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重庆两江新区:参与全球分工 探路内陆改革

2014-8-12 15:11|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587| 评论: 0

摘要: 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成立4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内陆地区融入全球市场的新路径,初步形成了内陆开放的国际通道、产业支撑、开放平台,成为全球资本投资内陆的重要投资目的地。GDP从2009年 ...

   


    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成立4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内陆地区融入全球市场的新路径,初步形成了内陆开放的国际通道、产业支撑、开放平台,成为全球资本投资内陆的重要投资目的地。GDP从2009年的798亿增长到2013年1650亿,翻了一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211亿元增长到3492亿元,年均增长30.3%;进出口总额从33.7亿美元增长到305亿美元,年均增长73.4%。其路径正如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凌月明所说:“以开放促改革,向改革要红利。”

    行政改革创一流市场环境

    6月3日,以大部制思路推进的市级部门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的4个派出机构完成整合。6月16日,两江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对原两江新区、北部新区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大职能进行整合,5个分局合并,科室砍掉50%,人员60%充实基层。
    新组建的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承担起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市场和质量监管职能。这在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尚属首例。实际上,两江新区行政部门从组建之初,就按照大部制的思路进行组建,仅建设管理局,就对应了9个市级部门105项审批事项,大大减少了审批环节。
    两江新区的行政审批改革着眼审批便利化和行政效率提升。率先在全市探索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商登记“先照后证”,并将市场主体登记全部纳入“绿色通道”办理,推行“一张表”制度,申请者只需要到一个窗口或网上提交一张表格,即可当天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申领、印章刻制等多个事项的办理。今年新区直管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同比上升超过76%。目前,企业注册登记总时限从70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社会类投资项目建设手续时限压缩2/3以上。政府投资类建设手续提前介入技术审查,并于30天内集中完成审批。今年以来,实际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限平均提速86%。
    审批权力标准化。形成权力清单,减少自由裁量空间。制定《两江新区行政审批项目标准化编制规则》,完成274项审批类项目的标准化编制。两江新区管委会、北碚区政府在水土园区成立了综合执法机构,分别在建设管理、市场管理和其他管理类等3个领域统开展综合执法,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问题。一年来,两江新区按照重庆市最大限度放权两江的总体思路,被赋予市级管理权限。2013年12月,283项市级行政管理事项正式下放,基本覆盖了两江开发开放涉及的所有重要审批领域。
    行政改革仅是新区深化改革的一个侧面。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两江新区明确了8个方面40项改革措施,重点在保税港区功能拓展、跨境电子商务、准入前负面清单等16个领域推动深化改革。

    政策试点瞄准全球要素重组

    内陆开放,产业是核心。经过4年布局,两江新区基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内陆市场的要素重组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汽车工业为例,通过“整车+零部件+研发+结算”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集群发展”路径,有效地降低了产品内部的进项物流成本,提升了产业的盈利能力,并通过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的开放型体系建设,降低了产品的出项物流成本,大大提升了内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两江新区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等生产基地。今年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增速连续17个月保持在25%以上,主导产业做出重要贡献,其中汽车产业增长33%,电子产业增长22%,医药产业增长50%。
    为进一步提速内陆产业融入全球市场,两江新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窗口地位,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内陆开放发展的政策性试点改革。
    金融领域的综合试点改革有离岸金融业务、外汇改革试点、金融综合试点、保险创新试验区等政策的推出。用地制度改革上,重点构建“三率一力”的用地机制,深化低丘缓坡、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改革试点等。内陆开放体制改革方面,推进口岸监管方式改革、完善保税政策体系、开展进口商品限额零售试点等;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改革试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等综合试点工作。新区还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一系列基于内陆开放的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制度设计和改革试点,有力推动了两江快速发展。目前,两江新区已成为跨国企业投资内陆首选地,4年共有128家世界500强落户,占全市一半以上,累计签约项目1395个,实际利用资金4258亿元。
    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表示:两江新区的改革促进了发展,正按照5000亿汽车、4000亿电子、2000亿高端装备的目标,并重点发展云计算、新光源、机器人、航空、医疗器械、页岩气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一段时间,新区工业增长可望保持在20%~30%的速度。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人的城市化,而人的安居与就业,已成新型城镇化的两大核心问题。两江新区统筹城乡引领下的综合配套改革也因此引人注目。4年来,两江初步形成了以安置房、公租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以解决农民工和安置农民为核心的就业保障、培训教育体系。
    家住渝北区龙兴镇高洞村的王道伟,农转非前一家人仅靠土地务农维持生计,年收入不足5000元。全家土地征收后,老王积极参加了两江组织的技能培训,成功应聘到两江物业公司工作,如今的王道伟,收入稳定、家庭和睦、已渐渐融入了城市生活。
    两江新区成立4年来,按照“一改六好”的标准(划拨地改为出让地,地段好、户型好、质量好、配套好、环境好、物业好),开建的安置房、公租房达到了1500万平方米。这一举措可解决未来10年内低收入人群等城市夹心层的居住问题。
    两江开放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