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两江新区试水大部制 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一流政商环境

2014-8-12 15:13|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860| 评论: 0

摘要: 全面深化改革,国家级新区如何作为?近日,记者从两江新区管委会获悉,新区统筹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工作,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中的头等大事,努力开创改革新局面,探索建立全国深化改革的先行试验区,释放改革红利 ...

    全面深化改革,国家级新区如何作为?近日,记者从两江新区管委会获悉,新区统筹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工作,把深化改革作为发展中的头等大事,努力开创改革新局面,探索建立全国深化改革的先行试验区,释放改革红利。

    行政体制改革试水大部制

    一个部门服务行政审批——政务中心运行良好;一个部门监管市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一个机构管执法,水土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样的行政改革和管理的大部制格局正在新区逐步形成,审批、监管、执法的合理界定、相互监督为新区行政审批改革带来全新的面貌。
    一个部门管市场,大部制改革强力推进。
    6月3日,以大部制思路推进的市级部门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的四个派出机构完成整合,正式挂牌运行。
    6月16日,两江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对原两江新区、北部新区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大职能进行整合,五个分局合并,原来的部门格局被打破。一个部门管市场,正逐渐变成现实。新组建的两江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承担起两江新区范围内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市场和质量监管职能。这在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尚属首例。
    实际上,两江新区行政部门从组建之初,就按照大部制的思路进行组建,仅建设管理局,就对应了9个市级部门的职能职责。
    一个部门服务审批,从实体层面的政务大厅到网上政务大厅,从一个地点、一个机构服务到内部审批流程的优化,两江新区的行政审批改革着眼审批便利化和行政效率提升,一路疾行。
    审批要件便利化。在审批服务上,推行“一张表”制度,申请者只需要到一个窗口或网上提交一张表格,即可当天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申领、印章刻制等多个事项的办理。工商登记“先照后证”。以“先照后证”为重点,率先在全市探索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已办理“先照后证”登记企业80多户,并将市场主体登记全部纳入“绿色通道”办理,提高登记效率,今年新区直管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同比上升超过60%。涉及食品流通、餐饮、报关、烟草零售、再生资源回收等行业。
    审批服务专业化。全面实施“绿色通道”审批服务,安排精通审批流程的服务专员全程协助,互不为前置开展并联审批。目前,企业注册登记总时限从70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社会类投资项目建设手续时限压缩2/3以上。政府投资类建设手续提前介入技术审查,并于30天内集中完成审批。今年以来,实际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限平均提速86%。
    审批权力标准化。形成权力清单,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不但要限权缩权,更要规范权力,正确行使权力,减少自由裁量权。两江新区制定了《两江新区行政审批项目标准化编制规则》,完成274项审批类项目的标准化编制,并将正式挂网公示。规则梳理了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权限,形成权力清单,开通企业申报信息、行政审批信息查询功能和监督投诉功能,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即时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审批网络化,推行不见面的审批。6月初,按照“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原则, “两江新区网上政务大厅”上线运行,这意味着,两江新区企业网上注册登记将开始运行,建设手续和其他单一审批事项也将及时推行网上办理。
    一个部门管执法,目前,试点工作正有序展开。综合执法将按照行政决策、审批与监督执法职能相对分离的原则,拟组建相对独立、集中统一的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分别在建设管理、市场管理和其他管理类等3个领域统一开展综合执法,从根本上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问题,保障下放新区的市级审批管理职能履行到位。目前,两江新区管委会、北碚区人民政府决定在水土工业开发区开展综合执法试点工作,为两江新区直管区执法体制创新积累经验。
    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成为两江新区简政放权,深化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行政资源提升行政效率,进一步激发活力的重要举措。两江新区以大部制改革思路、互联网思维横向整合行政权力,要素优化,有赖于市委市政府的高起点高规格的纵向放权。
    一年来,两江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最大限度放权两江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的“两江事情两江办”“最大限度全面放权”精神,在经济发展、开发建设、财政体制上最大限度放权,两江新区被赋予重庆市级管理权限。2013年12月,283项市级行政管理事项正式下放,其中,涉及企业生产经营134项,企业投资的84项,社会管理26项,资质资格认定22项,企业注册登记11项,人事管理等其他6项,基本覆盖了两江新区开发开放涉及的所有重要审批领域。充分放权两江新区,将有利于打造行政效率突出、市场活力突出、转型升级突出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与此同时,两江新区加快推进运行模式改革。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定,将原属重庆市国资委系统的保税港区公司、江北嘴集团、港务物流集团、悦来会展集团划转两江新区直管。以江北嘴、保税港、悦来、港务集团四个公司划转两江新区管理为契机,两江新区正按照减少层级、提高效率、增强三个工业开发区开发建设能力的思路,进一步加大两江全域整合力度,探索建立新区全域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各板块活力,推动架构扁平精简高效。
    这次调整,使两江新区的管理层级和体系有了新的变化,形成了“1+4+4”体系,即两江新区管委会统筹负责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等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北部新区,直接负责保税港区公司、江北嘴集团、港务物流集团、悦来集团以及两江工业开发区、鱼复工业园、水土高新园、龙兴工业园4个园区。
    保税港区公司、江北嘴集团、港务物流集团、悦来集团四大公司划转两江新区管理,进一步增强了统筹协调能力。四大公司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每年可以贡献上百亿建设发展资金,这将极大增强新区的融资和开发能力。
    同时,四大公司分别代表的是金融、会展、保税、物流的发展平台,也是未来新区建设金融、会展、保税、物流中心等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载体,对构建支撑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开放功能一一重大。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两江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在外商投资领域,全球77个国家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而我国此前主要采用的是“正面清单”为主的管理方式。两江新区以负面清单的管理理念,推动外资投资便利化,使新区迅速成为跨国企业布局内陆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通过大通关、大平台、大通道的建设,以开放倒逼改革,两江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初具规模。尤其是通过夯实重庆保税港区“10+1”核心功能,重点就保税贸易、保税加工、贸易结算、离岸金融等领域进行积极探索,有效的推动了新区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
    位于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的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已有60余家企业和项目入驻约1万平米的临时交易场地,经营包括酒类、食品、汽车等共计约3000余种进口商品,1-4月累计实现交易额约3.5亿美元,力争全年完成10亿美元销售额。5万平方米的网内保税贸易中心综合性展示场地于2013年11月开工建设,力争国庆节正式开业。50万平方米的网外重庆国际自由贸易港城于3月29日破土动工,该项目总投资100亿人民币,将打造成为中国内陆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进口商品展销中心。
    保税功能拓展方面,积极引进汽车进口商、经销商,以此推动进口汽车的非国产货物进境入区维修业务。推动飞力达、及时达等国际物流企业设立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仓库,从事进项分拨配套服务,并在空港功能A区规划建设2000平方米海关二级监管仓库,建设集散分拨中心。在水港功能区10号保税仓库试行非保税货物入区同库堆存。已制定“委内加工”业务监管方案,并向海关总署报备。
    新区还积极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爱购保税”电商平台已上线运行,目前已与中免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与大龙网、优传酒业等大型电商企业进行合作,已成交129单,成交额20万余元。跨境电商信息平台建设进入测试阶段,6月将正式上线运行。

    统筹城乡改革:建设“一改六好”新型安置房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是国务院赋予两江新区的特有职责。两江新区探索创新的最大亮点是按照“一改六好”的标准开工建设新型安置房。
    所谓“一改六好”,即划拨地改为出让地,地段好、户型好、质量好、配套好、环境好、物业好。这一创新举措,让安置房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安置房从过去的有限产权变成了完整的产权,从过去位置比较偏僻的“安置房”变成高质量、配套好的“定向商品房”,从居住性用房变成一定程度上的财产性用房。这三个转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一个三口之家可增加超过30万元的财产性收入(一次性的房屋增值财产性收入和长期性的房租收入)。
    两江新区在探索统筹城乡改革探索中,一直把就业放在最核心位置之一,新区提出入驻企业拿出15%的就业岗位给当地农转城人员。龙兴园区通过打造信息化的城乡劳动力人员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化。鱼复工业园定期针对相关镇街无业人员举办大型的招聘会,先后邀请了市内外用人单位,提供上万个岗位,供鱼复片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转城人员选择,探索农转城人员就业的新路子。
    两江新区结合招商引资的企业用工需求,为18岁-55岁的农转城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订单式就业培训、新市民日常培训。截至目前,水土公司已定向组织农转城人员近4100人次参加了技能培训,向台兴交通、迈崴机械、超硅、莱宝高科等企业累计推荐就业近3000人,帮助农转城人员实现“就业梦”。鱼复工业园确定了重庆艺才技术培训学校和重庆航天职业大学为鱼复园区劳动就业培训人员上岗前实习基地,创造性地形成了园区——学校——企业“三方一体”的独有校企联合培训模式。

    新区探索释放改革红利

    探索改革开放新体制,两江新区正不断磨合前行,随着改革开放向深水推进,将释放出更多的改革红利。
    新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权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拟推进两江开发投资集团进行多元化股权结构改造。在用地制度改革方面,两江新区还重点构建实现“三率一力”的用地机制,深化低丘缓坡、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改革试点等。
    新区积极探索金融创新。两江新区大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创新型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其数量、质量、规模均领先于中西部其他地区。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等各类创新型金融机构数量已超过300家,入驻企业包括中国信达、阿里巴巴、苏宁集团等世界五百强、大型央企及行业领军企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区积极打造股权投资类企业的聚集高地。股权投资机构共计110余家。已落户机构中,既有联创、信达、华夏银行、中植集团等国内知名金融投资机构,也有TPG、太盟等境外知名PE机构。新区还积极打造离岸结算中心,HP集团在两江新区的保税港区建立的“亚太结算中心”已投入运行。两江新区继积极引进全球跨国公司在两江新区设立跨境离岸结算中心和建设面向电子商务企业的跨境结算平台,吸引电子商务企业国际结算中心落地两江新区外,还积极吸引出口加工贸易企业的结算业务落户两江新区。
    会议展览方面,国博中心成为全球展览业协会、国际展览和项目协会的正式会员,并成功加入国际会议中心协会和国际奖励旅游管理者协会,引进第7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和国际金属萃取大会等国际性展会。设立2000万元的两江新区会展发展基金,正拟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大数据及云服务方面,相关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进展顺利,太平洋电信交付使用两个机房模块,4000台服务器将于6月投产,中国联通西部数据中心一期已投用,总建面3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台服务器。
    科技创新方面,两江新区将加快推进水土创新创业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聚集。
    改革开放促发展,两江新区的GDP从2009年的798亿增长到2013年1650亿,年均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211亿元增长到3492亿元,年均增长30.3%。新区发展出现了三个变化:一是产业结构向新格局演变。2013年,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大致为1:55:44,第二产业比重在工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呈不断上升之势,符合新开发区的阶段性规律。二是开放水平向新台阶迈进。2013年进出口总额增速大大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绝对值超过周边省市;三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面向全球,成为对欧贸易的重要基地。(王晓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