业标准化投入总额为1832.9万元,企业的全国及市内市场份额绝大多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标准化对GDP贡献度为1.5%-5%,将专利转化为标准的数量为432项,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保持有效运行。

  “我们要打造技术标准高地,扩大‘渝北标准’影响力,创建渝北标准化品牌。”区质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加快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区财政对获得国家级和市级标准化奖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和20万元,对新参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分别资助60万元、40万元、20万元。

  没有标准化就面临边缘化

  近两年来,我区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大力营造政策环境,加大标准化投入,强力推进重大工程,着力培养重要人才,在助推渝北经济优质快速发展、转化与创新技术成果、研制关键技术标准和前沿技术标准、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创建农业品牌、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术标准服务平台、落实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至今,我区承担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组2个,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参加制(修)订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5项、地方标准10项。创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创重庆市产品标准奖14项,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6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2项,累计指导158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技术标准体系。

  据介绍,当前,我区正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引领、传统产业与服务业标准化提升、服务业标准化示范、标准化建设强基“四大工程”,加强标准人才培养,加大标准化业务培训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加快打造技术标准高地,助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腾飞。“到2015年,我区技术标准讲成为促进现代工业、服务业、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标准化工作总体水平将达到西部先进水平。”区质监局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郑和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