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独栋别墅系乡愁 农民聚居区让渝北乡村变新城

2015-12-1 16:53|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110|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独栋别墅系乡愁 农民聚居区让渝北乡村变新城大天池村修建农民聚居区时,配套修建的人工湿地洛碛镇大天池村农民聚居区的美丽风貌  “以前我们大多住穿斗房子,冬天又冷又黑,一到雨天还漏水。”在洛碛镇大天池村2社 ...

独栋别墅系乡愁 农民聚居区让渝北乡村变新城

独栋别墅系乡愁 农民聚居区让渝北乡村变新城插图1
大天池村修建农民聚居区时,配套修建的人工湿地
独栋别墅系乡愁 农民聚居区让渝北乡村变新城插图2
洛碛镇大天池村农民聚居区的美丽风貌

  “以前我们大多住穿斗房子,冬天又冷又黑,一到雨天还漏水。”在洛碛镇大天池村2社的杨建庆,望着青瓦、白墙、红门的独栋楼房感叹,是农民聚居区的建设,让他只花了一万多元装修费就住进了别墅,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和待遇!”今年,渝北区城乡建委以此为主线,按照“全面覆盖、分步实施、注重特色、突出主题”的建设思路,全力推进10个农民聚居区建设,洛碛镇、石船镇等9个聚居区魅力初现。

  青山绿水筑乡愁

  边远乡村成聚居区典范

  大天池村是洛碛镇最偏远的一个村落,该村所处位置山体多,耕地少,村民生活贫困,在未修建农民聚居区前,多数村民住在危旧房中,出门就是泥巴路。如何结合本地风貌建设好村民聚居新村,让这片土地留得住人,是区城乡建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本着有利于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目标,区城乡建委给大天池村规划出占地85亩的村民聚居地。

  “今年,一期修建的民居已被列为全区十大农民聚居区示范点之一。”洛碛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一期工程共建成24栋,一户一宅,一宅2层,入住75人;二期民居早在10月就已开建。“二期民居是全坡屋顶,墙面以灰白色为基调,更与当地环境相称。”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居民点分别位于大天池村主轴公路中段和北端,车行步行系统完备。根据规划,到2020年,洛碛镇将建成4个居民新村,新村内休闲广场、医务室、学校、村级活动中心、超市等一应俱全,同时对原有的古树、古迹、古房进行保护、修缮。历史积淀和现代设施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安居之美,让村民离家不忘乡愁。

  2020年前打造100个农民聚居区

  严审方案确保一处一风景

  洛碛镇大天池村的华丽蜕变,只是农民聚居区的一处惊鸿掠影。

  “按照规划,我区将在2020年前完成100个农民聚居区建设,按照‘一村一景’的建设思路,我们在规划、建设时就严审方案。”区城乡建委负责人介绍,经仔细斟酌农民意愿、空间布局、人文历史、发展现状等因素,才完成规划布局,“如洛碛镇大天池村突出巴渝文化,古路镇草坪村突出慈孝,统景镇印盒村突出李花,中和村突出柑橘等”。

  农民聚居区除了好看,更突出实用。为此,区城乡建委积极协调交通、电力、水利、农业、市政、环保等职能部门,同时多渠道整合涉农资金,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完善配套设施,实施“六通”、“六有”工程,配套建设文化、体育、卫生、通讯、广播电视等村级社会事业项目,让农村聚居区建设真正实现内外兼修。今年9月底,赖蛟区长调研洛碛镇大天池村、石船镇麻柳村一期建设情况,对农民聚居区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目前,石船镇石壁村一期先动工的8栋已封顶,麻柳村一期主体建设已完成80%;洛碛镇大天池村已完成10栋主体2层建设;木耳镇垭口村1-3号楼主体已封顶……在区城乡建委“一村一人”形式的实地督导下,今年渝北区将落成10个农民聚居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