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最大的分类信息综合网站

热门搜索: 渝北 两路 两江新区 渝北新闻

渝北热线 首页 渝北新闻 渝北区 查看内容
汽车质押贷款

渝北:环境整治彰显城市韵味

2013-12-2 22:02| 发布者: 两路崽儿| 查看: 976| 评论: 0

摘要: 【核心提示】 渝北,重庆开放门户,两江新区核心。近年来,围绕建设“功能现代、产业高端、形象靓丽、生态宜居的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目标,渝北区大手笔实施主干道改造和居住区综合整治,窗口地区形象得以全面提升 ...

【核心提示】

    渝北,重庆开放门户,两江新区核心。近年来,围绕建设“功能现代、产业高端、形象靓丽、生态宜居的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目标,渝北区大手笔实施主干道改造和居住区综合整治,窗口地区形象得以全面提升,主干道环境极大改观,受到有关市领导“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效果最好”的褒奖,彰显出更有档次和韵味的城市形象。

    主干道改造和居住区整治,不仅成为渝北区服务民生的一个重大举措,也使得渝北以更强的竞争力,成为汇集资源、要素和人才的聚宝盆。

主干道整治融合渝北元素(小标)

    “这个房子好漂亮哟,奶奶您什么时候搬的新家?”今年春节,渝北两路双龙大道居民赵静的三个儿子从北京回来过年。一进门,12岁的大孙子就对赵静的“新居”赞不绝口。

    而事实上,在这之前,赵静居住的楼房因为年久失修,一度破旧不堪。正是得益于环境综合整治,才有了这里的“旧貌换新颜”。

    在整治中,不仅楼栋里里外外都“装修”了一遍,小区绿地还见缝插针进行了绿化,打造成绿意盎然的小游园,成为居民休憩游玩的乐园。

    2010年以来,渝北区对包括双龙大道在内的19段约54.13公里的主干道和重要线路及节点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涉及约221栋面积171万平方米的建筑立面,17公里的架空线下地,约17万方人行道板及10万平方米的车行道罩面。

    “建筑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我们借环境整治的契机,力求寻找属于重庆的特色,渝北的元素。”渝北区有关人士说。

    为此,该区锁定了主干道改造的设计策略:尊重现有的城市机理和基本风貌,不做颠覆性改造,充分利用现有城市道路的特点和优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同时,强化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性,注重低碳环保,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并弘扬其特色。

    整治围绕宜居渝北的目标,在设计上下功夫,使建筑物通过结构、尺寸、比例、线条、色彩等建筑语言,表达出宜居渝北的理念,彰显出文化感、历史感、现代感交融的渝北建筑文化。

    如渝航路、双龙大道临近空港,建筑立面要体现都市味道,因此多采用油性金属氟碳漆、柔性面砖等新材料,打造端庄、典雅、既传承历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主干道环境;而龙华大道位于居民集中居住区,则以巴渝建筑风格为主要特点……

    “洗脸、换装、整容”——融合渝北元素的环境整治,使两路城区围绕机场周边展现了重庆第一门户形象,龙溪城区体现了行政商务区品位,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了渝北整体形象。

老商业街“旧貌换新颜”

    “现在环境越来越漂亮,我庆幸当初选择在这里安家。”渝北龙华大道的居民陈克明是福建人,2005年,他在这里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开始在重庆有了家。

    交通便利没得说,楼盘品质也不错,但陈克明心里始终有些疙瘩:周围都是些八九十年代的旧房子,外墙脱落,又脏又破,身处闹市的主干道看上去也有些凌乱不堪。

    “我想,重庆发展得那么快,相信会越来越好。”陈克明的期待没有落空。2010年,一场声势浩大的主干道综合整治,让龙华大道实现了美丽蝶变。

    位于龙溪街道的龙华大道是渝北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北起新南路,南接渝澳大道,是一条较为成熟的商业街,集饮食、文化、娱乐为一体,大道两侧建筑形式新旧参半,建筑风格各不相同。

    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打造现代简约的城市生活型道路,渝北区对龙华大道实施了17栋房屋共22万平方米主干道环境综合整治。此次整治以暖灰色为主色调,给人一个庄重典雅的整体印象;浅灰色为辅色调,褐色为装饰色凸显建筑的现代质感。店招店牌则采用发光吸塑字镶嵌于仿古青砖上。

    除了外立面的“旧貌换新颜”,渝北区还对龙华大道实施了大规模的架空线下地;同时完成了上万平方米的人行道铺装以及园林绿化的提档升级。

    如今,改造后的龙华大道一派青砖灰墙的“巴渝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将其妆扮成渝北区休闲、宜居的标志性景观大道。

    “花多了树多了,街道看上去也漂亮,住的房子也升值了。”陈克明高兴地说,今年,他刚把父亲从福建接了过来,“全家都住重庆”。

特色旅游居住区呼之欲出

    碧波荡漾,长亭环绕。湖岸两侧,青灰砖、白墙缝的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别有风味。

    这不是公园,而是被称为环境整治“样本”的渝北区晚晴园小区。很少有人会想到,就在1年多以前,这里还是渝北出了名的脏乱差片区。

    在晚晴园居住了10多年的张国珍大妈,目睹了小区的变迁。“以前的马路只有2米宽,旁边全是两三层楼高的破旧危房。一到晚上,路边密密麻麻摆满了地摊,污水横流,行人连过路都困难。”尽管居民们早已怨声载道,但张国珍依然没有想到,整治会来得如此坚决,成效会来得如此明显。

    去年,渝北区下决心拆危建绿,把这一片区定为重点整改区域,投入数亿元把道路两旁的危房全部拆除后,又修起了面积50亩的公园,并将人行道拓宽,在两旁铺设草坪,从外地请来设计院,对片区景观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

    如今的晚晴园,绿树成荫,宽敞的石板路边,黄葛树冠盖葱茏,新栽的香樟、银杏、桂花绿意盎然。

    有关市领导曾评价说,晚晴园改造连接了单体楼居住群,加大了绿化力度,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这项改造融合了“五个重庆”建设的理念,是复合型整治工程的范本。

    事实上,在将晚晴园打造成为环境整治的品牌后,渝北人并未就此停步。今年4月,以晚晴园为点的渝航园二期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拉开大幕。此项工程,包括打造晚晴园约1.2万平米地古典园林,以及实施完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在内的近80栋楼约21万平方米建筑立面整治。

    “几年后,这里将成为重庆人的休闲乐园。”渝北区有关人士介绍,渝航路片区将按照宜居、宜商、宜游的特色街区规划,通过建筑立面改造、商业业态调整,以一步一景的园林景观打造,将整个片区形成建筑风格统一、园林景观优美、商业业态丰富的临港国际社区。

    “既继承巴渝文化,又体现现代都市文明的激情与活力。”该负责人透露,届时,渝航路片区的景观还会融入意大利等异国元素,为艺术家开辟专门的行为艺术展示区,争取将其打造成成可赏、可游、可居的4A级特色旅游居住景区。文 /王萃 蒋俊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读排行

重庆防诈骗广告
返回顶部