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文明之花成就渝北之美

2013-12-30 21:13|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65| 评论: 0

摘要: 12月19日,两路城区远眺。生态宜居渝北,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本报记者 马 力 摄   今年8月,中央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对127个全国文明城市(区)开展了2013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 ...

12月19日,两路城区远眺。生态宜居渝北,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本报记者 马 力 摄


  今年8月,中央文明办委托国家统计局对127个全国文明城市(区)开展了2013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12月22日,中国文明网公布了此次测评工作结果,渝北区测评成绩靠前。

  成绩的背后,是我区大量细致的工作。今年,我区从抓思想认识、抓制度建设、抓细胞工程入手,纵深推进文明城区建设工作,使渝北的软硬件环境发生了变化。“多年前,大家都嚷着要去其他地方买房子,但现在渝北环境好了,城市漂亮了,大家又纷纷搬回渝北来了。”黄喜丰时常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渝北人,他很自豪。

  重思想建设让文明理念走入群众心坎

  2009年,渝北区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区,这不仅是当时重庆市的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区,也是西部的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区。

  如今,四年已经过去了。渝北区在文明城区建设的路上并没有停歇,而是继续秉持着“持续创建、为民创建、全民创建”三大理念,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持续迈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凝聚全区干部职工的合力,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组织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创建成功后,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确立了目标战略化、工作责任化、创建常态化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建设“文明渝北”的战略目标,并先后出台了《“文明渝北”建设纲要》、《渝北区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管理文明“四位一体”的总体架构,推动文明创建由具体工作向战略目标转变、由阶段性任务向常态化推进转变。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也是文明创建的主体。为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我区启动了“十万志愿者”文明行动,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并通过邀请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入户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设立群众“意见箱”,公布区、街道、社区三级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使文明城区建设工作走入群众心坎、融入市民生活。 

  “四位一体”制度推动文明城区管理常态化

  “只要环境好,离公司远一点也没什么问题。”今年7月,在南坪工作的王栋决定在渝北买房定居,他表示,选择渝北,就是看中了这里宜居的环境:不仅空气质量变好了、高楼大厦和公园的数量增加了,连大家的文明素质也提高了。

  王栋眼中的变化都源于我区“四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为推动文明城区管理常态化发展,今年,我区探索建立了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在建立完善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中,区委、区政府把建设全国文明城区领导小组调整成立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委员会,由区委书记、区长任主任,各分管区领导任副主任,下设城市建设管理、政务服务、市民素质、公共秩序、社会管理、社区服务六个工作组。在建立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中,我区构建起了区领导包街、部门包片、科室包段、干部包点的工作网络,让文明创建沿着家庭—楼幢—社区—街道—城区不断延伸。在建立完善严密有效的监督机制中,全区把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重点监督与经常监督、舆论监督与纪检监督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督查,及时通报情况。同时,建立完善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出台《文明城区常态考核办法》,对各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实行量化考核、每月排名。

  实施细胞小工程 培养文明有礼大环境

  市民素质提升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本着这一认识,我区依托文明细胞工程,多途径深化辖区群众的文明素质教育。

  今年,全区不断拓展创建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之中,依托“公民道德宣传日”和各种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三义”、“三观”、“四德”教育普及活动,把群众参与的过程变为教育塑造的过程。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文明市民、巾帼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和谐家庭、学习型职工、道德模范、文明女性、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学先进的浓厚氛围。

  同时,按照“声势大、范围广、形式活、时间长、氛围浓”的要求,扎实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今年,共制作大型户外公益广告15块,建筑工地围墙张贴公益广告1.8万平方米,公园广场布展公益广告作品148块,做到了辖区内的全覆盖。“这些宣传文明的公益广告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位位老师,让我们牢记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8月7日,在双凤桥街道安康路社区居住的陈婆婆,曾指着广场外墙壁上的公益广告说。

        本报记者 杨荟琳 实习记者 王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