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其他新闻 查看内容

荷兰前驻华大使杨乐兰来渝追寻幼时足迹

2014-11-24 15:46|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816| 评论: 0

摘要: 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荷兰前驻华大使杨乐兰。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记者 李晟 报道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这是一张诞生于1940年1月8日,由当时的重庆防空司 ...

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荷兰前驻华大使杨乐兰。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记者 李晟 报道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这是一张诞生于1940年1月8日,由当时的重庆防空司令部发放的防空洞进出证,它的主人当时只有9岁,来自荷兰。谁也没有想到,从那之后,这张防空洞进出证,会形影不离的跟着这个当年的孩子走过漫长的74年人生路。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昨天,荷兰前驻华大使杨乐兰,再次来到曾经居住的荷兰驻重庆大使馆旧址(特园,现在的中国民主党派陈列馆),寻访自己幼时的足迹。“这张防空洞证跟了我一生,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它,因为我觉得,是重庆赐予了我一生的好运。”今年已84岁高龄的杨乐兰说。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我是坐着滑竿被抬进重庆城的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当大雾最终散去,飞机在珊瑚坝上的简易机场安全着陆时,杨连山与妻子,还有他们最小的儿子杨乐兰,终于开心地团聚了。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时隔70多年,杨乐兰对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旅途依然记忆犹新。杨乐兰说,当时不能直接从上海去重庆,他和母亲先坐船到香港,再从香港坐飞机去重庆,途中必须飞越日本军事管制区,随时有被击落的危险。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在我们前往重庆之前,已经有好几架飞机被日本军队击落,在踏上来重庆的飞机前,妈妈和我都很害怕。为了躲避日本军队的视线,我们不得不在晚上飞行,飞机上没有灯。当我们飞越日本军事管制区时,可以看见日本人搜寻飞机的探照灯。”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飞机并没有直接抵达重庆,而是备降成都,杨乐兰说,因为重庆冬日的大雾,他们没有办法降落,只能在成都等待雾气散去,才再次飞往了重庆。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抵达重庆前,杨乐兰和父亲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没见了。杨乐兰说,他是坐着滑竿被抬进重庆城里的。而那段长长的石梯和从来没有坐过的滑竿,成为了他对重庆的第一印象。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中文老师可能是高罗佩太太的妹妹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刚到重庆时,杨乐兰和父母暂住于康宁路上(现已无法考证具体位置)的临时居所。1940年1月,在国民政府外交部的帮助下,荷兰公使馆和官邸得以落户于渝中半岛中山四路23号的特园,杨乐兰一家也随之搬到那里。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在新的居所里,杨乐兰开始了他在重庆的生活。“当时我觉得很孤单,因为整个公使馆里,只有我一个外国小孩子。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的整个重庆城里,都只有我一个外国小孩。外国传教士的小孩们都居住在城外。”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杨乐兰说,自己在公使馆内的生活很简单,上午有一位重庆《纽约时报》记者的太太来为他上英文课,下午则是一位中国的年轻女士来教他中文。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那位女士很年轻,我已经不太能记得她的名字,不过我感觉,她应该是当时荷兰公使馆官员高罗佩太太水世芳女士的妹妹。”杨乐兰说。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回忆起这段重庆的学习生涯,杨乐兰笑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好学生,“我经常不做老师留给我的家庭作业,害羞的中文老师又不忍心苛责我,所以我现在的中文才这么糟糕。”Ffp轨客网_原创新闻_重庆新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文热点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