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以滴水穿石之功促文明之花常开

2016-8-8 16:44|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1770|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以滴水穿石之功促文明之花常开渝北中央公园重庆江北机场人和立交 本版图片摄影 蒋兴宇 实习生 赵树田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文明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  多年来,渝北区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从未止步 ...

渝北:以滴水穿石之功促文明之花常开

渝北中央公园
渝北中央公园
重庆江北机场
重庆江北机场
人和立交
人和立交 本版图片摄影 蒋兴宇 实习生 赵树田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文明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

  多年来,渝北区在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从未止步,始终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惠及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渠道搭建群众参与平台,汇民意、集民智、聚民力,终让文明之花在渝北生根发芽、竞相开放,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共建局面。

  渝北区也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区、国家卫生区、国家园林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中国质量魅力城市、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中国最具产业创新活力城区等50多项国家级荣誉,已成为西部宜居宜业首善之区。

  走文明建设之路

  30年砥砺奋进乡场变都市

  从1987年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算起,渝北的创建之路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

  昔日的“江老幺”已蜕变为全市第一大经济区,是全市首个城区面积城镇人口“双百”大区。

  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列全市第一,城区面积增加到170平方公里;新建成并开放30多个城市公园广场,城区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持续保持在320天以上,常年位居主城区第一;新建扩建社区服务中心(站)192个,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建成标准化卫生服务设施225个,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为市民打造了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区。

  20年春风化雨繁花似锦

  1997年重庆直辖以前渝北只有31个文明单位,经过20年持续不间断地创建,我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总量已经超过800家,文明镇街创建率达100%,建立了“渝北区文明单位信息管理数据库”,实行“一票否决”负面清单管理。已评选65名道德模范、32名身边好人,文明市民、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和谐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女性、好婆婆、好媳妇等千万文明细胞如繁星一般点缀着渝北这座文明之城。

  10年润物无声道德成风尚

  自2005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以来,渝北设置300多个文明劝导岗,每天早晚高峰值守4小时,十年寒暑不避、风雨无阻。开设200多个道德讲堂,累计开展4000多场,其中总堂活动70余场。

  实现常态长效建设

  渝北开创性地在文明办挂设一个正处级单位——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依据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渝北区文明城区常态管理考核办法》运行“3333”模式,增强文明委统筹领导能力,推动建设全国文明城区实现常态长效建设。

  落实“三大主体”,常态建设责任化

  将300多个城乡社区、22个镇街及市政、建委、交委、公安(交巡)、房管、环保、经信、商务等58个职能部门纳入《渝北区文明城区常态管理考核办法》管理体系,将文明城区常态建设任务细分15大板块,细化为202条标准,将责任按职能和辖区分解落实到城乡社区、镇街和部门三大主体,实行分级管理。

  组织“三类检查”,问题发现精细化

  渝北建立了“专检、互检、群检”三类检查机制,密布网络、延伸触角,精细化发现问题、反馈问题。 一是将城区公共区域按1000平方米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发现的问题传输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分拣分配。二是分别组织龙溪片区、两路片区的街道每月进行一轮片区内循环交叉“互检”。三是每月组织开展一轮覆盖全域的“群检”,搭建群众参与平台,促进监督检查的公平性。

  创新“三色管理”,整改处置智能化

  开发了“前沿城市综合服务云系统”,实施“三清三进”倒逼推进机制。“前沿城市综合服务云系统”会根据“红、橙、黄”三色标识,自动在整改期限前定时催办,自动转交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对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复核。

  实施“三级考核”,工作推进长效化

  根据“前沿城市综合服务云系统”统计“专检、互检、群检”中的问题发生率、处置率、整改率,对各镇街和部分职能部门实行量化考核、每月排名。依据排名情况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三级考核。

  百川“聚”海纳之力

  推进志愿服务“全民化”平台

  渝北以创建重庆市“志愿之区”为抓手,建立1个区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21个镇街志愿服务工作指导站、273个社区(村)志愿服务站的“三级”管理体制,着力构建以“愿为”“可为”和“能为”三大体系为支撑的志愿服务全民参与新生态。

  创新文明传播“网络化”平台

  依托新兴媒体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发动文明单位组建300多个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发展2000余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构筑“发散型”传播阵营。

  搭建城乡联创“一体化”平台

  推动实施“城乡联动共建文明工程”,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机制,300多家文明单位与190余个基层行政村互结对子,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精心打造玉峰山森林公园、南天门森林公园、兴隆花海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走创新发展之道

  立足“临空”发展创新经济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渝北紧抓重庆唯一“临空”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聚焦临空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临空制造、临空商务、临空物流、临空会展、临空都市农业,形成与航空关联度强的临空产业集群。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在全球配置要素资源的经济创新系统、以政府为主导促进网络化与网格化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着眼“智慧”创新社会治理

  依托仙桃国际数据谷大数据支撑,积极探索“六个一”社会治理体系,形成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网络化支撑“三化”融合的“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社会治理格局,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奖”。

  借力“文创”提升人文环境

  渝北坚持“点、线、面、体”有机结合、立体推动,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点上突破,创建国家级文创产业园。线上联通,打造全业态文创产业链。面上延伸,构建多功能文创生态圈。体上拓展,形成差异化文创集聚区。目前,渝北在全市率先完成虚拟现实(VR)产业生态布局,引进Real Max、触控科技等全球知名VR战略合作企业18家,总投资额达7.5亿元。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投资3000万元在仙桃国际数据谷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引进8个龙头文化创意企业项目8个,投资总额达180亿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