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绿色发展让渝北更美丽

2016-12-15 17:44| 发布者: 渝北热线| 查看: 968| 评论: 0|来自: 重庆渝北网

摘要: 绿色发展让渝北更美丽  生态美,百姓富,乃民之向往。近年来,渝北坚持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和根本路径,着力构建绿色发展战略规划体系,培育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城镇 ...

绿色发展让渝北更美丽

绿色发展让渝北更美丽

  生态美,百姓富,乃民之向往。近年来,渝北坚持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和根本路径,着力构建绿色发展战略规划体系,培育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城镇、打造绿色环境、提升幸福民生,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的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子——以“绿色”之名,渝北正在前进。

  绿色生产 守护渝北的绿水青山

  “如果世界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没有,挣再多的钱,都是死路一条。”这句电影《美人鱼》中的经典台词,曾经引发无数人动容。而面对赖以生存的资源,渝北区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近年来,渝北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临空经济发展和现代都市建设,大力打造低碳产业集群示范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空间格局。在推进过程中,渝北区严守国家产业政策,切实把好环境准入关,坚持开展规划环评,科学规划,从根本、全局和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2月13日,位于创新经济走廊兴诚洗衣厂的隧道式洗衣生产线正在运营。据介绍,这是我市首家实现污水零排放的环保洗衣工厂,该厂自己修建了污水处理池,通过自身的循环处理,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在兴诚洗衣厂,记者看到,不同于传统洗衣工厂,该隧道式洗衣生产线洗涤更加集中,节能增效更加明显,通过流水线运作,每小时可洗涤1至1.2吨床上用品。同时,采用先进的水回收系统,洗涤100公斤床上用品,只需要用水600公斤,比传统洗衣工厂节水70%以上。

  如何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是渝北区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推动辖区企业努力创新,转变生产方式的同时,我区还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年来,渝北先后关闭和搬迁了海联化工、渝帆机械、松龙混凝土搅拌站、川庆厂等企业,目前区内已无造纸、钢铁制造、水泥厂等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同时,加快发展一批新兴产业,以仙桃国际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为战略平台,大数据、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绿色生活 扮靓渝北的蓝天白云

  今年夏天,渝北的蓝天刷爆了朋友圈,许多网友开启了“晒蓝天”模式。近年来,蓝天白云在渝北越来越常见,数据显示,自2013年按新标准开展PM2.5监测以来,我区空气质量连续3年名列重庆市主城区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2年的222天增加至2015年的298天,增加76天。

  良好的大气环境,与渝北深入实施“蓝天行动”分不开,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我区建立了空气质量督查督办机制,通过启用科技在线监管等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我们增设了渝北区‘蓝天行动’督查办公室,开展各类扬尘污染联合执法检查。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重点区域坚持每日常态化巡查,同时强化了夜间、节假日的执法检查工作,对不达标和造成扬尘污染的建设工地进行督查通报和行政处罚,突出城区内运渣车的监督管理等。”渝北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监管手段上,渝北区进行了创新,完成了15个道路、工地,包括17个点位的扬尘在线监控现场布点,配置了车载式扬尘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

  除让天更蓝、云更白、空气更清新外,作为水资源大区,渝北还积极开展“碧水行动”,针对城区湖库污染综合整治,采取外源和内源污染综合整治方式,对流入湖库的污水管网进行排查、整治,截断外源污染,我区还对库内采用人工湿地浅水生态系统、复氧等措施净化水质,湖库水质明显改善。同时,强化生活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镇街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运系统的建设,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并完善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此外,还加强流域内工业企业监管以及强化养殖场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生产与治理设施不相匹配且违法排污的企业实行“按日累加计罚”,对治理无望和不能按时完成治理的企业依法关停。

  绿色生活不仅代表绿色环境,更代表一种生活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居民:每年植一棵树,收集雨水浇灌花木,分类回收垃圾,家里安上节能灯……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响应着生态文明的倡导,生态文化渗透城市建筑、市民行为、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绿色生态再造渝北的美丽乡村

  每年的梨花节,茨竹镇梨园村总会迎来很多游客,青翠的山坡上点缀着雪白的梨花,站在山坡上向远处眺望,宛如一片茫茫的雪花。游人们三五成群地行走在赏花路上,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幸福的笑容在脸上绽放。然而,却显少有人知道,这里曾处处遍布着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

  梨园村的改变,仅仅是我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渝北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农民新村建设、巴渝新居建设、农村饮水工程、森林工程等新农村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村为依托,全力打造示范亮点,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域内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生态指标得到较大提高。经过整治,区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高于60%,场镇和农村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率高于70%,实现了饮用水水质90%的达标。

  “无论投入多少资金,设备如何完善,都不如长效管理机制来得重要,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记者了解到,各镇街还成立了环保机构,配置了执法车辆和装备,制定了项目运行长效机制,建立了项目运行联席会议、巡查、监督等机制。村公共服务中心还将通过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各类环境评比等方式,进行环境卫生宣传,使我区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更大改善。

  一幢幢靓丽整洁的农家房屋掩映在绿荫里,一条条干净宽敞的水泥便道通到家门口,一个个美观大方的垃圾箱沿路排列……据悉,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区还将继续开展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完成石船、龙兴等镇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扫尾工作,完成仙桃街道73家养殖场关闭和洛碛镇俊鹏农业等34家养殖场环境治理,为村民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