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渝北效率

2013-11-28 10:45|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972| 评论: 0

摘要: 渝北网讯 在凯嘉机械公司空港新城分厂内,工人们站在操作台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条今年投产的新生产线,让整个公司产能从原有的每年800万件、产值3个亿,跃升到年产2500万件、年产值10个亿。 “以前,做一个汽缸 ...

 

 

    渝北网讯 在凯嘉机械公司空港新城分厂内,工人们站在操作台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条今年投产的新生产线,让整个公司产能从原有的每年800万件、产值3个亿,跃升到年产2500万件、年产值10个亿。

    “以前,做一个汽缸头需要20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包括中间的钻孔、打磨、送检等,但自从企业进行技改后,现在很多工序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能完成。”在该厂上班已经三年的工人李新河向记者细数着公司的新变化。

    这样的改变不仅在凯嘉机械公司上演。走进渝北的各个园区,你会发现:全区工业雁行阵势发展格局日益完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效益质量明显提升;万亿基地雏形已成,园区集聚效应凸显;今年1至9月,全区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67亿元,同比增长38.9%……

    种种事实与数据表明,渝北正在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行。

    创新驱动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8月,重庆星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彭国明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在一个长约50米的模拟隧道里工作:按下启动按钮,查看操作平台的各项参数,分析比对每次数据的变化……

    “这是企业为研发产品专门打造的1:1隧道实验室。”公司技术人员魏军向记者介绍,整个实验室完全按照标准隧道的宽度和高度进行建设,而这一做法在全国来说还属首次。“科技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想在竞争中实现率先发展,我们必须在科技创新中先人一步。”彭国明说。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渝北实现了从渝北制造到渝北智造的提升。

    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上,我区将培育创新能力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一方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创新组织结构,改变传统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全力支持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与重点院校开展深入合作,促进共性技术在我区转化。

    双管齐下,换回的是效益和质量的双提升。近年来,从渝北工业领域传来一个个喜讯:长安渝北汽车制造厂产品升级换代顺利完成,逸动、CS35已全面替代CX20、奔奔等低端车型;新能源汽车、纳米芯材、隧道LED灯、超高压智能环保电缆等产品被誉为“重庆绝活”;去年,区属板块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个、新增重庆名牌产品16个。

    转型升级 工业企业生机勃勃

    说到制造业,难免让人联想到高耗能、低产出。

    在渝北,这样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今年,首款大中型SUV-CS75、致尚XT、睿驰等成功亮相法兰克福车展,标志着自主知识品牌企业全面实现转型升级;大排量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的成功研发,完善了产品体系;碳纤维电缆、辐照电缆的研发,为电缆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渝北区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以“一产业一政策”的方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4+1”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同时,把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用地等要素向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集中,促进了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和升级换代。今年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918.6亿元,增长32.3%;生产笔电1491万台,产值达到395.6亿元,增长142.9%。

    在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渝北通过“腾笼换鸟”等方式,将散落各处的传统企业搬迁到配套设施齐全的各工业园区里,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同时,针对产业门类不全、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实际,采取以商招商、上门招商等方式,及时捕捉招商信息,并落实专人点对点追踪服务,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主动服务 打造优良发展环境

    今年9月,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组织消防、规划、建设、环保、绿化、建设等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深入空港工业园区企业现场办公。这一做法,受到了园区40家企业欢迎。“现在他们送服务上门,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重庆东方滤清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建说。

    为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区积极落实工业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对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一律纳入全程代办服务范围,实行一次交办、全面指导、全程代办,从而缩短行政审批时限;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备案登记制度,及时跟踪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严格实施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检查,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缺钱、缺人、缺要素等问题,我区加大银企对接力度,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优先保障重点工业企业融资需求,并安排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专项资金,对企业实施贴息和补助;在保障用工方面,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全面推动台商工业园配气站、空港新城储(配)气站建设,积极协调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单位做好衔接,确保不因要素短缺影响企业订单生产。

    本报记者 杨荟琳 实习记者 王婷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马力 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