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2015年地灾避让搬迁工作侧记

2015-12-8 19:35|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020|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2015年地灾避让搬迁工作侧记   蜿蜒而走的山脉,地形多变的丘壑,给渝北提供了多样的地貌,为渝北发展多种产业提供了条件,但也给渝北的管理带来了多种考验,譬如来自各类地质灾害的威胁。由于地质灾害 ...

  渝北区2015年地灾避让搬迁工作侧记

  蜿蜒而走的山脉,地形多变的丘壑,给渝北提供了多样的地貌,为渝北发展多种产业提供了条件,但也给渝北的管理带来了多种考验,譬如来自各类地质灾害的威胁。由于地质灾害多发在偏远地区,事发后救援时间长、人力物力消耗大,且效果有限,因此,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减少损失、防患于未然成为渝北管理者的共识,于是地灾避让搬迁成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2015年,地灾避让搬迁被列为2015年重点民生实事,日前,记者从区国土分局获悉,今年1-9月,我区已经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246户,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212户的搬迁目标。

  扎实工作安民心

  “以前我住的都是土房,‘9·13’洪灾过后,我家连土房都没得了,幸好政府想着我们,给我们补助,又给我们想办法修新房子,虽然现在新房还没有修好,但是我之前看过政府给我们镇上其他村民修的农村新居安置房,那条件,比起原来的土房,好太多了,所以现在我们也很期待。”说这话的是茨竹镇华蓥村7社杉树屋基村民张成民。去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毁了他的家,与他一起失去家园的还有另外14户村民。

  泥石流过后,张成民与其他村民一样,要么住进了镇政府安排的集中安置点,要么暂住于亲戚家,但每个人心里仍旧无时无刻不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家。“泥石流过后,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住’的问题了,今年以来,就为怎么安置我们的问题,镇上、村上干部已经来了好多次了,就安置房的选址、规划、设计等问题征询了我们的意见,政府是真心实意为我们解决难题的,我们很感激他们。”张成民告诉记者。

  而今年,期待搬新家的不仅只有张成民所在的华蓥村7社的村民,翻开区国土分局《2015年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进展情况表》,地灾点、此点共威胁户数及人数、未完成搬迁户数及人数、2015年搬迁任务数、累计已完成搬迁户数及人数等依次罗列,纵向排列的就是具体到每个镇、每个村涉及的地灾种类以及需要搬迁的户数及人数,哪怕某个点只有1户,也是清楚罗列、一目了然。“这些数据都是我区国土地灾防治人员用技术实地勘察的结果,用心血记录的数据,每个数据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们不能马虎对待。”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防患未然是关键

  除了已发的地质灾害地区要做好预防、治理,对于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区国土分局也是片刻未放松工作。“地灾避让搬迁,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今年以来,我局通过抓好民生线、筑牢群防线、健全预警线、共建联防线来全力抓好地灾防治工作。”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年以来,除了实施完成地灾避让搬迁246户643人之外,我区还治理完成古路镇百步梯村四社唐二堡、玉峰山镇旱土村10社老粮站等2处地质灾害点,并指导各镇街落实地灾点单点应急预案全覆盖,通过抓好民生实事,防隐患于未然。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群众力量,不但完成全区群测群防员及地灾防治工作人员通讯信息更新,配齐手持终端设备421部,还分五批次五片区完成全区500余人地灾防治专题知识培训,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全区地灾隐患情况。

  为了切实提升群众防灾减灾能力,我区还健全预警线,制定出台地质灾害预警避险奖励办法,最高可获得1000元预警奖励或5万元成功避险奖励,鼓励引导全民发现报告地灾信息。今年,我区还在洛碛镇上坝村组织完成250余人参演的区级地灾应急演练,增强群众减灾防灾意识和提升群众防灾能力。

  另外,为了确保全区防灾减灾取得更好效果,我区还积极共建联防线。区国土分局联合107、208等地质技术单位全面摸清全区289个地灾点的基本情况,发出防灾明白卡289份、避险明白卡1100余份;与气象部门合作共建地灾气象预警预报防御工程以及地灾与气象会商机制,今年已完成5次应急会商,确保了地灾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到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