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让30个村8万村民受益

2013-9-17 21:37|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100| 评论: 0

摘要:   本报讯(记者 陈勇)近日,记者从区环保局获悉,201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共投入2800万余元,对我区木耳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古路镇及王家街道30个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村进行了综合治理,取得了 ...

  本报讯(记者 陈勇)近日,记者从区环保局获悉,201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共投入2800万余元,对我区木耳镇茨竹镇大湾镇大盛镇古路镇王家街道30个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村进行了综合治理,取得了预期成效,涉及面积195.77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近8万人。

  据了解,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我区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环境示范,注重“三个结合”,即:把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生态创建相结合;与农民新村建设、巴渝新居建设、农村危旧房及立面整治改造等相结合;与重点河流、湖库治理相结合。共整合部门资金12549万余元,从多个层面改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村的整体面貌,有效改善了30个村8万村民的人居、生态环境,项目区域内生态创建硬件指标得到极大提高,2011年,统景裕华村等35个村成功创建区级生态村,市级村增至3个。

  在取得整治成效的基础上,我区还建立了农村环境保护运行管理机制。首先是建立了共享机制,项目实施后推动了镇街及涉农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积累经验,建立起了合作工作机制和共享环保设施管理长效机制。其次,建立了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制定了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运行管理长效管理部门职责制度,建立了运行管理资金投入机制、运行管理目标责任制、项目运行联席会议制和报告制等7个长效机制。各项目镇街结合实际分别细化垃圾收运及车辆管理、资金投入、污水处理、饮水净化等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能力的全面提升。

  如今,在各项目实施区域,不但农村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且经济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一是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通过示范区域集中或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污水合理再利用等手段,提高了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年削减COD1381.5吨;二是项目区域通过“户分、村收、镇运、区中转、市处理”的模式,有效减少了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改善了无序丢弃和无处理状况,减少了对土壤、环境空气及水体污染,年收集垃圾2400余吨;三是对项目区域3家共700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综合治理,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3000余立方米,有效控制了畜禽养殖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四是改善了饮用水质,项目区修建饮水净化系统有效保护村民饮用水源,基本消除了项目区内存在的危及人民群众健康的饮用水安全隐患,区域内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关新闻>>>

  镇级污水处理厂营运管理方案敲定

  本报讯(记者 汤静  通讯员 唐敏)近日,我区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问题得到解决,营运方案正式敲定。据悉,该方案规定,由建龙公司组建污水处理子公司负责镇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力争在8月底前完成接管,运营费用实行区、镇两级分担,所在镇承担20%。

  据悉,我区镇级污水处理厂共有18个,其中13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站、4个三峡库区水污染综合整治人工快渗污水厂、1个CASS工艺污水厂,全部被市创模办纳入今年创模技术评估和考核验收的一类现场点。据了解,工程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9200吨/日,实际处理规模为7350吨/日,目前已全部如期建成并进入试运期或正常运营期。

  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镇级污水处理厂营运管理方案的敲定,对提升我区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确保创模考核达标及辖区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