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红樱桃行动”引导留守女童树立正确价值观

2014-11-23 21:14|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556| 评论: 0

摘要: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5月23日,郭明义爱心团队重庆高速东北分队和三峡义工团队的志愿者,带着红樱桃家园的牌匾和留守儿童开心交流。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10月8日 ...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5月23日,郭明义爱心团队重庆高速东北分队和三峡义工团队的志愿者,带着红樱桃家园的牌匾和留守儿童开心交流。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10月8日,留守女童肖玲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爱心包”。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核心提示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在重庆的苍茫大山中,留守女童高达100万余名,她们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2013年以来,我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着力点,结合留守女童心理发展特点,启动了“红樱桃行动”——动员全社会5万志愿者和一大批爱心企业以各种形式关爱山区留守女童。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如果不是握着她的手,看着她的笑脸,14岁的忠县马灌初级中学的农村女孩吴林香万万想不到,平凡的她会和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奥运冠军李雪芮结为伙伴,两人还打了一场羽毛球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今年夏天,伴随重庆市关爱山区留守女童“红樱桃行动”走进忠县,奥运冠军李雪芮不仅担任爱心大使,还与吴林香结成“红樱桃伙伴”。吴林香说:“看到雪芮姐姐,就像做梦一样,感觉是童话变成了真实的。”在李雪芮鼓励下,吴林香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心境也更加开朗。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2013年以来,我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着力点,结合留守女童心理发展特点,启动了“红樱桃行动”。这是一项专门针对山区学校的9至16岁留守女童在青春期和成长发育期存在心理健康、价值取向、人格形成问题而开展的专项关爱活动。通过整合全社会志愿服务爱心资源,精心开展心理健康援助活动,力争让留守女童德有所立、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心有所援,使广大农村留守女童在全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留守女童“情感饥饿”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红樱桃行动”从何而来 市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行动不仅担负着留守女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还是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3000多万16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留守女童达1600多万,大多生活在西部地区。重庆是一个大都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的城市,在重庆的苍茫大山中,留守女童高达100万余名。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2012年,市文明办组织13支民间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到重庆的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调研留守女童的生活现状。志愿者们在与奉节县朱衣五厢小学、云阳县彭咏梧小学等50多所乡村学校的留守女童交谈中发现,很多留守女童因青春期提前,父母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缺位,出现了焦虑孤僻、安全感差、自信度不高、逆反叛逆、容易对抗等心理问题。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山区留守女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她们的性格、个性受到影响,情感的缺失使她们的心理出现扭曲和变形,进而出现行为上的偏差。”绿叶义工张海峰告诉记者,很多留守女童只简单停留在吃饱穿暖的物质层面,加之乡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女童的心理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她们孤独空虚的内心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志愿者们向市文明办递交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大家达成了共识:一个留守女童往往维系了一家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美好愿望。祈盼孩子健康成长、最终成才,是每个留守女童家长的最大心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今日的女童更是我国未来家庭的妻子和母亲,因此,留守女童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和道德养成,既关系到今日留守女童的成长,更关系到今后家庭生活的质量,是最大的民心工程。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红樱桃行动”随之启动。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相继发起了五大行动 动员了5万人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2013年以来,为凝聚社会最大爱心温暖百万留守女童,“红樱桃行动”相继发起了招募红樱桃义工、结对红樱桃伙伴,开设红樱桃讲堂,援建红樱桃爱心屋、寻找最美留守女童等五大行动,动员全社会5万志愿者和一大批爱心企业以各种形式关爱山区留守女童。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活动组织者发现,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怀生命、关爱成长、关注心灵的一项科学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由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和专职心理教师承担。但是山区学校普遍缺乏专业心理教师,为解决这一问题,从2013年开始,市文明办委托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面向全社会招募了570名注册心理师担任红樱桃心理健康援助志愿者,并成立了红樱桃爱心联盟,建立了红樱桃爱心服务指导中心。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联盟成立以来,志愿者们的足迹遍至巴山渝水的500多所乡村学校,成为30多万留守女童的心灵导师,成为关爱山区留守女童心理健康“红樱桃行动”的主力军。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为了把心理健康援助延伸到各区县(自治县),市文明办动员各区县招募红樱桃姐姐、红樱桃妈妈、红樱桃奶奶义工团队,打造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义工队伍”。目前,全市各区县已有5万名女大学生、女村官、女教师、女村镇干部、女法官、女检察官等加入“红樱桃义工”队伍,参与关爱留守女童志愿服务。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红樱桃义工”还吸引了众多名人参与——重庆籍奥运冠军李雪芮主动申请担任“红樱桃行动”爱心大使;“当代雷锋”郭明义担任公益大使并经常捐资捐物,写信鼓励我市留守女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全国知名心理学专家边玉芳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红樱桃妈妈”,带领300人的辅导团队对留守女童进行积极心理辅导;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傅天琳担任“红樱桃奶奶”,用诗歌的力量激发留守女童;全国优秀志愿者龚仕平、高静、“周幺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身体力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活动,关爱留守女童成长。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建立236所“红樱桃讲堂”和156个“红樱桃爱心屋”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在实践过程中大家还发现,留守女童对“关爱”的需求其实是各不相同的。一些家庭贫困的留守女童,可能更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一些留守女童的父母务工收入不错,她们可能更缺少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慰藉。留守女童对“关爱”的需求各不相同,关爱留守女童也应“量体裁衣”。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针对缺少情感交流和心灵慰藉的留守女童,市文明办首先在南岸区进行区域性心理健康援助试点,组建了“红樱桃讲堂”专业试点队伍,引进北师大心理学教师和市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留守女童集中的乡村学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培训后的乡村心理教师回校后对留守女童进行沙盘游戏治疗督导与进阶培训等心理辅导。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近日,又一场“红樱桃讲堂”在南岸区迎龙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讲。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在面对陌生人问路的时候,可以告诉他怎么走,但绝对不能听从他人的言语而带路……”心理辅导师黄红作为此次讲座的主讲老师,为女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名为“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课程。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对于此次安全讲座,女孩子们更是受益匪浅。“如果陌生人和我讲话,我一定要警惕。”迎龙中学学生程蓉说:“以前从来都没有人跟我们讲过这些,今天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课,收获真是太大了。”程蓉说,作为一名寄宿在学校的女孩子,这方面的安全知识一定要掌握,今后就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了。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从2013年开始,市文明办在全市已建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所在学校建立了236所“红樱桃讲堂”。专业的青春期卫生辅导老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以及培训上岗的乡村心理教师,坚持每月一次心理讲座,讲解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及卫生常识。并建立学生青春期身心健康档案,定期接受留守女童的心理咨询,排解她们的心理困惑。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对于个性内向、物质匮乏的留守女童,市文明办则组织爱心企业在乡村学校冠名援建了“红樱桃爱心屋”。在这个专门为留守女童建立、关爱她们健康成长的文化场所里,配备了心理健康辅导器材设备、心理健康成长玩具以及图书、音乐、书法、绘画、科普器材等。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目前,我市的16个区县已建成156个“红樱桃爱心屋”。市文明办还组织爱心企业、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定期捐赠学习用品、文化用品、体育用具及青春期卫生用品到爱心屋,丰富留守女童的文化生活,为她们的心理健康提供有力支持。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为照顾年幼的弟弟,酉阳自治县南腰界乡的13岁女孩鲁琴琴带着弟弟上学,每周还从零花钱中,省出一半给爷爷奶奶买糖吃;每天清晨6点,北碚区柳荫镇的12岁女孩周润柳就得起床做饭,照顾残疾的爸爸和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今年,她俩被评为我市52位“最美留守女童”之一。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为鼓励留守女童奋发向上,今年初,市文明办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部门在全市开展了“红樱桃行动·寻找最美留守女童”公益活动,为全市百万留守女童寻找学习、生活、奋斗的榜样。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在各区县初评5000余名留守女童的基础上,市文明办组织专家筛选出52名重庆市“最美留守女童”。她们或阳光开朗,是同学眼中的才艺之星,或坚韧懂事,用柔弱双肩撑起一个家。52名女孩就像52朵花儿,用生命的芳香,感染更多的小姐妹心怀梦想,自立自强。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红樱桃行动”收获了五大效果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据市文明办不完全统计,“红樱桃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区县(自治县)的10000名乡村女教师、1000名心理健康专业志愿者,13支大型公益组织,20家爱心企业,率先在全市5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留守女童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樱桃示范活动,吸引了30万山区留守女童广泛参与,形成了广覆盖、多样式、接地气、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红樱桃行动”主要收获了五大效果——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从生活中来到生命中去,为留守女童成长创造了一个公益新模式。“红樱桃行动”是全市5万志愿者用两年的时间,走进巴山渝水、乡镇村落,用生命的力量,呼唤善举、凝聚爱心,凝聚社会共识的爱心行动。活动彰显了重庆这座城市的温度,首创并形成了“文明委主导、媒体推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红樱桃公益行动模式。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从求实中来到求索中去,为留守女童建立一种关爱新机制。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市建立起了市文明委组织协调,市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参与、全市新闻媒体全力推动的的工作格局,并初步建立了“红樱桃行动”的援助机制、捐赠机制、考评机制和关爱机制。2013年以来,社会各界为留守女童捐赠了3000余万元的器材、书籍、文具、毛线以及生活用品;2014年市财政投入彩票公益金200万元。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从童年中来到童话中去,为留守女童打造一个快乐新天地。“红樱桃行动”为留守女童搭建了一个快乐平台,让女孩们锻炼有场地,娱乐有伙伴,心理辅导有教师,驱逐了留守女童的孤独感。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从心理中来到心灵中去,为留守女童探索一种心理教育新方式。“红樱桃行动”将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自信阳光等积极心理植入孩子们的心中,进而解决她们的困惑,帮助养成正确的习惯。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从问题中来到问暖中去,为问题留守女童找到一条解忧新途径。红樱桃义工对个别受害留守女童开展一对一的危机干预、面对面的心理辅导,让她们恐惧的内心恢复安宁,从噩梦中走出来;对于失足、问题留守女童,社会各界集聚资源优势,形成挽救合力,用温暖的爱心带领她们走向阳光地带。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道德养成和精神之钙,关系着‘中国梦’的成败得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红樱桃行动”爱心服务方式,整合全社会爱心资源,为构建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维护留守女童心理健康做出新的努力。rEi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