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区实现2016年平安度汛 织就密不透风的水文监测站网

2016-10-24 16:42|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681|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渝北区实现2016年平安度汛 织就密不透风的水文监测站网   2016年10月10日0时,渝北区结束2016年汛期防汛抗旱24小时值班,这标志该区汛期防汛工作平安有序结束。   每年5月至9月,渝北区迎来主汛期,依托精细 ...

  渝北区实现2016年平安度汛 织就密不透风的水文监测站网

  2016年10月10日0时,渝北区结束2016年汛期防汛抗旱24小时值班,这标志该区汛期防汛工作平安有序结束。

  每年5月至9月,渝北区迎来主汛期,依托精细化管理和一张密不透风的水文监测站网,渝北区死守安全底线,确保了平安度汛。

  创新新型防汛体系

  精细化管理保平安

  渝北区内有御临河、嘉陵江等7条主要江河,居民容易遭受洪水的威胁。2014年渝北“9·13”洪灾,打破三个“25年不遇”,统景老街全部被淹、温泉道路全部中断、多个乡镇重灾……

  滔滔洪水犹如利剑,让渝北区水利局全体员工痛心疾首。

  “渝北防汛,从来都无小事。”“再也不能让悲剧重演!”2015年以来,作为防汛抗旱的“耳目、尖兵和参谋”,渝北区水利局坚持“以人为本、防微杜渐、科学防控”的原则,构筑一道牢不可破的防护堤,保障主汛期“人员无一伤亡、大坝无一溃口、水库无一险情”。

  今年5月份,防汛抗旱工作进入最为紧张的阶段。渝北区坚持“以百分之百的准备,应对百分之一的可能”的态度,用精细管理织就一张安全网,从预案到应对措施,精细化管理强化到位——

  各项防汛抗旱制度、应急方案相继在基层遍地开花,区、镇街、村居合力,形成防汛抗旱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巡视检查、抢排积水、疏散人口、转移物资……洪峰过境前一天,渝北区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庆文立刻召开防汛工作研判会,分析当前水雨情和趋势,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一切井然有序。

  渝北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先后落实了小2型以上水库、重点防汛企业、水电站、桥梁、山洪灾害区的“行政、技术、管护”三个责任人和21个镇街的防汛抗旱责任人。

  在长达5个月的汛期内,各值班室24小时有人值守,时刻保证有人与气象等部门互通信息,并及时发布暴雨预警通知,“渝北平安度汛,有赖于形成了一个‘防治’、‘防御’、‘防守’相结合的新型防汛体系。”曾庆文透露,该体系包括隐患防治、主动防御、科学防守三大内容,以防为重点,希望通过不断实践和完善,达到“有水无患、以水利民”的目的。

  水文监测站网

  撑起防汛“底气”

  一方面是精细化管理提升“软实力”;另一方面,渝北区不断完善的水利工程设施,也为平安度汛提供了“硬”支撑。

  近年来,渝北区水利局将水文监测站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已建成4个水位站、54个雨量站、5个水文站和1个水文信息中心站。

  特别是2015年新建的5个水文站,分别位于大盛、龙安、兴发、麻柳沱和玉峰山,填补了御临河、温塘河、朝阳河和大洪河(东河)等4条河流的水文监测空白,基本实现了对渝北区几条重要中小河流水位、流量的实时监测和信息报送。

  随着水文站的全面建成,渝北区基本形成了完善的水文监测站网和体系,填补了水文从无到有的空白,为防汛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

  在今年汛期,水文站共计测流46次。特别是在6月30日到7月1日御临河突然涨水,渝北区水利局高度重视,水位报送由原来的12小时一报改为1小时一报,密切关注水位涨势。并在洪水期间测流3次,准确、及时地报送了数据,为防汛工作的防、抢、撤赢得最佳时机,为渝北区2016年防汛抗洪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