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送“转岗培训”增“公交线路”

2013-10-15 21:10|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1102| 评论: 0

摘要: 渝北网讯 “现在开出租车比开‘面的’舒服,每个月还能多挣1000多块。”陈兵一边笑着回答记者提问,一边专注地盯着前路,把车开得很稳。 同许多原来开“面的”的驾驶员一样,几个月前,陈兵还不开出租车,而是阳光 ...

    渝北网讯 “现在开出租车比开‘面的’舒服,每个月还能多挣1000多块。”陈兵一边笑着回答记者提问,一边专注地盯着前路,把车开得很稳。

    同许多原来开“面的”的驾驶员一样,几个月前,陈兵还不开出租车,而是阳光城到人和区域定线客车的“车主”。在“主城所有‘面的’定线车退出市场”的政策背景下,陈兵经营的“面的”在6月底正式告别了道路,他和其他大多驾驶员都转型开上了出租车或公交车。

    “我很满意。”面对如今华丽的“转身”,陈兵说,渝北区运管处和华廷运输集团公司为他们的转岗做了许多民生实事,如免费培训、送考、提供新岗位、介绍工作信息等等。

    “进退”之间,服务民生无小事

    年初,当得知运营了几年的“面的”不能再跑时,田勇还有些想不开。“开始有点抵触、迷惑,不知道往后该怎么办。”刚过40岁的田勇,在华廷公司开了近4年“面的”,这份工作给他带来的收入虽不多——每月工资加奖金大概3000多元,但已是家庭的支柱性收入了。

    “害怕‘面的’退市后失业。”田勇的回答,或许就是全区51名“面的”驾驶员的共同担忧吧。为了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区运管处成立了3个工作组,深入企业对这些驾驶员的诉求和择业意愿进行摸底。“我们积极与市运管处、西南驾驶员培训中心对接,上门在华廷公司举办了转岗培训。”区运管处长杨毅表示,他们把该项任务作为民生实事来抓,“民生无小事嘛。”

    田勇就是参加转岗培训的人员之一。据他回忆,4月15日开始,他经历了为期7天的就业培训。结业后,区运管所还先后两次组织了“送考”——送他们去南岸四公里进行出租车从业资格考试。“拿到从业资格证时,心里就踏实了。”在区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田勇现在转型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

    据华廷公司经理张云峰介绍,为了让这批“面的”驾驶员“退市不退岗”,该公司充分听取驾驶员的择业意向,除了开展再就业培训,还主动帮忙联系公交车公司、驾校等,为“面的”驾驶员转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我区32辆‘面的车’于今年6月14日全面退出了市场,比规定的30日提前了半个月。”谈起“面的”退市的成效,区运管处长杨毅说,通过大家的努力,退市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得到市运管局领导的肯定。

    “增减”之间,惠及百姓不商量

    6月之前,我区的“面的”共有三条线路、32辆车,其中,南桥寺至黄泥塝11辆,人和至阳光城6辆,大竹林至海关15辆。在“面的”退市后,这些定线客车留下的“真空”如何填补呢?

    “减掉了‘面的’,我们就增加公交。”区运管处副处长杨才麟说,早在6月初,王广荣副区长便主持召开了“面的”退市公交接替推进会,研究以增加公交车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据介绍,区运管处会同两江公交公司对“面的”经营的线路、发首班时间、停靠站点和票价等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对旅客流量、流向等数据进行了采集,并制定了相关方案。

    杨才麟拿出《渝北区公交接替“面的”方案》,给记者详细解答了每一条“面的”线路是如何通过新增、调整、延长公交线路实现接替的。“比如人和到阳光城这条线,我们增加了606路的运力,并延长了收班时间。“他说。

    区运管处副处长孙丽华具体负责了这项工作的推进。据她回忆,为了使广大市民群众能够适应“面的”退市和公交接替造成的变化,区运管处针对三条线路印制了大量《告乘客书》,告知乘客乘坐这些线路的公交车,需在哪里乘车,票价多少,收发班时间,运行线路及沿途停靠车站等。然后将其广泛发放给市民或张贴在街道社区。她表示,接替那段时间,还组织了人员进行乘车引导。

    “现在改坐公交车也挺方便,而且全程还便宜1块钱。”黄晓渝女士在人和某地产公司上班。她告诉记者,“面的”既没有公交车安全,也不舒服,现在公交车不仅舒适、快捷,还可以用IC卡享受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等。

    本报记者 郑和顺 通讯员 辛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