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街镇 古路镇 查看内容

古驿道上展新姿 古路镇开启幸福新画卷

2015-12-17 21:02|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101|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古驿道上展新姿 古路镇开启幸福新画卷新农村周家山大桥盛世花都  核心提示  这是一方秀美俊逸的山水,这是一片激越奋进的土地。  历史上,古路镇因“古路”而得名,作为四川通往重庆的驿站被大家熟知;近年来, ...

古驿道上展新姿 古路镇开启幸福新画卷

古驿道上展新姿 古路镇开启幸福新画卷插图1
新农村
古驿道上展新姿 古路镇开启幸福新画卷插图2
周家山大桥
古驿道上展新姿 古路镇开启幸福新画卷插图3
盛世花都

  核心提示

  这是一方秀美俊逸的山水,这是一片激越奋进的土地。

  历史上,古路镇因“古路”而得名,作为四川通往重庆的驿站被大家熟知;近年来,古路镇因“慈孝”而扬名,又因发展而备受瞩目,先后被评为“全国慈孝之乡”、“重庆市十大创新小城镇”、“影像中国摄影创作基地”、“重庆市安全社区”、“重庆市生态镇”、“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积淀与发展并重、跨越与务实交融,一个个闪亮招牌夯实了古路镇发展基石;一项项扎实举措正以前所未有的张力和潜力,引领古路镇在文明、幸福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开启百姓幸福生活新画卷。

  城镇“靓”起来

  基础设施迈向现代化

  初冬时节,驱车缓缓驶入渝北区古路镇,处处都能感受到快速发展的脉动:新颖别致的居民新村,平坦宽阔的道路,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业发展的小城镇映入眼帘。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前提,尤其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减少土地撂荒、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古路镇负责人表示,随着土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必须完善相关产业基础设施配套,激活发展潜力。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迅速在古路镇掀起。

  投入3433万元,新建泥结石公路20.8公里,硬化公路39.2公里;投入近700万元,新建人行便道、生产便道80余公里;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整治山坪塘391口,新增灌溉面积6000亩;投资508万元,完成古路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古路水厂、王家水厂改扩建、吉星水厂新建项目建设……一组组数据,一份份实事,蕴含无穷生机与活力。

  事实上,在古路镇,城镇的基础建设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拆拆建建,而是着眼百姓真正能扎根发展的“战略”问题。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扶持,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进程,构建多元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古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四大战略”为推手,推动全镇基础设施现代化工作。

  一系列举措陆续开展起来,对农业企业辅以交通、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的优先审批,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如今,随着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水利、交通等逐渐完善,不仅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也助力古路镇昂首阔步走在建设的“快车道”。

  产业“特”起来

  撬动农业现代化

  如果在春暖花开之际来到古路,一定会被这样的场景所吸引:由雏菊、三色堇、报春花、金盏菊等10余种鲜花组成的一条条彩带布满整个山坪。

  据悉,近年来,花、桥、李成为古路镇又一个响亮的名片,尤其是“盛世花都”自今年初开园以来,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农副产品及服务收入超200万元。盛世花都被认定为“重庆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古路镇获得“重庆生态旅游示范镇”称号。

  “农村、农业要发展,必须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导向,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经营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以此为指导思想,古路镇推进了两个“大动作”,其一是走土地集约化之路,其二是推动农业现代化。

  走土地集约化之路,古路镇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拓宽土地流转方式,实行土地产权的“三权分离”,建立农地流转市场,发展代耕业务,丰富农地流转形式。截至2015年11月,全镇共计成立专业合作社21家,引进农业企业92家,流转土地27629亩。

  推动农业现代化,古路镇以发展“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为重点,以品牌高效农业、现代设施农业、精品创意农业、特色种苗农业等为主,以错位发展、全面配套为思路,促进特色效益农业规模化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古路镇在银花村、乌牛村推行企业模式和合作社+农户入股模式的试点。其中银花村建立了仙桃李基地1000亩;乌牛村专门成立专业合作社,将7个社、518户农户、1295人的1480亩地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集中经营。今年仙桃李基地挂果200亩,总获利300万元,老百姓将鼓起“钱袋子”过个好年。

  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建设增添了一张特色鲜明的“名片”,为久负盛名的古路镇聚集了“人气”,带来了“财气”。据了解,未来古路镇将加大改革步伐,3年内仙桃李基地达到1万亩,预计亩产利润2万元左右。同时,发展林下间种百合与折耳根,预计每亩增收8000元左右。

  农民“乐”起来

  真正享受“市民”服务

  “条件真不错,完全不输城市里的生活!”在古路镇兴盛村孝悌苑,宽阔的马路,漂亮的小区,别致的小洋楼,让一批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考察者惊羡不已。

  这里超市、酒店、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不仅成为百姓的“幸福家园”,也成为古路镇引进企业进行土地流转、农民变“散居”为“聚居”的典范。

  农户的零散居住与农业亟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不可协调,已成为农村土地撂荒的重要原因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如何让广大农民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古路镇的思路是: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农村社区服务“城镇化”、农民生活配套“市民化”。

  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整合土地资源,让农民安心退地,放心转城。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六通”、“六有”标准,建成集医疗、商业、养老、托养于一体的新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让农民真正享受“市民”服务。同时,创新社会管理,通过文化引导、平台搭建、完善服务等,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

  截至目前,古路镇已成功打造草坪村和兴盛村两个居民聚居点。百姓不仅享受到了更舒适、便捷的生活,还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户入股的方式,建立都市休闲基地,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目前古路镇总设计住户196户的古路村新塘湾居民聚居点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建成后的聚居点,各项设施比以前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