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纪实

2015-10-26 16:38|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814|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纪实   “这厕所好,只要一舀水,就能冲干净,还能达到无臭味、无蚊蝇、无害化。”如今,走进渝北的一些乡村家庭,提及改厕话题,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谈论。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生活 ...

  渝北区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工作纪实

  “这厕所好,只要一舀水,就能冲干净,还能达到无臭味、无蚊蝇、无害化。”如今,走进渝北的一些乡村家庭,提及改厕话题,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谈论。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区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巧用“加减乘除”法则破解工程建设难题,促进了城乡环境建设,也巩固了国家卫生城区成果。

  做“加法”,营造农民积极参与改厕的良好氛围

  厕所虽小,关系民生。《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2015—2020年)》指出,力争到2020年,将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和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

  “特别是要让广大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在家洗上澡、用上卫生厕所,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区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区卫计委以项目受益群众为重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向试点村全村及周边村辐射,向群众讲透改厕的目的和意义,让农民知道改厕的好处,使实施改厕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教育引导群众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科学使用和维护管理厕所,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

  做“减法”,减少农民在实施过程中走“弯路”

  “这是家里新建的卫生间,尤其是坐便马桶,深受老人喜欢。由于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改厕后老人使用很方便,家里人也放心多了。”这是“AAA风景区”印盒村的一位村民介绍改厕后生活的变化。

  现代医学指出,粪便中含有多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原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清洁卫生的厕所是从源头上控制这些疾病传播的关键,对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做“减法”就是合理规划,坚持“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据介绍,为减少农民在实施过程中走“弯路”,我区根据试点村的地形地貌、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及经济条件,合理地为农户选择修建三瓮式或三格式的改厕模式。在选址上,则以旅游景点、公路沿线等人口较集中区域为主,要求无害化卫生厕所入户进院方便使用并确保安全。

  做“乘法”,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和居民示范带动作用

  “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还能改成啥样?”区爱卫办负责人坦言,在一些偏远农村要推进改厕工作,实非易事。

  为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改厕积极性,我区创新机制,较好地发挥了财政资金和示范带动的“乘数”效用。一方面,要求及时足额发放补贴资金,对1660户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区财政按1500元/户进行补助,共补助改厕经费249万元。另一方面,为鼓励村民改厕,村里先选了几个示范户进行改造,让已完成改厕的农民群众现身说法,使其他农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改厕带来的好处,从而达到完成一户、带动一片的“乘法”效应。

  示范户的厕所一改完,村民一看真不赖,就都跟着改了起来。

  做“除法”,保证质量免除群众后顾之忧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民生工程。”区卫计委负责人表示。

  卫生厕所建成后,粪便不再成为污染源,蚊蝇密度降低,既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不生病、少生病,也节约了群众医疗支出,减轻了社会医疗负担。

  为此,区卫计委要求,在实施改厕过程中,及时印发改厕技术资料,联合有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组建了一支新农村建设技术服务队伍,深入一线,了解掌握改厕实施进度,实地开展技术指导,有效地解决了各类技术难题,合格一户,登记、造卡一户,对不合格的要求返工改建,直到达标为止,真正消除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据介绍,截至2014年,我区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5.23%,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1.83%。2015年,预计卫生厕所普及率86.46%,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3.07%,实现了小厕所的大革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