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两江新区 查看内容

京东方等内资加速西进 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014-11-17 16:26|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721| 评论: 0

摘要: IT、汽摩、能源、机器人……在重庆浩瀚的产业海洋中,闪现着众多国内企业的身影。经过多年的发展,一艘艘“巨轮”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 ...

IT、汽摩、能源、机器人……在重庆浩瀚的产业海洋中,闪现着众多国内企业的身影。经过多年的发展,一艘艘“巨轮”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以来,大量内资涌入重庆布局一系列大型项目,为重庆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同时成为新兴产业的生力军。众多企业高层坦言,重庆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前景广阔,希望进一步深化与重庆的投资合作。

京东方在渝项目启动

7月,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在两江新区启动,该项目总投资328亿元,目标产品为笔记本等高端显示器用显示模组、触控模组和电视整机。

4月28日,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成立,该联盟将通过整合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领域的相关资源,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产业发展规划咨询、产业转化洽谈、项目申报、金融等各项服务,加速促进重庆机器人产业发展。

西南首台百万千瓦机组

11月,神华神东万州港电项目进入建设高峰。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40亿元,是神华国能集团与重庆市战略合作的依托项目,是西南地区首台开工建设的百万千瓦机组。

重庆机器人联盟成立

核心事件

近年来,重庆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切实加大招商引资,使内资成为推动支撑全市经济稳步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之一。

来自市发改委的消息称,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市级百项重大招商项目签约达22项、协议总投资439亿元。其中很多项目都由国内企业投资,为重庆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京东方在渝项目顺利推进

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项目现场一片热闹景象。商报记者从两江新区了解到,该项目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平场,正在进行桩基施工。

京东方是我国唯一拥有半导体显示器件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生产全系列平板显示产品的企业,在渝项目总投资328亿元,将形成集制造与研发于一体、面板与整机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目标产品为笔记本等高端显示器用显示模组、触控模组和电视整机。

按拟定的时间表,该项目预计在2015年年中建成投产。将建设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加工玻璃基板尺寸2200mm×2500mm,将达到阵列玻璃基板加工能力9万张/月,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加工能力9万片/月,触摸屏玻璃基板加工能力3万张/月,年产整机系统能力达200万台。

“值得一提的是,龙头企业京东方的入驻形成了强烈的集聚效应,让其配套企业闻风而动,迅速向两江新区集中。”两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16日,京东方的9家配套企业集体签约入驻两江新区,为京东方项目配套SMT、胶框连接件、导光板、背光源、光学膜切等环节。其中包括:福映光电、捷盈电子、天禄光电、鑫铭科技、福建万达等。这批项目总用地约495亩,总投资额约26亿元,预计年产值56亿元,投资强度为525万元/亩,产出强度为1131万元/亩。一个崭新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在两江新区初现雏形。

“京东方的项目在渝布局,对于提升重庆显示产业链上各环节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优化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重庆IT产业快速发展,去年生产笔记本电脑6000万台,预计2015年产量将达到1亿台。但目前,我市生产的显示终端所用面板全部来自外购,京东方及配套项目建成后,可就近为显示终端品牌提供具有价格竞争力的面板产品和触控模组,进一步推动上述厂商扩大产能,吸引更多显示终端厂商入驻。

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看,未来几年全球面板市场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平板显示产业已成为一个市场规模大、技术更新快、产业辐射面广、拉动效益显著的重点产业。据统计和预测,2012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产值规模约1220.8亿美元,TFT-LCD 面板产值占整体平板显示产业比例达91.3%,至2019年,全球平板显示产业总产值规模将达到17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由于能生产的企业很少,今后5年产能将供不应求。

神华1号机组明年底投产

除了京东方,神华集团在万州投资的神华神东万州港电项目,也是内资加速进入重庆的“标本”之一。它是神华国能集团与重庆市战略合作的依托项目,是西南地区首台开工建设的百万千瓦机组。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满足我市用电需求,同时助力经济发展。

这个计划总投资约240亿元的项目,规划建设6×10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及千万吨级储煤中转基地,将分期实施。一期工程自去年7月28日实质性开工建设,截至今年11月,累计完成投资25.84亿元,一期机组总体进度超过45%,明年9月可进入生产调试。

“预计明年年底,1号机组就能投产,2号机组2015年2月28日投产。”神华神东电力重庆万州港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贺宇表示,目前项目已进入建设高峰期,除了主体工程建设外,大件码头、灰场、输变电工程等也均在积极推进之中。

根据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的最新信息,该项目各配套工程中,大件码头占地规模653.16亩,目前已完成首批大件设备吊装,已具备使用条件。此外,神华神东电力万州港电公司还在加紧推进铁路专线项目的前期工作,该专线规划从宜万铁路五桥站接线,全长14.607公里(铺轨全长21.279公里),估算投资总额为10.25亿元。

作为中央直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神华集团是以煤为基础,集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项目的建设,除了可满足渝东北电网电力快速增长的需求外,还可有效满足全市用电需求,提高川渝电网与华中电网电力输送通道的稳定性,助推我市经济发展。

各路资本入渝造机器人

除了一些传统产业,我市新兴产业也引起国内资本的高度关注。其中,我市致力于打造全球机器人之都的愿景,就吸引了众多国内资本的角逐。

在北部新区出口加工区,当你走进联伟汽车零部件(重庆)有限公司的厂房可以看到,在这里,机器人已主宰着核心生产的一切。一条焊接生产线上,7台橘黄色的机器人手臂上下翻飞,不停地忙着焊接、打点、切割,而旁边的几名工人,则负责把从生产线上已经冲压好的部件进行整理。有业内人士曾算过一笔账:每台焊接机器人一个班能焊1万个点,这相当于4~5个工人的工作强度,产品效率可提高2~3倍。

在重庆,像联伟这样引入机器人应用的企业还有很多。以前,每家企业各自为战,如今,他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大家庭。

今年4月28日,重庆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盟在渝北区清枫北路正式成立。联盟秘书长王瑞透露,大半年的时间里,已有54家企业单位加入,这表明他们对这个新兴产业充满信心。

王瑞表示,我市机器人产业过去面临着产学研脱节,成立联盟的初衷就是通过整合这个产业领域的相关资源,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产业发展规划咨询、产业转化洽谈、项目申报、金融等各项服务,加速促进重庆机器人产业发展。

商报记者打探到,该联盟下一步将在机器人企业咨询和人才培训上发力。如明年1月份开始,将组织专家委员会专家,就机器人企业在研发和应用中所遇问题进行一对一帮扶咨询,其中绝大多数是免费进行。在人才培训上,将打造初期机器人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走进高职院校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机器人课程授课,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也将走进企业,针对机器人研发和应用企业开展专项培训,让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得以快速提升。

在资本层面,多家企业已展开积极行动。今年6月,5家来自山东、北京、广东等地的机器人重点企业携手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与两江新区签订正式投资协议。这5家企业包括华创机器人制造公司、华巍中兴电气公司、嘉腾电子公司、海浦洛自动化科技公司、聚研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完成总投资近36亿元,实现总产出200亿元。

此外,晋愉地产近日还与该联盟签约,拟投资100亿元打造全球首个机器人综合城,共占地1000亩,分为科普娱乐区、研发产业区、配套区三大核心区,计划5年建成。

“机器人综合城的整体定位是集工业、服务业、金融业、酒店业、博览业、体验产业、教育产业为核心的混合体,是机器人版本的迪士尼乐园。”晋愉地产总经理柯毅表示,该项目将建立起商业、产业、研发、金融、应用、展览、交易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推动体验经济发展。据测算,项目投入运营后总产值将超过200亿元。

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机器人综合城项目正在开展选址工作,项目预计2015年实现一期亮相,届时,项目主体工程将基本建成,机器人版的迪士尼乐园将绽放山城。

内资入渝瞄准新兴行业

来自市统计局的消息称,今年一至三季度,重庆引进内资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实际利用内资项目14272个,同比增长21.9%;实际利用资金3853.04亿元,同比增长3.6%。

调查显示,在重庆的各大行业中,内资最为青睐的依然是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今年前三季度,这两大行业所聚集的资金比重超过六成,分别实现引资1277.96亿元和1115.90亿元。与此同时,很多资金瞄准新兴行业,例如,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7个行业引资均上百亿元;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比增长44.6%和46.7%。

在进入重庆的内资中,东部地区资金占全市总量近七成,实际引资2606.60亿元。其中,广东资金663.50亿元,居来源地排位第一,同比增长9.2%。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市资金也均超过200亿元。

声音

三大原因助渝成为投资热土

“内资历来是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引资工作取得不错成效,表明重庆依然是外来资本看好的兴业热土。”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丁瑶表示,重庆之所以吸引大量外来资本,有三方面因素推动。

首先,重庆产业结构转型取得了突出成效,外来资本入渝商机更多。在工业方面,近年来重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主导产业由原来的汽摩一家独大发展为目前的“6+1”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千亿乃至万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现代服务业方面,重庆近年来频繁发力补足短板,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等国字招牌落户,现代服务业在重庆有着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引得产业、金融资本纷纷入驻。

其次,推进主体功能分区的实践,使资本入渝更有方向感。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划分出五个不同的产业圈层,为资本选址提供了清晰参考,将使产业集群连片发展,资本入渝的配套优势将更明显。此外,也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重庆近年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使资本在重庆能切实地获得收益。如,近年来大手笔布局物流通道建设,就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