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空港工业园:崛起的国际生态工业城

2013-9-16 15:42|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927| 评论: 0

摘要: 创新引领高端示范 科技驱动园区转型 [核心提示] 2011年,位于渝北的重庆空港工业园区被成渝主流媒体联合评为“成渝经济区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前十强;被人民网评为“‘十二五’十大经济活力品牌园区”;同样 ...

    创新引领高端示范 科技驱动园区转型

    [核心提示]

    2011年,位于渝北的重庆空港工业园区被成渝主流媒体联合评为“成渝经济区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前十强;被人民网评为“‘十二五’十大经济活力品牌园区”;同样是在2011年,经市政府考核,空港园区综合实力连续两年位居全市41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第一名。

    荣誉接踵而至,空港工业园的强势发力,为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树立了标杆。

    从国际生态工业城的打造,到以科技驱动产业升级,从建标准化厂房“经营资产”,到创新环境吸引人才聚集——解读空港,一条创新引领的科学发展路径,清晰可寻。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空港园区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交通枢纽


    坚持产业支撑,以创新占领发展制高点,空港担纲重庆工业园区“领头羊”

    在空港工业园区有一片简洁、现代的建筑群,这是美国科勒公司与重庆银翔集团合资成立公司的所在地。

  2007年,美国科勒全球动力总裁迪克•法奇在渝宣布了投资重庆的消息,2008年进驻空港工业园区,成为我市采用最先进技术生产通机高端产品的企业。

    “这里有大量摩托车零部件供应商,可为通用机械设备提供零部件。另外,空港工业园区的投资政策、优美环境,也是吸引我们落户的重要原因。”重庆科勒银翔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新起说。如今,公司生产的通用机械设备远销美国、欧州等地,其产值也年年翻番,去年已超过4亿元。

园区重点企业银翔摩托——出口摩托车新产品展厅

    不仅是科勒,在空港工业园,包括德国博士、日本本田等在内的工业项目多达200多个,有37家企业跻身工业产值“亿元俱乐部”。

    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以创新占领发展制高点,空港当仁不让地成为重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产业是立城之基、兴城之本。”空港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周恒丰表示,园区始终坚持产业支撑,以创新引领发展,一手抓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一手抓自主创新和企业培育,切实筑牢了产业根基。

    目前,园区已形成4个主导产业:一是现代交通设备制造业。轿车、客车、摩托车“三车”研发与制造基地基本形成,已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动力客车研发与制造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全地型摩托车研发与制造基地,正在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自主品牌轿车研发与制造基地。二是装备制造业。以全球两大通机顶级制造商美国科勒和日本本田通机项目为主要载体,打造全国最大的通用动力装备研发、制造与出口基地。三是电气设备制造业。已有鸽牌电线电缆、火车牌环保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四是现代物流业。台湾长荣、长安民生物流已建成投运,中国移动西南大区物流基地、金冠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项目正抓紧建设。

恒通客车研发的新型客车在2011年世界客车联盟亚洲博览会上夺得“最佳巴士”称号和多项科技创新奖

    2011年,空港工业园区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6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8.2亿元;出口交货值达5.5亿美元;实现全口径税收10.5亿元。

    数据背后,是创新引领的脉动,是空港作为全市工业园区“领头羊”澎湃的发展动力。

    据悉,按照规划,2012年空港工业园要建成千亿产业园区。

    面对新一轮“创业”,空港人依旧瞄准创新,剑指高端。周恒丰表示,发挥自身优势,承接重庆机场和保税港区的辐射,主动参与两江新区的规划建设,构筑对外开放和产业聚集的平台,空港园区要着重发展高质、高新、高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造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驾齐驱的特色优势产业高地。

    言辞之外,一个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轮廓清晰。

凸显生态工业城特色的长安渝北汽车制造厂外景

    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之风为推动园区由传统工业园向现代工业城转型,提供了内动力

    海关监管专用道桃源大道上,两排整齐的太阳能LED路灯,为车辆照亮了夜间出行的道路。这种由空港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星河光电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节能路灯,每年可为渝北节省电费和路灯管理费数千万元。

    “当初选择落户空港,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这个制造基地,更看好它的创新动力、创新环境。”星河光电负责人称,近年来公司依托这一环境取得的不俗业绩,证明了选择的明智,也佐证了“创新空港”的实力。

    据介绍,目前,星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已承担了列入国家863计划的LED隧道道路照明灯、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中的高效节能LED路灯的研制任务,其工程中心已发展成为我市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以科技引领转型、以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空港工业园充分发挥整体产业优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园区由传统工业园向现代工业城转型,提供了内动力。

    园区鼓励支持入驻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园区内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及技术中心达30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6个。

    以全国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一的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为例,作为长安汽车集团自主创新的前沿基地,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在意大利都灵建立了海外技术分中心,形成了横跨重庆、上海、北京、都灵、横滨“三国五地”24小时不间断全球协同设计平台,建立了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成功开发出了长安之星Ⅱ、长安奔奔、长安杰勋、志翔、悦翔等10余款畅销车型。“十一五”期间,集中打造了7个轿车平台、5个微车平台、3个全新发动机平台,相继推出一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和发动机。

    优越的创新环境,也使得一大批拥有核心尖端技术的领军人才“良禽择木而栖”。

    长安汽车第四位“千人计划”专家许春铁,曾是美国福特公司在汽车振动与噪声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2009年进入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后,在长安的标准化建设、公司最新汽车项目的怠速震动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目前,空港工业园企业拥有行业专家200余人,各类中高级技术研究人员1000余人,这些高端人才,成为了推动企业研发水平、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力量。

    研发中心的创建,科技人才的集聚,为园区提供了科技增强竞争力的强大支撑,一大批企业也由此在园区实现了跨越发展。

    恒通客车公司建立了新能源客车研发中心,承担了国家863“LNG大型环保客车研发”等科研项目,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客车生产商。其自主研发的新型电动客车采用新型锂电池技术,仅需10分钟的充电,就可行驶30至40公里,新型电池可循环充电使用1—2万次;

    银翔摩托车集团公司的大排量发动机组填补国内产品空白,摩托车出口量居同行业前五位;再升科技公司加快VIP纳米芯材、空气滤材等新材料研制,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居同行业之首;港鑫公司新增投资,扩建2000万台锂电池、20万辆锂电摩托车项目;光大产业公司新增投资进行150万套飞轮和1200万条安全带技改项目;恒通新能源客车底盘、海特汽车排气公司三效催化剂生产线、鸽牌辐照交联轨道交通车辆电缆产业化等技改扩能项目纷纷开工建设......

    如今的空港工业园区,形成了一股科技引领发展的创新之风。各企业累计实现各类专利和研发成果800多项。其中,863重大科研项目17项、省级重点科技项目100多项。获得国际知名品牌60个,国内驰名商标110个。

    创新,为空港工业园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按照渝北区委书记周旬的话说,“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展示区,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进程中,空港工业园区要成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块热土,通过抢抓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重大机遇,深挖工业园区发展内涵,优化服务壮大产业产能,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把空港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高地、创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智慧高地。”

长安自主品牌轿车

    园区不仅要体现“产业之基”,还要用产业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呈现“自然之美”

    静谧的湖水,潺潺的溪流,自然的岩石,悠然的庭院——占地470亩的桃源公园,以世外桃源般的恬静写意,雕琢出城市生活中难得的清幽与宁静。

    是工业园,也是“公园”。在空港工业园区,包括桃源公园在内的城市公园和通道、水岸绿化、企事业内部绿化,总面积近4000亩。“现代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本是最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思维,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积累生态环境等资本,提升园区的竞争力。”按照周恒丰的解读,园区不仅要体现“产业之基”,还要用产业与城市的和谐共生理念,呈现“自然之美”。

    为此,空港提出“国际生态工业城”的目标,并将其具象为千亿产业园区、生态宜居园区、形象靓丽园区、平安和谐园区。

    随后,便是大手笔的生态环境打造:5公里的新塘溪从“臭水沟”摇身一变为以紫荆花为主的“十里荆溪”,呈现出“岸秀河清”的绝美景致;2010年通车的桃源大道绿树成荫,恢弘大气,不仅成为全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节点,更成为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渝北区的“迎宾大道”;园区主次干道不仅实现了“全黑化”,还全部完成了绿化提质......

    据介绍,近年来,空港工业园区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资金达3亿多元,新建或改造提升绿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0%左右,基本形成了由道路、节点、公园、游园、山体、溪河、湖岸、厂区绿化组成的生态绿化系统。

    创造环境、保护环境就是积累资本。空港工业园区以生态促发展的创新理念,连同其它资源、资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生产力,使这里的招商引资从项目选择园区变成了园区选择项目。

    “我们就是冲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的。”重庆瓦城老缅木业公司谢绝了外地给予的低地价优惠条件,以高于工业用地地价3倍的价格,在空港园区竟拍下一桩地,现正在建设中。对于入驻原因,该公司负责人直言不讳:“这样好的环境,谁看了都会动心。”

    像瓦城老缅木业这样“闻香”而来的企业,绝非个案。数据显示,近两年,园区先后开工建设的项目就多达20余个。仅去年,园区完成工业投资38.2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2亿元。

    是工业园,更是“家园”。事实上,在空港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始终渗透着一个理念,那便是产业与城市同步发展。以业旺城、以城兴业,空港因此具有了更为深厚的集聚力。

    把园区当成城市来建设,空港不仅全力培育发展工业产业经济,而且注重加强配套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通过产业强化城区筋骨支撑、配套积淀城区气质底蕴,使园区既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又成为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的新城区。

    如今的空港工业园,60多公里的主次干道纵横交错;宜居小区建设风生水起;银行、超市、医疗等服务网点日臻完善;派出所、消防站、社区服务站等社会事业项目保障齐全;空港实验小学、渝北中学、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网络日益成熟......

    一座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强大、形象气韵生动的国际化生态城区,正在加速崛起。

    “成渝经济区和两江新区的建设,为渝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空港工业园区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渝北区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将空港工业园区打造成千亿产业园区和国际生态工业城,成为重庆工业园区的排头兵。”渝北区区长黄玉林信心满满地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